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79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9
本申请设计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其包括支撑框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若干平板膜元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位于平板膜元件的下方,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多根曝气管,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曝气管的遮挡组件和用于解锁遮挡组件的解锁组件。本申请具有使曝气装置间歇式工作时,曝气管上的曝气孔不易被污泥堵住,从而降低清理曝气管的频次,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效果。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效果。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它是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主要为用超滤或微滤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常规过滤单元,具有占地更加紧凑,过滤压差小、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且稳定的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受污染河水的净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0003]常见的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构成包括平板膜、卷式膜和中空膜等,其中平板膜作为一种主要形式,其应用范围广泛。
[0004]现有的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主要包括支撑框架、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若干平板膜元件、以及安装在支撑框架底部的曝气装置。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作时,将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吊装入生物反应池内,平板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在污水中,经平板膜元件过滤后,清水在抽吸泵的作用下被泵入清水池。曝气装置用于曝气以搅动水体,加速了空气中氧向水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同时,利用射流的紊流运动和剪切作用切割气体,产生微小气泡,产生的气泡从膜表面快速经过,通过水力循环所产生的剪切力冲刷膜表面,带走膜表面上沉积的污泥,有效防止膜的污染。
[0005]当曝气装置的曝气量远大于好氧生物与分子颗粒所需要的氧量时,为避免浪费能源,多采用间歇曝气的方式进行供养。然而,当曝气装置间歇式工作时,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容易被污泥堵住,不仅影响曝气,而且需提高清理曝气管的频次,从而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专利技术内容
[0006]为了使得曝气装置间歇式工作时,曝气管上的曝气孔不易被污泥堵住,本申请提供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支撑框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若干平板膜元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位于平板膜元件的下方,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多根曝气管,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曝气管的遮挡组件和用于解锁遮挡组件的解锁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曝气装置不工作时,遮挡组件将曝气管遮挡,使得曝气管不与污泥接触,从而显著降低曝气管上的曝气孔被污泥堵塞的可能性,不仅有利于后续曝气管曝气,而且降低清理曝气管的频次,从而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当曝气管工作时,解锁组件将遮挡组件撤销,使得曝气管能够正常曝气,从而加速空气中氧向水体中转移,完成充氧。同时,利用射流的紊流运动和剪切作用切割气体,产生微小气泡,产生的气泡从平板膜表面快速经过,通过水力循环所产生的剪切力冲刷膜表面,带走膜表面上沉积的污泥,有效防止膜的污染。
[0009]优选的,若干所述曝气管分为结构一致的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每根第二曝气管均位于相邻两根第一曝气管之间,所述第一曝气管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包括钢管,所述钢管沿长度方向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镶嵌有弧形曝气板,所述弧形曝气板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
°
,所述第二曝气管上的弧形曝气板朝上设置;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呈波浪状绕接在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之间的柔性布。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曝气装置不工作时,第一曝气管上的弧形曝气板朝下,第二曝气板上的弧形曝气板朝上,由于柔性布呈波浪状绕接在第一曝气管与第二曝气管之间,且弧形曝气板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从而使得柔性板能够与弧形曝气板紧密贴合,使得柔性布能够将弧形曝气板完全遮挡,使得弧形曝气板上的曝气孔不易被污泥堵住,从而显著降低清理弧形曝气板的频率,进而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当曝气装置工作时,利用解锁组件将柔性布收起,柔性布在移动过程中从弧形曝气板上滑过,还起到刮洗弧形曝气板的作用,进一步使得弧形曝气板保持清洁。当弧形曝气板完全裸露后,第一曝气管转动直至第一曝气管上的弧形曝气板朝上,曝气装置正常曝气。
[0011]优选的,所述解锁组件设置有两组,若干曝气管均位于两组解锁组件之间,所述解锁组件包括收卷轴和驱使收卷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柔性布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带,所述柔性带远离柔性布的一端绕卷在对应的收卷轴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曝气装置需进行曝气工作室,驱动件驱使收卷轴转动,其中一根收卷轴收卷柔性布和柔性带,另一根收卷轴同步释放柔性带,即可使弧形曝气板裸露在生物反应池内。同时,通过设置柔性带,当曝气装置不工作时,支撑框架下部两侧依旧保持开阔,以确保平板膜元件与污水充分接触,从而确保净水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柔性布包括多张遮挡布和固定在相邻两张遮挡布之间的连接带,所述遮挡布的长度大于弧形曝气板的长度,所述遮挡布展开后的宽度大于弧形曝气板展开后的宽度,位于柔性布端部的连接带分别与两根收卷轴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曝气装置需进行曝气工作时,驱动件驱使收卷轴转动,其中一根收卷轴收卷柔性带,另一根收卷轴同步释放柔性带,当遮挡布移动至完全与弧形曝气板分离时,即遮挡布移动一个身位即可使得弧形曝气板裸露在生物反应池内,不仅有利于降低驱动件的耗能,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柔性布的收卷,从而不会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曝气管的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连接带固定连接,当第一曝气管的弧形曝气板朝下时,所述固定块水平设置;当固定块转动180
°
时,所述遮挡布与弧形曝气板完全分离。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解锁组件带动柔性布移动时,固定块在连接带的作用下先朝下移动再朝上转动,即固定块在连接带的带动下转动180
°
,此时第一曝气管上的弧形曝气板朝上,且遮挡布与弧形曝气板完全分离,使得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能够正常曝气,也无需另外设置驱动件驱使第一曝气管转动,不仅降低装置成本,而且有利于降低耗能。
[0017]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多组擦拭组件,每根曝气管均设置在相邻两组擦拭组件之间,所述擦拭组件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擦拭条,所述柔性布从两根擦拭条之
间穿过并与擦拭条抵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卷辊收卷柔性布时,柔性布会相对擦拭条移动,从而将依附在遮挡布和连接带上的污泥擦除,使得遮挡板贴紧弧形曝气板时,不会有额外的污泥附着在弧形曝气板上。
[0019]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体包括四根立柱和固定在四根立柱顶端的箱体,所述收卷轴转动连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顶端之间,其中一根所述收卷轴上绕卷有连接布,所述连接布与邻近的柔性带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轴与邻近的第一曝气管之间的间距与遮挡布展开后的宽度匹配。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曝气装置工作时,第一曝气管在连接带的作用下转动180
°
,使得第一曝气管的弧形曝气板朝上,此时连接布展开从而将收卷轴与第一曝气管之间的缝隙填补,同时,位于连接布对侧的遮挡布也展开并将另一组收卷轴与第一曝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支撑框架(100)、设置在支撑框架(100)上的若干平板膜元件(2)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100)上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位于平板膜元件(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100)上的多根曝气管,所述支撑框架(100)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曝气管的遮挡组件(9)和用于解锁遮挡组件(9)的解锁组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曝气管分为结构一致的第一曝气管(7)和第二曝气管(8),每根第二曝气管(8)均位于相邻两根第一曝气管(7)之间,所述第一曝气管(7)与支撑框架(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8)与支撑框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7)包括钢管(71),所述钢管(71)沿长度方向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镶嵌有弧形曝气板(72),所述弧形曝气板(72)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
°
,所述第二曝气管(8)上的弧形曝气板(72)朝上设置;所述遮挡组件(9)包括呈波浪状绕接在第一曝气管(7)和第二曝气管(8)之间的柔性布(9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11)设置有两组,若干曝气管均位于两组解锁组件(11)之间,所述解锁组件(11)包括收卷轴(111)和驱使收卷轴(111)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柔性布(9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带(92),所述柔性带(92)远离柔性布(91)的一端绕卷在对应的收卷轴(1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布(91)包括多张遮挡布(911)和固定在相邻两张遮挡布(911)之间的连接带(912),所述遮挡布(911)的长度大于弧形曝气板(72)的长度,所述遮挡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世强黄义宋增阳韩耀曹帅杨少刚潘宗学杨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