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抢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68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抢险车,包括车辆底盘、驾驶舱以及车厢;车厢安装在车辆底盘上,车厢包括车厢本体、移动泵站以及水管卷盘组件;车厢本体的底部具有槽体,槽体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放置水管;移动泵站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水管用于与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连通,移动泵站放置在车厢本体内,槽体设置在移动泵站的下方。在车厢本体的底部具有槽体,利用槽体来放置水管,在保证能放置更多水管的同时,不占据车厢的空间,也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放置。在拿取时,直接从车厢的尾部拿取即可,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抢险车


[0001]本申请涉及排水抢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抢险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排水抢险车逐渐成为应急抢险装备中用于应急排水作业主要装备。排水抢险车可适用于公路隧道、立交桥及下穿桥积水排除等城市内涝救援,也可进行农田水渠灌水等抗旱调水作业。
[0003]排水抢险车在排水时会携带足够长的水管,但是水管过长容易过多的占据车厢空间,致使排水抢险车的厢体体积较为臃肿,在进行排水作业时水管的取出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水抢险车,用于解决水管过长过多占据车厢空间且不方便拿取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排水抢险车,包括车辆底盘、驾驶舱以及车厢;车厢安装在车辆底盘上,车厢包括车厢本体、移动泵站以及水管卷盘组件;车厢本体的底部具有槽体,槽体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放置水管;移动泵站放置在车厢本体内,槽体设置在移动泵站的下方。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泵站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水管用于与进水口和/或出水口连通。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抢险车还包括尾门翻转机构,尾门翻转机构安装在排水抢险车的车架上;尾门翻转机构包括尾门、翻转油缸、举升油缸以及连杆,翻转油缸的一端与车架铰接,翻转油缸的另一端与尾门铰接,连杆的一端与车架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尾门铰接,举升油缸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举升油缸的另一端与连杆铰接,翻转油缸与举升油缸相配合使尾门翻转或升降,尾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车厢,尾门还用于供移动泵站进入车厢或者离开车厢。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抢险车还包括两个止轮件,止轮件安装在车厢本体的底部上,止轮件的止轮面朝向移动泵站,止轮件用于停止移动泵站。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抢险车还包括两个限位挡板,车厢本体的底部在放置移动泵站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用于限制移动泵站移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抢险车还包括至少一个水管卷盘组件,水管卷盘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水管卷盘以及卷盘架,卷盘架安装在车厢本体上,卷盘架上安装有水管卷盘,水管卷盘用于卷绕水管。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抢险车还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导轨以及移动油缸;移动导轨沿车厢的宽度方向安装在车厢本体的底部上,卷盘架设置在移动导轨上,移动油缸的活动端与卷盘架连接,移动油缸用于驱动卷盘架在移动导轨上移动,以将水管卷盘移出车厢。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管卷盘组件包括第一水管卷盘组件以及第二水管卷盘组件,第一水管卷盘组件与第二水管卷盘组件间隔设置在移动导轨上且第一水管卷盘组件与第二水管卷盘组件的移动方向相反;车厢还包括脚踏板,脚踏板安装在第一水管卷盘组件与第二水管卷盘组件之间,脚踏板用于供使用者脚踏。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抢险车还包括液压卷盘,液压卷盘与液压油箱连通,液压卷盘用于卷绕液压管。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车厢的侧面具有工具箱,工具箱内放置有手提泵。
[001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在车厢本体的底部具有槽体,利用槽体来放置水管,在保证能放置更多水管的同时,不占据车厢的空间,也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放置。在拿取时,直接从车厢的尾部拿取即可,操作方便。
[0016]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8]在说明书附图中:
[0019]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排水抢险车的整车示意图;
[0020]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排水抢险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排水抢险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排水抢险车的其他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机构移动的状态图;
[0024]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泵站在车厢的状态图;
[0025]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泵站在尾门翻转机构的状态图;
[0026]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泵站通过尾门翻转机构下车时的状态图;
[0027]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尾门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尾门翻转机构的左视图;
[0029]图1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翻转油缸翻转的状态图;
[0030]图1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举升油缸举升的状态图;
[0031]图1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尾门翻转机构的状态图。
[0032]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3]1、驾驶舱;
[0034]2、车厢;
[0035]21、车厢本体;
[0036]211、槽体;
[0037]22、移动泵站;
[0038]23、水管卷盘组件;
[0039]231、水管卷盘;
[0040]232、卷盘架;
[0041]233、第一水管卷盘组件;
[0042]234、第二水管卷盘组件;24、止轮件;
[0043]25、限位挡板;
[0044]26、脚踏板;
[0045]27、液压散热器;
[0046]28、液压油箱;
[0047]29、液压阀块;
[0048]3、尾门翻转机构;
[0049]31、尾门;
[0050]32、翻转油缸;
[0051]33、举升油缸;
[0052]34、连杆;
[0053]5、移动机构;
[0054]51、移动导轨;
[0055]6、液压卷盘;
[0056]61、止推块;
[0057]62、液压管道;
[0058]7、工具箱;
[0059]8、手提泵;
[0060]a、第一状态;
[0061]b、第二状态;
[0062]c、第三状态;
[0063]d、第四状态;
[0064]e、排水抢险车的长度方向;
[0065]f、排水抢险车的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66]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6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底盘;驾驶舱;车厢,所述车厢安装在所述车辆底盘上,所述车厢包括车厢本体以及移动泵站;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部具有槽体,所述槽体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水管;所述移动泵站放置在所述车厢本体内,所述槽体设置在所述移动泵站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泵站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水管用于与所述进水口和/或出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抢险车还包括尾门翻转机构,所述尾门翻转机构安装在排水抢险车的车架上;所述尾门翻转机构包括尾门、翻转油缸、举升油缸以及连杆,所述翻转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翻转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尾门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尾门铰接,所述举升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举升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铰接,所述翻转油缸与所述举升油缸相配合使所述尾门翻转或升降,所述尾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车厢,所述尾门还用于供所述移动泵站进入车厢或者离开车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抢险车还包括两个止轮件,所述止轮件安装在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部上,所述止轮件的止轮面朝向所述移动泵站,所述止轮件用于停止所述移动泵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抢险车还包括两个限位挡板,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部在放置所述移动泵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舜羽罗侃文江志华黄彬林进添郑茂轮欧阳联格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