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组合物以及含有该油性组合物的化妆料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37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性组合物以及含有该油性组合物的化妆料组合物,所述油性组合物包含选自由PPG-12/SMDI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二氧化硅粒子(B);以及选自酯油、烃油以及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成分(C)。分(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油性组合物以及含有该油性组合物的化妆料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示出良好的触感和增稠效果的油性组合物,以及示出优异的使用感和增稠效果的化妆料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涂料、清洗剂、粘接剂、化妆品、医药品、农药、墨液、染料等产品为水性或者油性组合物的形态,为了得到具有适合于使用的粘度或流动性的组合物,使用了各种增稠剂或粘性调整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容易地制造适合于水性用增稠剂的非常有效的聚氨酯的方法。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温度依赖性少,在任何条件下均保持一定幅度的粘度的粘性调整剂,记载了由特定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形成的粘性调整剂。此外,特别是用于使油性组合物的粘度或流动性改质的增稠剂或粘度调整剂的开发也很盛行,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能使油脂、矿物油、合成油等油增稠为凝胶状或者具有弹力感的胶状的油用的增稠剂。
[0003]此外,除了如上所述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型以外也开发了各种增稠剂或粘性调整剂,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由蒙皂石系粘土矿物和缩合磷酸盐形成的水性涂料用粘度调整剂,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由经硅烷化的热分解性地制造出的硅酸形成的液体用增稠剂。
[0004]但是,上述的以往的粘度调整剂均为了将各种组合物制成适合于使用的粘度或流动性而需要的添加量变多,其结果是,产生了产生发粘等损害触感的问题。因此,要求产品的粘度调整容易,产品不产生发粘等使用感的恶化,能良好地提高粘度的材料。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5354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71767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02256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299104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2329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的粘度调整容易,对产品赋予良好的触感和增稠效果的油性组合物;以及包含该油性组合物,示出优异的使用感的化妆料组合物。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示出良好的触感和增稠效果的油性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为如下油性组合物,其包含:选自由PPG-12/SMDI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二
氧化硅粒子(B);以及选自酯油、烃油以及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成分(C)。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油性组合物为对产品赋予优异的增稠效果的油性组合物,在用于涂料、清洗剂、粘接剂、化妆品、医药品、农药、墨液、染料等产品时,能容易地调整为适合于各产品的粘度。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油性组合物在用作涂布于皮肤的产品,例如用作化妆料的材料时示出优异的触感、使用感以及增稠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为选自由PPG-12/SMDI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氨基甲酸酯聚合物。PPG-12/SMDI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均为在各种油成分中示出溶解性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选自由PPG-12/SMDI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能通过与二氧化硅粒子(B)的协同增稠效果,与油成分(C)组合时得到示出良好的触感和增稠效果的油性组合物。
[0019]PPG-12/SMDI共聚物为PPG-12(聚丙二醇:丙二醇的平均聚合数=12)与SMDI(二环己基甲烷4,4

-二异氰酸酯)的共聚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PPG-12/SMDI共聚物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从由所得到的油性组合物带来的增稠效果以及化妆料组合物的触感/使用感的观点考虑,PPG-12/SMDI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00,更优选为1500~10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1500~5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10000。在本专利技术中,PPG-12/SMDI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以苯乙烯换算求出。
[0020]GPC的测定条件如下所述。
[0021][GPC测定条件][0022]装置:LC-2000plus series(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0023]色谱柱:KF-803(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
[0024]色谱柱温度:40℃。
[0025]试样浓度:0.1质量%。
[0026]展开溶剂:四氢呋喃。
[0027]检测装置:智能差示折射计RI-2031(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
[0028]基准物质:TSKgel标准聚苯乙烯(Tosoh株式会社制)。
[0029]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为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与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共聚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从由所得到的油性组合物带来的增稠效果以及化妆料组合物的触感和使用感的观点考虑,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00,更优选为1500~10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1500~5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10000。在本专利技术中,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以苯乙烯换算求出。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可以由PPG-12/SMDI共聚物形成;或由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形成;或为由PPG-12/SMDI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形成的混合物中的任意种。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为由PPG-12/SMDI
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形成的混合物的情况下的、PPG-12/SMDI共聚物与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的含有比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按质量比计也可以为5∶95~95∶5。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PPG-12/SMDI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分别可以使用市售品,也可以通过公知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作为PPG-12/SMDI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使PPG-12与SMDI反应至反应性的异氰酸酯基消失的方法;使PPG-12与SMDI反应而制造出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后,与链增长剂反应的方法。此外,作为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使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与IPDI反应至反应性的异氰酸酯基消失的方法;使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与IPDI反应而制造出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后,与链增长剂反应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油性组合物,其包含:选自由PPG-12/SMDI共聚物和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IPDI共聚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二氧化硅粒子(B);以及选自酯油、烃油以及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成分(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组合物,其中,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与二氧化硅粒子(B)的含有比率按质量比计为1∶20~2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性组合物,其中,油成分(C)包含酯油。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性组合物,其中,氨基甲酸酯聚合物(A)与油成分(C)的含有比率按质量比计为1∶200~1∶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性组合物,其中,二氧化硅粒子(B)的平均粒径为1nm~1μm。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园圭大郎前桥麻利华安谷聪人松仓范佳津岛康宏白井博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ADEKA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