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10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包括横跨待切煤层的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和位于煤层两侧巷道内的行走驱动机构;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包括软轴单元、万向节、左排料刀体和右排料刀体;软轴单元通过万向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中心软轴,左排料刀体和右排料刀体的螺旋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面对煤层较厚的情形,采用由煤层中部向两边同步输送物料的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使产生的煤渣能迅速排出切割缝,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具有弯曲形变能力的,由行走驱动机构提供螺旋软轴切割刀旋转和向前推进的动力,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的形变能力能够在切割过程中接触硬物后具有适配的形变能力,避免产生刚性应力,使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损。切刀损。切刀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瓦斯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煤矿井下煤层瓦斯治理最常见的手段是以布置密集钻孔的方式,在封堵钻孔后导入负压管道,利用负压管道对煤层内赋存的瓦斯进行抽采,从而降低煤层中的瓦斯浓度,确保在后期开采煤层过程中的生产安全。
[0003]现有的钻孔方式多采取布置密集钻孔,在煤层内形成多个与巷道连通的孔洞,并在每个孔洞内布置封孔器,各封孔器抽放孔与负压管道形成负压管道联网来进行瓦斯抽采,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0004]1、密集钻孔,单位面积,打孔数量多,每个钻孔所消耗人力物力大,附加值低;
[0005]2、钻孔孔径有限,煤层释放瓦斯有效面积小,瓦斯在煤层解吸慢,抽采周期长;
[0006]3、钻孔容易出现瓦斯突出喷孔等事故,安全系数低,容易引发事故;
[0007]4、钻孔容易出现塌孔现象,不利于瓦斯释放和抽采;
[0008]5、钻孔时还伴有水力冲洗、高压水压裂、造穴等工艺,耗费人力财力,人工工作量大;
[0009]现有的工艺也有采用水力冲孔瓦斯抽采技术对提高煤体透气率效果很小,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瓦斯超限频繁、易造成人为诱导突出等问题。
[0010]因此,现有采用钻孔方式对瓦斯进行治理,存在钻孔数量大,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大,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急需寻找可替代的煤矿瓦斯治理成本低的新工艺新技术,及相配套的高性能的矿用机械装备,基于此,研究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煤层开采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的问题。
[001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包括横跨治理煤层的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和位于治理煤层两侧巷道内的行走驱动机构;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行走平台和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所述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安装在行走平台上,行走平台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输出转轴对应的支撑套;所述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包括软轴单元、万向节、左排料刀体和右排料刀体;所述软轴单元通过万向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中心软轴,所述左排料刀体和右排料刀体的螺旋方向相反,并固定设置在中心软轴上,其外侧设置有凸出的刀头,所述中心软轴的两端分别套装在对应侧的支撑套内,并与输出转轴传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行走平台的一侧固定有加强支撑架,所述支撑套固定在加强支撑架的
端部并与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输出转轴对应。
[0014]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平台上设置有行走履带,行走平台上安装有沿竖向设置的支撑油缸,在支撑油缸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安装在支撑座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软轴上螺旋设置有连续的螺旋输送体和断续的刀体,螺旋输送体和断续的刀体以中心软轴为中心,左右两侧的螺旋方向相反,在每个软轴单元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刀体,刀体上的刀头凸出螺旋输送体,左右两侧的螺旋输送体依次螺旋连接各软轴单元,形成连续的左排料通道和右排料通道。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软轴的两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套装在支撑套内并与输出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刀体螺旋设置在中心软轴上,刀体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刀头。
[0017]进一步的,所述左排料刀体和右排料刀体的长度相同。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煤层中的工作面巷道条件,利用双侧螺旋式煤层割缝瓦斯治理技术装备直接锯采煤层中一定厚度的软分层,形成工作面范围内全煤层内部分煤体的采出,形成空腔,使得软分层顶部煤体发生下向位移与膨胀变形、软分层底部煤体发生上向位移与膨胀变形,从而使得煤层中未锯采的煤体整体膨胀,裂隙增多,增加瓦斯释放的通道,使得煤体中大量瓦斯在采动影响下自然排放进入工作面巷道空间。
[0019]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位于治理煤层两侧巷道内的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与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的两端部传动连接,利用行走驱动机构为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提供转动和向前推进的动力,即利用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提供转动动力,利用两侧行走平台的同步行走带动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向前推进,对待切煤层进行切割,本技术中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以中部为中心,两侧布置螺旋方向相反的排料刀体,在转动方向相同的状态下,左排料刀体和右排料刀体能够对待切煤层进行切割,切割产生的煤渣会向两侧输送,适用于宽度较宽的待切煤层切割,减少了煤渣向外输送的行程,避免煤渣在切割缝内残留。
[0020]同时本技术中用于切割煤层的刀体为连续或者断续结构,对于断续结构中,刀体独立设置在软轴单元上,为了使切割的煤层能够顺利的输送至外部,还在中心软轴上设置了连续的螺旋输送体,形成连续的排料通道。
[0021]本技术在于全煤层割缝工艺法及设备实施方式,采用螺旋切割刀排出割缝煤粉,提高了割缝效率和割缝煤粉的排出,同时极大提高了煤层透气性,降低钻孔施工的劳动强度和瓦斯抽采周期,采用螺旋叶片镶嵌切割刀的方式,向煤层割出一道缝隙,对煤层卸压增透,改变了现有瓦斯治理的工艺方式,减少了井下掘进巷道的工作量,设备结构简单、方便抽取煤层瓦斯、提高安全性的特点。与传统增透方法相比,降低钻孔施工的劳动强度和瓦斯抽采周期,同时也消除了钻孔轨迹偏移带来的瓦斯抽采“空白带”,提高了防突效果的有效性。此外切割过程中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降低了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行走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的标号为:1为行走平台,2为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3为输出转轴, 4为支撑套,5为加强支撑架,6为螺旋软轴切割刀,61为软轴单元,62为万向节,63为驱动轴,64为左排料刀体,65为右排料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主要用于单一巷道工作面施工,用于对煤层进行切割,产生切割缝,针对现有的煤层施工方式,煤层开采难度大,投入成本高,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
[0030]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对于待切煤层较厚的情形,具体涉及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包括横跨待切煤层的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6和位于待切煤层两侧巷道内的行走驱动机构;两侧巷道分别为机巷和风巷,并在机巷和风巷之间待切煤层中开挖贯通的初切眼,对于待切煤层较厚的情形初切眼的长度较长,为了便于排料,本实施例将双排料螺旋软轴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治理煤层的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和位于治理煤层两侧巷道内的行走驱动机构;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行走平台和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所述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安装在行走平台上,行走平台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输出转轴对应的支撑套;所述双排料螺旋软轴切刀包括软轴单元、万向节、左排料刀体和右排料刀体;所述软轴单元通过万向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中心软轴,所述左排料刀体和右排料刀体的螺旋方向相反,并固定设置在中心软轴上,其外侧设置有凸出的刀头,所述中心软轴的两端分别套装在对应侧的支撑套内,并与输出转轴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平台的一侧固定有加强支撑架,所述支撑套固定在加强支撑架的端部并与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输出转轴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料软轴式煤层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付恒王贺举杨晓康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