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14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属于扶正器技术领域,包括扶正器主体,扶正器主体的内部一端螺纹安装有锁紧螺套且内部另一端螺纹安装有堵头,扶正器主体的内壁内设置有连通道,位于锁紧螺套与堵头之间的扶正器主体的内腔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中心带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滑杆上套设有弹性复位件,滑杆的外端部设置有活塞头,滑杆的内端呈多边形棱柱状且其至少两个棱面上设置有齿条,与每个齿条相对的扶正器主体上开设有长槽孔,每个长槽孔的内部两端分别铰接一个支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由于弓形扶正片位于钻杆外侧带来的钻进阻力增大的问题,而且能够通过调节高压介质的压力大小调整扶正杆与孔壁的贴合程度。贴合程度。贴合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扶正器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扶正器大多为无张力合金扶正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493736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田固井使用的可钻式扶正器,其主要包括两端的接箍和固定设置在两个接箍之间的多个弓形扶正片,整体相撞类似于糖葫芦状,在正常钻进时扶正器沿轴向不受到挤压,所有的弓形扶正片处于初始弯曲较小的状态,当钻进过程中需要调整钻进方向时,扶正器沿轴向收到挤压使得弓形扶正片向外隆起从而起到支撑孔壁的作用。
[0003]然而,这种无张力合金扶正器是套设在钻杆上的,即使在弓形扶正片未受挤压隆起的正常钻进时,弓形扶正片依然位于钻杆的外侧必然会增加钻杆的直径,进而增加钻杆钻进时的阻力;同时当弓形扶正片支撑孔壁时受力点集中在弓形的最外侧弯曲点附近,导致弓形扶正片与孔壁的接触面积有限,无法保证弓形扶正片与钻孔内壁紧密贴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当需要转向时扶正杆能够完全收回至相应的长槽孔内,有效避免了由于弓形扶正片位于钻杆外侧带来的钻进阻力增大的问题;当回转钻进时通过高压介质推动两侧的活塞头相向运动,进而通过齿条与齿部的配合使得扶正杆打开撑紧孔壁,既能减小钻孔时产生的偏差,又能够通过调节高压介质的压力大小调整扶正杆与孔壁的贴合程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包括圆筒形的扶正器主体,扶正器主体的内部一端螺纹安装有锁紧螺套且内部另一端螺纹安装有堵头,扶正器主体的内壁内设置有连通道用于连通和平衡锁紧螺套内腔与堵头内侧空腔之间的压力,位于锁紧螺套与堵头之间的扶正器主体的内腔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中心带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滑杆上套设有弹性复位件,滑杆的外端部设置有活塞头,活塞头由沿锁紧螺套进入连通道内的高压介质推动,滑杆的内端呈多边形棱柱状且其至少两个棱面上设置有齿条,与每个齿条相对的所述扶正器主体上开设有长槽孔,每个长槽孔的内部两端分别铰接一个支撑杆,支撑杆的铰接端部设置有与齿条相配合的齿部,同一长槽孔内的两个支撑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有扶正杆,扶正杆的两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同端连接轴的滑槽孔。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扶正器主体上开设长槽孔的方式,将扶正杆收纳在长槽孔内,以便于需要转向时扶正杆收回长槽孔内且当回转钻进时再伸出与孔壁贴合,具体地,在扶正杆的两端开设有滑槽孔,在长槽孔的内部两端分别铰接一个支撑杆,同一长槽孔内的两个支撑杆的外端通过连接轴与扶正杆的两端相连接,连接轴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端部且连接轴能够在相应的滑槽孔内滑动;同时,扶正杆的伸出与收回通过高压介质推动实现,具体地,在扶正器主体的内壁内设置有连通道,用于连通和平衡锁紧螺套内腔与堵头内侧空腔之间的
压力,回转钻进时,由于连通道连通并平衡锁紧螺套内腔与堵头内侧空腔之间的压力,由锁紧螺套进入的高压介质推动两侧的活塞头相向运动,进而通过齿条与齿部的配合使得扶正杆打开撑紧孔壁,以减小钻孔时的偏差,同时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需要通过调节高压介质的压力大小调整扶正杆与孔壁的贴合程度;当需要转向时,停止供给高压介质,两侧的活塞头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进而使得扶正杆收回至相应的长槽孔内,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弓形扶正片位于钻杆外侧带来的钻进阻力增大的问题。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复位件采用复位弹簧,或者橡胶套。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滑杆的内端呈三边形棱柱状,或者四边形棱柱状,或者五边形棱柱状,或者六边形棱柱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高压介质采用高压水或者高压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给堵头一侧的活塞头外端提供限位,同时预留出压力空腔,堵头采用内端带有限位凸块的结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对最外端的齿部外侧进行限位,在长槽孔的两端孔壁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挡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对活塞头的圆周面上进行密封,在活塞头的圆周面上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对堵头的圆周面进行密封,在堵头的圆周面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0014]综上所述,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需要转向时扶正杆能够完全收回至相应的长槽孔内,有效避免了由于弓形扶正片位于钻杆外侧带来的钻进阻力增大的问题;当回转钻进时通过高压介质推动两侧的活塞头相向运动,进而通过齿条与齿部的配合使得扶正杆打开撑紧孔壁,既能减小钻孔时产生的偏差,又能够通过调节高压介质的压力大小调整扶正杆与孔壁的贴合程度。
[0015]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在回转钻进时,由于连通道连通并平衡锁紧螺套内腔与堵头内侧空腔之间的压力,由锁紧螺套进入的高压介质推动两侧的活塞头相向运动,进而通过齿条与齿部的配合使得扶正杆打开撑紧孔壁,以减小钻孔时的偏差;当需要转向时,停止供给高压介质,两侧的活塞头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进而使得扶正杆收回至相应的长槽孔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在转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在正常钻进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扶正器主体;101、锁紧螺套;102、堵头;103、连通道;104、支撑板;105、滑孔;
106、滑杆;107、弹性复位件;108、活塞头;109、齿条;110、长槽孔;111、支撑杆;112、齿部;113、连接轴;114、扶正杆;115、滑槽孔;116、限位凸块;117、限位挡块;118、第一密封圈;119、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和2,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其主要包括圆筒形的扶正器主体100,在扶正器主体100的内部一端螺纹安装有锁紧螺套101且在扶正器主体100的内部另一端螺纹安装有堵头102,在扶正器主体100的内壁内设置有连通道103,用于连通和平衡锁紧螺套101内腔与堵头102内侧空腔之间的压力,在位于锁紧螺套101与堵头102之间的扶正器主体100的内腔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板104,且支撑板104的中心带有滑孔105,在滑孔105内滑动设置有滑杆106,在滑杆106上套设有弹性复位件107,在滑杆106的外端部设置有活塞头108,而活塞头108由沿锁紧螺套101进入连通道103内的高压介质推动,滑杆106的内端呈多边形棱柱状且其至少两个棱面上设置有齿条109,与每个齿条109相对的扶正器主体100上开设有长槽孔110,在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控制式扶正器,包括圆筒形的扶正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主体(100)的内部一端螺纹安装有锁紧螺套(101)且内部另一端螺纹安装有堵头(102),所述扶正器主体(100)的内壁内设置有连通道(103)用于连通和平衡所述锁紧螺套(101)内腔与所述堵头(102)内侧空腔之间的压力,位于所述锁紧螺套(101)与所述堵头(102)之间的所述扶正器主体(100)的内腔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的中心带有滑孔(105),所述滑孔(105)内滑动设置有滑杆(106),所述滑杆(106)上套设有弹性复位件(107),所述滑杆(106)的外端部设置有活塞头(108),所述活塞头(108)由沿所述锁紧螺套(101)进入连通道(103)内的高压介质推动,所述滑杆(106)的内端呈多边形棱柱状且其至少两个棱面上设置有齿条(109),与每个齿条(109)相对的所述扶正器主体(100)上开设有长槽孔(110),每个长槽孔(110)的内部两端分别铰接一个支撑杆(111),所述支撑杆(111)的铰接端部设置有与齿条(109)相配合的齿部(112),同一长槽孔(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付恒刘晓博张亚飞黄召阳高传博王奇飞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