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芯的发热元件与方法、电子烟雾化芯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26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的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的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一种电子烟雾化芯以及一种电子烟雾化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雾化芯的发热元件进行了全新的设计,采用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的发热元件,一方面,消除了传统方案因发热元件存在空白间隙区域所形成的温度差,有利于充分雾化、还原烟油的吸食口味;另一方面,在确保了烟油通过陶瓷基体的微孔结构实现顺畅的导油和储油功能后,在发热元件的微孔中也可实现顺畅的导油和储油,确保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烟油可持续的流向发热元件表面,稳定的实现加热雾化,使消费者的口味享受更加充分。使消费者的口味享受更加充分。使消费者的口味享受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芯的发热元件与方法、电子烟雾化芯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的发热元件与方法、电子烟雾化芯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家已正式出台了相关管理和指导意见,使得烟油雾化型电子烟成为了一个重要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0003]在整个电子烟雾化器装置中,雾化芯组件是电子烟雾化器装置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在用户使用时,通过雾化芯通电发热原理,将液态烟油高温雾化成烟雾,再通过特殊的烟气通道送入到消费者口中,以代替传统烟草,让消费者体验到全新的吸食乐趣。
[0004]目前,行业内通用的陶瓷雾化芯的发热元件,主要采用的是两大类:一是电阻丝或金属网格状薄片,二是可印刷的电阻浆料。这几种材质的发热元件,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即无论是电阻丝、网格状金属薄片,还是通过印刷电阻浆料所形成的雾化芯发热元件的金属电阻材质本身,其表面及内部,都不具有用于导油和储油的微孔结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很难将电阻丝、网格状金属薄片、以及通过印刷电阻浆料所形成的发热元件整体、大面积的设计在雾化芯基体发热表面,即从设计原理上,现有的电阻丝、网格状金属薄片、以及通过印刷电阻浆料所形成的发热元件101,如图1、2所示,就必须在雾化芯基体102的表面留有面积较大的空白间隙区域103,以确保烟油可以通过雾化芯基体内部的微孔流向发热元件周边所留下的空白间隙区域,进而确保发热元件的周边始终都会持续供有烟油,实现消费者在吸食使用时的稳定出烟。基于这种设计原理,就决定了雾化芯基体接触烟油的表面,因为发热元件留下了很多空隙,不能做到雾化芯的整个发热表面同时发热,在没有电阻发热元件的空白间隙区域,发热就会整体要慢一些,因此就形成了温度差,消费者使用时,发热较慢区域的烟油与发热较快区域的烟油,就会出现高温雾化不同步、进而产生吸食口感的还原度不够、口味不稳定的隐患,影响消费者的吸食体验。
[0005]因此,就有必要重新设计雾化芯的发热元件,以新的设计思路,整体解决当前行业内存在的问题或者隐患,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的发热元件与方法、电子烟雾化芯与方法。
[0007]一种雾化芯的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制备电阻浆料,在电阻浆料中加入造孔剂;
[0009]烧结,将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进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造孔剂逐渐消除并逐步在所述电阻浆料的内部及表面表成微孔结构,从而制备得到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的发热元件。
[0010]其中的造孔剂的选择可以较为广泛,只要能够实现在发热元件中的造孔过程即
可,常见的造孔剂均可,例如可以是萘、锯末、核桃壳粉、碳粒、砂糖粒、PS微球(聚苯乙烯微球)、PMMA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塑料粒、无机铵盐、Al2O3空心球、碳化硅等填料等,其他可以实现合理造孔的材料也可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烧结前和/或烧结过程中,调整所述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的使用量,使得制备的发热元件的厚度介于0.01mm至1.00mm之间。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制备电阻浆料,在电阻浆料中加入造孔剂;
[0014]S2、将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覆盖在陶瓷基体的发热面上;
[0015]S3、将陶瓷基体和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进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造孔剂逐渐消除并逐步在电阻浆料的内部和表面形成蜂窝状的微孔结构,从而得到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的发热元件与陶瓷机体组成的电子烟雾化芯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将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印刷或者沉积或者堆叠在陶瓷基体的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所述陶瓷基体的发热面完全被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所覆盖或所述陶瓷基体的发热面被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一定面积无间隙的覆盖。
[0018]其中“一定面积”是指发热元件的可以具有某一形状、某一大小、以及不限于1块或1片的特定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雾化芯形状及发热功率等条件进行对应的调整,可以为多种形状,如图4

11中所示的形状;可以为一定的大小,即可以占据整个发热面也可以占据整个发热面一定的比例;在同一发热面上可以为1块或1片设置也可以为2块或2片或以上数量,如图7所示;“无间隙”是指在某一成块或成片设置的发热元件内不再有现有技术中发热元件中的空白间隙区域103,如图1,2中所示的方式。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将陶瓷基体和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放入高温炉中进行一体烧结。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和/或S3中,调整所述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的使用量,使得制备的发热元件的厚度介于0.01mm至1.00mm之间。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的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孔结构为蜂窝状。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元件的厚度介于0.01mm至1.00mm之间。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包括陶瓷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陶瓷基体上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的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元件完全或一定面积无间隙覆盖在所述陶瓷基体的发热面上。其中“一定面积”是指发热元件的可以具有某一形状、某一大小、以及不限于1块或1片的特定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雾化芯形状及发热功率等条件进行对应的调整,可以为多种形状,如图4

11中所示的形状;可以为一定的大小,即可以占据整个发热面也可以占据整个发热面一定的比例;在同一发热面上可以为1块或1片设置也可以为2块或2片或以上数量,如图7所示;“无间隙”是指在某一成块或成片设置的发热元件内不再有现有技术中发热元件中的空白间隙区域103,如图1,2中所示的方式。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元件的厚度介于0.01mm至1.00mm之间。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基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发热元件通电发热的导线,所述陶瓷基体上设有出烟孔。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基体上的发热元件环绕所述出烟孔设置。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对雾化芯的发热元件进行了全新的设计,采用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的发热元件,一方面,在雾化芯的整个发热表面,不再需要像传统结构那样留出空白间隙,可以大面积无间隙覆盖电阻发热层,改善了当前行业内雾化芯发热表面的发热元件存在空白间隙区域的现象,确保了整个发热面是同时、均匀发热,消除了传统方案因发热元件存在空白间隙区域所形成的温度差,有利于充分雾化、还原烟油的吸食口味;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的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电阻浆料,在电阻浆料中加入造孔剂;烧结,将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进行烧结,从而制备得到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的发热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的雾化芯的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烧结前和/或烧结过程中,调整所述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的使用量,使得制备的发热元件的厚度介于0.01mm至1.00mm之间。3.一种电子烟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电阻浆料,在电阻浆料中加入造孔剂;S2、将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覆盖在陶瓷基体的发热面上;S3、将陶瓷基体和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进行烧结,从而得到内部和表面均具有微孔结构的发热元件与陶瓷机体组成的电子烟雾化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印刷或者沉积或者堆叠在陶瓷基体的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陶瓷基体的发热面完全被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所覆盖或所述陶瓷基体的发热面被加入了造孔剂的电阻浆料一定面积无间隙的覆盖。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的电子烟雾化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彪夏友银
申请(专利权)人:东江精创注塑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