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07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尾松窝根苗从育苗容器中取出,轻轻抖去基质,同时剪去长势不良叶片,并将基质回收利用;(2)采用平剪的方式将缠绕在一起的根系修剪后,均匀打散,然后再进行修剪,剪去部分主根,保留主根长度8~10cm;(3)将修剪后的马尾松幼苗根部放入蘸根泥浆中浸泡,蘸根完成后插入步骤(1)回收的基质中使根系表面沾满基质;(4)将蘸根完成的马尾松种苗栽植于定植穴中,埋入土壤压实后充分浇灌;(5)移栽后的常规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高马尾松窝根容器苗移栽成活率,提高马尾松窝根容器苗移栽后新梢长度、株高和地径生长速度,有效提高了苗木质量,降低造林成本。降低造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植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尾松(拉丁学名:Pinus massoniana Lamb.)为多年生乔木,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是我国分布较广的重要乡土速生树种,也是我国绿化造林的先锋重要树种之一。马尾松生长迅速,干形好,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用途广,既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大量的木材资源,而且在造纸工业以及建材行业中也是重要的原料支柱,同时马尾松还是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可用于吸附重金属,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0003]受天气、培育时间影响以及培育容器的限制,马尾松容器种苗易发生窝根现象,发生窝根的马尾松容器苗根系生长受限,造林后种苗生长速度较慢,甚至死亡,因此窝根的马尾松容器苗严重降低了马尾松造林效率。对于窝根容器苗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将其丢弃,从而造成了种苗的浪费。目前对于马尾松窝根容器种苗移栽造林的研究较少,如果能解决马尾松窝根苗移栽成活率低、造林效率慢等问题,将会在实际应用中大大提高移栽效率、存活率和降低移栽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将马尾松窝根苗从育苗容器中取出,轻轻抖去基质,同时剪去长势不良叶片,并将基质回收利用;
[0008](2)采用平剪的方式将缠绕在一起的根系修剪后,均匀打散,然后再进行修剪,剪去部分主根,保留主根长度8~10cm;
[0009](3)将修剪后的马尾松幼苗根部放入蘸根泥浆中浸泡,蘸根完成后插入步骤(1)回收的基质中使根系表面沾满基质;
[0010](4)将蘸根完成的马尾松种苗栽植于定植穴中,埋入土壤压实后充分浇灌;
[0011](5)移栽后的常规管理;
[0012]其中,所述蘸根泥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弱酸性红壤土,晒干后充分研磨并过筛;S2:向水中加入萘乙酸、保水剂、腐殖酸,搅拌均匀得混合液,S3:向所述混合液中加入研磨过筛的红壤,调至粘稠状,并调节pH值至6.0~6.5,制得蘸根泥浆。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马尾松窝根苗为窝根程度为1/2及以上的窝根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马尾松窝根苗为窝根程度为3/4及以上的马尾松种苗(即重度窝
根现象)。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马尾松窝根苗为高25~30cm的马尾松种苗。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马尾松种苗为菌根苗,可提高马尾松种苗抗病虫能力。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液中,萘乙酸的浓度为0.2~0.3g/L、保水剂的浓度为15~20g/L、腐殖酸的浓度为2~3g/L。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水剂为高分子聚合物水凝胶。可选地,所述保水剂可以为聚丙烯酰胺或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等。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弱酸性红壤土为pH值为6.0~6.5的红壤土,晒干后,充分研磨并过筛,筛网目数为50~100目。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的浸泡时间为20~30min。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蘸根泥浆的制备中,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铝溶液调节pH值至6.0~6.5。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蘸根时将马尾松种苗根系展开,保证蘸浆均匀。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定植穴规格为(35~45)cm
×
(35~45)cm
×
(25~35)cm,所述马尾松种苗栽植行株距为2m
×
2m。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栽植过程中,马尾松种苗悬空位于定植穴内部,埋入土壤过程中需将马尾松种苗上下移动。覆土过程中上下移动种苗,可有效减少移栽后窝根现象发生。
[002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马尾松窝根容器苗根系的修剪方法,并配制使用了一种蘸根泥浆,有效降低了马尾松窝根容器苗移栽后的窝根现象,同时提高马尾松窝根容器苗移栽成活率,提高马尾松窝根容器苗移栽后新梢长度、株高和地径生长速度,有效提高了苗木质量,降低造林成本。
[0026](2)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蘸根泥浆进行蘸根处理,蘸根泥浆中添加的萘乙酸、腐殖酸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马尾松苗的恢复能力。
[0027](3)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场购买得到。
[0030]实施例1
[0031]实验苗圃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平均日照数1800

2000h,无霜期,立地条件好,适合马尾松生长。
[0032]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S1:2019年3月20日,选取实验苗木150株(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株),平均苗高为25
±
0.52cm,平均根长约20
±
0.82cm(主根),且存在重度窝根现象的马尾松种苗(约窝根
3/4),将马尾松种苗从育苗容器中取出,轻轻抖去基质,同时剪去长势不良叶片,并将基质回收利用。
[0034]S2:取pH值6.5的弱酸性红壤,晒干后充分研磨并过筛(筛孔目数大于等于60目),在水中加入萘乙酸0.25g/L、保水剂18g/L、腐殖酸2.5g/L,同时加入上述研磨过筛的红壤,调至粘稠状,并调节泥浆pH值至6.5,形成蘸根泥浆备用。
[0035]S3:采用平剪的方式将缠绕在一起的根系修剪打散,剪去部分主根,保留主根长度8

10cm。
[0036]S4:将修剪后的幼苗根部放入蘸根泥浆中浸泡,浸泡的时间为25min,蘸根完成后插入回收基质中使根系表面沾满基质。
[0037]S5: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为40cm
×
40cm
×
30cm,行株距为2m
×
2m,向定植穴内浇水,使定植穴土壤充分湿润。
[0038]S6:将蘸根完成的马尾松种苗栽植与定植穴中,埋入土壤压实后充分浇灌;
[0039]S7:移栽后的常规管理。
[0040]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尾松窝根苗从育苗容器中取出,轻轻抖去基质,同时剪去长势不良叶片,并将基质回收利用;(2)采用平剪的方式将缠绕在一起的根系修剪后,均匀打散,然后再进行修剪,剪去部分主根,保留主根长度8~10cm;(3)将修剪后的马尾松幼苗根部放入蘸根泥浆中浸泡,蘸根完成后插入步骤(1)回收的基质中使根系表面沾满基质;(4)将蘸根完成的马尾松种苗栽植于定植穴中,埋入土壤压实后充分浇灌;(5)移栽后的常规管理;其中,所述蘸根泥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弱酸性红壤土,晒干后充分研磨并过筛;S2:向水中加入萘乙酸、保水剂、腐殖酸,搅拌均匀得混合液,S3:向所述混合液中加入研磨过筛的红壤,调至粘稠状,并调节pH值至6.0~6.5,制得蘸根泥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马尾松窝根苗为窝根程度为1/2及以上的窝根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尾松窝根苗为窝根程度为3/4及以上的马尾松种苗。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一种马尾松窝根苗裸根栽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马尾松窝根苗为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龙赵秀芳谢志远李建彬吕小彬唐文艺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