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536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包括沿路面的边缘依次向外设置的滞留池、地面渗透草坪和若干个下沉强化型树池;滞留池通过设置在地面渗透草坪以下的地下输水管与下沉强化型树池连接;滞留池内设置有园林废弃物降解装置,园林废弃物降解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U型通道,U型通道内填充园林废弃物;若干个下沉强化型树池之间通过地下输水管连接形成地下渗流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地下地上两套渗透系统,可以大幅度提升缓冲带对雨水渗透滞留净化利用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


技术介绍

1、植物过滤带是水体岸边的一种植物缓冲带,它的存在可以有效拦截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和削减氮磷等污染物的入河负荷量,显著降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一直被认为是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当水流以地表漫流的方式,均匀进入过滤带时,其控制作用最好,对水质保护效果最佳。但是目前植被缓冲带存在几个问题:①当降雨量较大等条件下,水流在地表汇聚成股,以股流方式进入过滤带时,其控制作用大幅受限,水质保护效果将显著降低甚至完全丧失;②植被缓冲带产生的园林废弃物在地表径流和风等的作用下容易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体,无法进入植被缓冲带基质内被植物利用,造成植被缓冲带后期植物长势较弱。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研发一种能够提升河流水安全和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缓冲带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包括沿路面的边缘依次向外设置的滞留池、地面渗透草坪和若干个下沉强化型树池;所述滞留池通过设置在地面渗透草坪以下的地下输水管与下沉强化型树池连接;所述滞留池内设置有园林废弃物降解装置,所述园林废弃物降解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内填充园林废弃物;若干个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之间通过地下输水管连接形成地下渗流网。

4、进一步的,所述u型通道由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依次设置有好氧段、厌氧段和扩散段,所述厌氧段位于u型通道的底部,位于好氧段和扩散段的u型通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导根网,所述渗水导根网由若干个相连的渗水导根部组成,所述渗水导根部包括依次连通的通道、球形节点和锥形前端,所述通道将下沉强化型树池底部的水分和根系导入球形节点和锥形前端。

6、进一步的,所述地下输水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地下输水管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第二通孔均由透水无纺布包裹。

7、进一步的,所述地面渗透草坪包括渗透基质和种植于渗透基质上的草坪植物。

8、优选地,所述草坪植物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剪股颖、紫羊茅、结缕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渗透基质由泥炭、建筑垃圾、土壤混合而成,其中建筑垃圾的粒径不超过5mm。

9、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内由上至下填充有上层基质层和下层基质层,所述上层基质层为粒径为5-10mm的填充颗粒,所述下层基质层为营养土与粒径为5-10mm的填充颗粒的混合物。

10、进一步的,所述滞留池内填充有粒径为20-80mm的填充颗粒。

11、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内填充有粒径为5-10mm的填充颗粒,所述球形节点内填充粒径为10-20mm的填充颗粒。

12、进一步的,所述滞留池的侧壁设置有滞留池出水口,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的侧壁设置有树池进水口和树池出水口,所述树池进水口设置于上层基质层的顶部,所述树池出水口设置于上层基质层的底部。

13、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的顶部低于地面3-5cm。

14、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基质层的厚度20-30cm,所述下层基质层的厚度大于20cm。

15、进一步的,若干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呈品字型分布,相邻两个下沉强化型树池的间距为10-30m。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7、(1)本专利技术采用地下地上两套渗透系统,可以大幅度提升缓冲带对雨水渗透滞留净化利用的能力。

18、(2)本专利技术中的强化型树池可以把股流引入地下生态系统,进行多级消纳净化,从而强化缓冲带的净化能力。

19、(3)本专利技术中的滞留池、下沉强化型树池和地面渗透草坪的渗透基质的填料均采用建筑垃圾、陶粒等颗粒,既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又强化了缓冲带的渗透性和透气性,利于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和固土能力。

20、(4)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全面利用,其中小于等于5mm用于渗透基质的填料,5-20mm用于下沉强化树池的填料,20-80mm用于滞留池的填料,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建筑垃圾不产生二次污染。

21、(5)本专利技术实现园林废弃物连续进入、分步降解、逐次利用的目的,园林废弃物可以连续从一端开口进入u型通道,通过好氧厌氧分布发酵,发酵好的成分在雨水等的冲刷下进入植被缓冲带,被植物吸收利用,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避免了枯枝落叶污染水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路面的边缘依次向外设置的滞留池、地面渗透草坪和若干个下沉强化型树池;所述滞留池通过设置在地面渗透草坪以下的地下输水管与下沉强化型树池连接;所述滞留池内设置有园林废弃物降解装置,所述园林废弃物降解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内填充园林废弃物;若干个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之间通过地下输水管连接形成地下渗流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通道由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依次设置有好氧段、厌氧段和扩散段,所述厌氧段位于U型通道的底部,位于好氧段和扩散段的U型通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导根网,所述渗水导根网由若干个相连的渗水导根部组成,所述渗水导根部包括依次连通的通道、球形节点和锥形前端,所述通道将下沉强化型树池底部的水分和根系导入球形节点和锥形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填充有粒径为5-10mm的填充颗粒,所述球形节点内填充粒径为10-20mm的填充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输水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地下输水管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第二通孔均由透水无纺布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渗透草坪包括渗透基质和种植于渗透基质上的草坪植物;优选地,所述草坪植物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剪股颖、紫羊茅、结缕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渗透基质由泥炭、建筑垃圾、土壤混合而成,其中建筑垃圾的粒径不超过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内由上至下填充有上层基质层和下层基质层,所述上层基质层为粒径为5-10mm的填充颗粒,所述下层基质层为营养土与粒径为5-10mm的填充颗粒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上层基质层的厚度20-30cm,所述下层基质层的厚度大于20cm;更优选地,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的顶部低于地面3-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内填充有粒径为20-80mm的填充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的侧壁设置有滞留池出水口,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的侧壁设置有树池进水口和树池出水口,所述树池进水口设置于上层基质层的顶部,所述树池出水口设置于上层基质层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呈品字型分布,相邻两个下沉强化型树池的间距为10-30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路面的边缘依次向外设置的滞留池、地面渗透草坪和若干个下沉强化型树池;所述滞留池通过设置在地面渗透草坪以下的地下输水管与下沉强化型树池连接;所述滞留池内设置有园林废弃物降解装置,所述园林废弃物降解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内填充园林废弃物;若干个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之间通过地下输水管连接形成地下渗流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通道由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依次设置有好氧段、厌氧段和扩散段,所述厌氧段位于u型通道的底部,位于好氧段和扩散段的u型通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强化型树池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导根网,所述渗水导根网由若干个相连的渗水导根部组成,所述渗水导根部包括依次连通的通道、球形节点和锥形前端,所述通道将下沉强化型树池底部的水分和根系导入球形节点和锥形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填充有粒径为5-10mm的填充颗粒,所述球形节点内填充粒径为10-20mm的填充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强化型地下地上双渗植被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输水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地下输水管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第二通孔均由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金岩赵秀芳韦依伶徐曼周荫庭李曼微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