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种子的催芽方法和繁殖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4845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莓种子的催芽方法和繁殖育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蓝莓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蓝莓种子净种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密闭,再用去离子水冲净,用多菌灵消毒,用清水洗净;将种子与河沙按体积比混合,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持温度,40天后取出种子,定期检查,保持种沙混合物的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通过掌握种子调制方法,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用变温层积催芽法结合药剂浸种法催芽,成苗率达到90%。成苗率达到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种子的催芽方法和繁殖育苗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2月20日、申请号为201710088806.4、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蓝莓种子繁殖育苗方法》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苗繁殖
,更具体涉及一种蓝莓种子的催芽方法和繁殖育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蓝莓(Vaccinium Spp)为蓝色浆果,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全球基本存在分布,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地区。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有极强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功能,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果树树种,繁殖方法通常以组培苗扦插为主,但组培苗扦插存在技术难度大、方法繁琐、生产成本高、组培苗炼苗难、移栽成活率较低等问题,且苗木根系浅、经济寿命短。而种子繁殖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实生苗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寿命较长等特点。
[0004]但是,由于蓝莓种子极小不易收种,又因蓝莓种子一旦离开果实就会休眠,再打破休眠发芽会很不容易,如果在播种前不对种子进行处理,则播种后的发芽率极低,自然成苗率约为5%左右。目前文献关于蓝莓种子繁殖育苗的报道较少,主要是采用低温层积催芽和用赤霉素浸种,并且出芽率不高,仅为80%,详见《吉林林业科技》2011,40(3)和 http://www.ailianshuo.net/guaguozaipei/1468/2014~06~13。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莓的种子繁殖育苗方法,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通过掌握种子调制方法,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用变温层积催芽法结合药剂浸种法催芽,成苗率达到90%。
[000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其技术构思是:在6~7月间采收成熟的蓝莓鲜果,放入桶中,加入少量水,放置2~3天堆沤,进行踩踏、搓揉,使果肉与种子分离,多次加水漂洗干净,去除漂在水面上的不成熟种子和果肉。净种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h,然后取出,密闭0.5h,再用去离子水冲净备用。将2mm筛选的河沙用0.2%的多菌灵消毒1h,用清水洗净,河沙的含水率为60%。用 100mg/LKT(激动素)浸种48h,将种子与河沙按体积比1:3混合,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持温度0~5度,40天后取出种子;放在10~20度温度中20天;再次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持温度0~5度,40 天后取出种子;再次放在10~20度温度中20天。定期检查,保持种沙混合物一定的湿度,种子露白发芽后,即可播种,覆盖地膜育苗,培育3年可出圃。本专利技术尤其适合于具有后熟的蓝莓种子、休眠期种子繁殖育苗。
[0008]一种蓝莓的种子繁殖育苗方法,其步骤是:
[0009]1、采收成熟的蓝莓鲜果,放入桶中,加入少量水(桶中的水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放置2~3天堆沤,进行踩踏、搓揉,使果肉与种子分离,多次(3~6次)加水漂洗干净,去除漂在水面上的不成熟种子和果肉。
[0010]2、净种后用0.5%(质量百分比)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3h,然后取出,密闭0.4~0.8h,再用去离子水冲净,用100mg/LKT(激动素)浸种46~50h 备用。将2mm筛选的河沙用0.2%(质量百分比)的多菌灵消毒0.8~1.2h,用清水洗净,河沙的含水率为60%。
[0011]3、将种子与河沙按体积比1:3混合,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持温度0~5度,40天后取出种子;放在10~20度温度中18~22 天;再次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持温度0~5度,40天后取出种子;再次放在 10~20度温度中18~22天。定期检查(3~5天),保持种沙混合物一定的湿度 (湿度一般在30%左右),种子露白发芽后,即可播种。
[0012]4、选地后,按约300kg/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若土壤pH值大于5.5,掺入酸性草炭,施硫粉(含水量≤2%,用量1300kg/hm2)或硫酸铝、覆盖锯末和烂树皮,将pH值调到4~5之间,进行土壤深翻,播前再进行2~3次犁耙,犁前整平,作畦,畦宽1.5~2m,步道宽40cm。
[0013]5、播种时将种子和沙一起进行条播,种子条播前,在畦面上先开一条小沟,小沟宽度一般为9~11cm左右,沟深度2~4cm左右,条沟与条沟之间 24~26cm左右。在条沟里先放一层混合肥,一般1.8~2.2cm厚左右,然后进行蓝莓种子点播,种间距离一般为4~6cm。待每条沟蓝莓种子播完后,在沟里覆盖一层苔藓(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保湿性好,蓝莓专用苔藓,培育蓝莓专用,市场价18~20元/kg,使用前浸泡48h),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浇足水(用喷壶喷洒,将苗床喷湿,苗床含水率40~60%),覆盖地膜,确保蓝莓种子萌芽。
[0014]所述的混合肥具体为200kg火烧土和过磷酸钙10kg、复合肥10kg混合,经过搅拌均匀打碎,过筛而制成的细土肥,即为混合肥。
[0015]6、播种7~10天开始出苗,苗出齐后,揭开地膜,每年保证4次以上中耕除草;出苗后每隔14天喷1次杀菌剂(800倍多菌灵)加叶面肥(0.2%普斯顿一喷绿),以后每年施肥4次,分别在4月下旬、5月下旬、7中旬、10 月中下旬各施肥一次;床面干燥时,适时浇水(床面含水率为40~60%)。
[0016]7、种子育苗在第2年4月上旬至5月中旬幼苗长至10cm左右时分苗移栽,分苗后,再培育1年,就可出圃。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8]1、解决了蓝莓种子离开果实就会休眠,再不易打破休眠发芽的问题。
[0019]2、解决了蓝莓种子调制处理难题。
[0020]3、解决了蓝莓种子繁殖中播种出苗率低的技术难题。
[0021]4、播种时将种子和沙一起进行条播有利于出芽后生长加快,成苗率达 9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蓝莓的种子繁殖育苗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4]1、采种净种:在6~7月间,采收成熟的蓝莓鲜果,放入桶中,加入少量水(桶中的水
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放置2或3天堆沤,进行踩踏、搓揉,使果肉与种子分离,3或4或5或6次加水漂洗干净,去除漂在水面上的不成熟种子和果肉。
[0025]2、种子消毒及KT处理:净种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h,然后取出,密闭0.5h,再用去离子水冲净。用100mg/LKT(激动素)浸种48h备用。将2mm筛选的河沙用0.2%的多菌灵消毒1h,用清水洗净,河沙的含水率为60%。
[0026]3、变温层积催芽:将种子与河沙按体积比1:3混合,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持温度0或1或2或3或4或5度,40天后取出种子;放在10或12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种子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蓝莓种子净种后,用0.5%质量百分比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3h,然后取出,密闭0.4~0.8h,再用去离子水冲净,用100mg/LKT浸种46~50h,得处理后的蓝莓种子;将2mm筛选的河沙用0.2%质量百分比的多菌灵消毒0.8~1.2h,用清水洗净,河沙的含水率为60%,得处理后的河沙;将处理后的蓝莓种子与处理后的河沙按体积比1:3混合,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持温度0~5℃,40天后取出种子;放在10~20℃中18~22天;再次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持温度0~5℃,40天后取出种子;再次放在10~2℃中18~22天,定期检查,保持种沙混合物一定的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0.5%质量百分比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的时间为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的时间为0.5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100mg/LKT浸种的时间为48h。5.一种蓝莓的种子繁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采收成熟的蓝莓鲜果,放入桶中,加入水,放置2~3天堆沤,进行踩踏、搓揉,使果肉与种子分离,3~6次加水漂洗干净,去除漂在水面上的不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远国汪鹏章承林尹晓蛟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