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85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秸秆还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包括还田车本体、调整装置和切割装置,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活动板;安装板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贯穿槽,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安装有卡块,切割装置包括第二搅拌杆和第二切割刀片;活动板的外部安装有还田箱,还田箱的内部对称安装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安装有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的外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二切割刀片,还田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方形槽,通过第二切割刀片可实现对秸秆进行二次切割,切割完成后的秸秆通过方形槽均匀掉落在土壤,避免切割后的秸秆难以平整的施撒在土壤上,导致土壤养分吸收不均匀。均匀。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秸秆还田
,具体涉及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市场上开发研制的大多是大中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小型玉米收获机一般也是以小四轮为动力的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整机体积与质量大,转弯半径大,田间通过性能差,收获行距不可调,跨区作业性差。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地块小,田间道路窄,通过性能不好,大中型玉米收获机不能适应这些地区的玉米收获作业。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虽有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玉米收获机,但一次只能收割一行,行距不可调节,收割前需要先开道,费时费力,且操作不灵活,舒适性差,不能满足用户。
[0003]传统的秸秆还田装置在对田间道路窄、地块小等地区使用时,难以对切割装置进行调节,导致装置难以对其进行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秸秆进行二次切割,导致切割出的秸秆难以自然腐蚀,其养分难以对土壤吸收,同时秸秆是自然落地,没有均匀的施撒在土壤面上,导致土壤养分吸收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解决了难以根据地形对切割装置进行调整,导致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过低,此外,还解决了难以对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均匀施撒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包括还田车本体、调整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活动板;所述安装板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贯穿槽,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安装有卡块;
[0009]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二搅拌杆和第二切割刀片;所述活动板的外部安装有还田箱,所述还田箱的内部对称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之间安装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外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二切割刀片,所述还田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方形槽。切割后的玉米秸秆通过方形槽排出。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还田车本体的外部,所述还田车本体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杆。挡杆对即将切割的玉米秸秆进行碾压,使还田车本体在通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变小。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还田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U型板,所述还田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还田箱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二U型板,所述还田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型板和第二电机通过支撑架进行固定,所述还田箱的外部
开设有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端部与第二搅拌杆的端部为键连接。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还田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切割刀片,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穿过还田箱与第一搅拌杆的端部为键连接。第一切割刀片对位于地表的玉米秸秆进行第一次切割。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还田箱的一侧对称安装有倾斜板,两个所述倾斜板之间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部安装有碾压滚轮。碾压滚轮对地上切割完成的玉米秸秆进行碾压。
[0015]有益效果
[0016]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贯穿槽和卡块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活动板进行更换位置,当在特殊地区进行使用时(特殊地区:田野道路、墙边.......)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位置时,工作人员将卡块按压出第一贯穿槽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动板进行移动位置,通过对田野道路、墙边的秸秆对活动板的位置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因难以对活动板进行调整位置,导致难以对特殊位置进行使用,此方式可避免这类现象发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8]本技术中通过第二搅拌杆和第二切割刀片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秸秆进行二次切割,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二搅拌杆和第二切割刀片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秸秆进行二次切割,切割完成后的秸秆通过方形槽均匀掉落在土壤上,避免切割后的秸秆难以平整的施撒在土壤上,导致土壤养分吸收不均匀。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调整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搅拌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还田车本体;2、挡杆;3、安装板;4、第一贯穿槽;5、活动板;6、圆形槽;7、弹簧;8、卡块;9、还田箱;10、第一U型板;11、第一电机;12、支撑架;13、第一搅拌杆;14、第一切割刀片;15、第二U型板;16、第二电机;17、第二贯穿槽;18、轴承;19、第二搅拌杆;20、第二切割刀片;21、方形槽;22、倾斜板;23、固定板;24、碾压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9]实施例
[0030]本实施例的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如图1

6所示,包括还田车本体1、调整装置和切割装置,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3和活动板5;安装板3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贯穿槽4,活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6,圆形槽6的内部安装有弹簧7,弹簧7的自由端安装有卡块8;
[0031]切割装置包括第二搅拌杆19和第二切割刀片20;活动板5的外部安装有还田箱9,还田箱9的内部对称安装有轴承18,两个轴承18之间安装有第二搅拌杆19,第二搅拌杆19的外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二切割刀片20,还田箱9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方形槽21。切割后的玉米秸秆通过方形槽21排出;
[0032]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还田车本体1的外部,还田车本体1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挡杆2。挡杆2对即将切割的玉米秸秆进行碾压,使还田车本体1在通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变小,还田箱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U型板10,还田箱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1,还田箱9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二U型板15,还田箱9的一侧安装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包括还田车本体(1)、调整装置和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3)和活动板(5);所述安装板(3)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贯穿槽(4),所述活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6),所述圆形槽(6)的内部安装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自由端安装有卡块(8);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二搅拌杆(19)和第二切割刀片(20);所述活动板(5)的外部安装有还田箱(9),所述还田箱(9)的内部对称安装有轴承(18),两个所述轴承(18)之间安装有第二搅拌杆(19),所述第二搅拌杆(19)的外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二切割刀片(20),所述还田箱(9)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方形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还田车本体(1)的外部,所述还田车本体(1)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挡杆(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还田箱(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兰张晋京李金艳李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