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479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四个夹紧定位装置;第一夹紧定位装置、第二夹紧定位装置、第三夹紧定位装置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分别位于虚拟矩形的四个转角;第二夹紧定位装置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夹紧定位装置在机架上进行左右移动;第三夹紧定位装置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三夹紧定位装置在机架上进行左右及前后移动;第四夹紧定位装置与机架之间设有第四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四夹紧定位装置在机架上进行前后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自动化板材与边框的组装定位,提升板材与边框定位组装精度。提升板材与边框定位组装精度。提升板材与边框定位组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组装
,尤其涉及一种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铝塑板是常用于作为吊顶的装修材料,铝塑板在作为吊顶的装修材料进行使用时,需要在铝塑板的四周包裹并固定铝边框,铝塑板的四周包裹并固定铝边框后,位于铝塑板四周的铝边框即可与吊顶中的骨架进行装配;目前包裹在铝塑板四周的铝边框是通过螺钉与铝塑板进行固定的,即需要依靠人工的方式将铝边框拼接并包裹到铝塑板的四周,接着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螺钉拧接到铝边框的每个端部上以使铝边框与铝塑板进行固定;然而通过人工拼接以及固定铝边框和铝塑板的方式存在费时费力和装配效率低的缺点,为此,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能够对拼接后的铝边框进行打螺丝的设备,该设备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将铝边框拼接并包裹在铝塑板的四周,接着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拼接并包裹铝边框的铝塑板放置到打螺丝设备的工作平台上,然后打螺丝设备即可将铝边框夹紧在铝塑板的四周并将螺丝拧接到铝边框的每个端部上以使每根铝边框均与铝塑板固定;但是在上述打螺丝设备使用过程中,铝边框和铝塑板的拼接还是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从而同样存在费时费力和装配效率低的缺点。
[0003]此外,目前市面的打螺丝设备中的工作平台在对拼接后的铝边框和铝塑板进行夹紧时,常常容易出现铝边框与铝塑板无法精准对齐,或者铝边框与相邻铝边框之间无法精准对齐,从而在打螺丝时,容易导致拼接在铝塑板四周的铝边框出现相互错位的情况,并且在打螺丝时会出现由于打螺丝力过大,并且对铝边框和铝塑板没有进行支撑,从而容易造成铝边框和铝塑板下压造成变形,最终影响铝边框与铝塑板组装后整体的质量、精度和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铝边框与铝塑板组装精度差,从而铝边框与铝塑板组装后的质量和美观度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板材与边框自动化定位,并且提升板材与边框定位组装精度和定位组装效率,提升板材与边框组装后的质量和美观度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
[0005]为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包括四个夹紧定位装置;四个所述夹紧定位装置分别为第一夹紧定位装置、第二夹紧定位装置、第三夹紧定位装置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夹紧定位装置、第二夹紧定位装置、第三夹紧定位装置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分别位于一个虚拟矩形的四个转角处;所述第二夹紧定位装置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夹紧定位装置在机架上进行左右移动;第三夹紧定位装置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
构用于驱动第三夹紧定位装置在机架上进行左右及前后移动;第四夹紧定位装置与机架之间设有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四夹紧定位装置在机架上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夹紧定位装置、第二夹紧定位装置、第三夹紧定位装置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均包括板材支撑座和两个第一夹紧机构;板材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板材其中一个转角部位的支撑板以及用于放置两个相邻边框一端的边框放置槽,边框放置槽呈L形并紧挨所述支撑板设置,且所述边框放置槽的宽度大于边框底部横条的宽度,两个第一夹紧机构均连接在板材支撑座上,并分别对L形的应边框放置槽的其中一边,每个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具有第一工作端,所述第一工作端能够沿对应的边框放置槽的宽度方向移动,并能够伸入或退出对应边的边框放置槽,至少一个所述板材支撑座上设有预固定装置,所述预固定装置用于在将板材的对应转角部位固定在相应的支撑板上该设备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分别带动第二夹紧定位装置、第三夹紧定位装置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向第一夹紧定位装置方向移动,并且通过每个夹紧定位装置上的两个第一夹紧机构将板材的其中一个转角部位限位,从而使四个夹紧定位装置便于将不同尺寸的板材的四个转角部进行定位,提升板材的定位精度以及板材与边框组装的通用性,并且通过每个夹紧定位装置上的预固定装置将板材的一个转角部位预固定在支撑板后,将两个相邻边框的一端放入至边框放置槽内,通过两个第一夹紧机构将两个相邻边框抵在板材转角部位的外壁上,提升两个相邻边框的定位精度,同时也便于后续更好的进行打螺丝加工,进而使板材与边框精准固定连接,大大提升整体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边框放置槽的外槽壁的转角处设有一个直角定位块,直角定位块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导向面,每个所述导向面用于定位相应边框的其中一端,并对相应边框在边框放置槽内沿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导向面便于两块相邻的边框更好的放入至边框放置槽内,并且能够使两块相邻的边框沿着导向面进行移动,使两块相邻的边框移动至两个导向面交接处时使刚好使两个相邻的边框的一端重合相抵,进一步能够使两块相邻的边框进行精准定位至板材的外周壁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定位装置、第二夹紧定位装置、第三夹紧定位装置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还均包括第二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连接在板材支撑座上,并对应边框放置槽的转角部位,第二夹紧机构具有第二工作端,所述第二工作端能够沿对应边框放置槽的宽度方向移动,并能够伸入或退出对应边的边框放置槽,第二工作端用于同时压紧两个相邻边框的一端,使两个相邻边框的一端在被第二工作端压紧时能保持相抵状态。通过第二夹紧机构进一步便于使原本分开放置的两块相邻的边框逐渐靠近,并最终使两块边框的一端保持相抵状态,从而能够精准的将两块相邻的边框抵在板材上,进一步确保后续打螺丝时,能够使边框和板材的连接处对齐。
[0009]作为优选,所述直角定位块设置在边框放置槽的转角处的上部,直角定位块的下端呈悬空设置;所述第二夹紧机构为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夹紧气缸的第二工作端上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直角定位块下方的边框放置槽的外槽壁的转角处设有供第二夹板伸入边框放置槽的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二夹板的工作端呈一直角凹口。通过第二夹紧气缸位于直角定位块下方,能够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并且通过第二夹紧气缸上第二夹板的直角凹口能够与两块相邻的边框的一端相配合,从而将两块相邻的边框能够沿着直角定位块的两个导向面逐渐移动,进一步限定对两块相邻的边框的移动方向以及
移动距离,确保当两块相邻的边框的一端移动至两个导向面交接处使,使两块相邻的边框的一端重合相抵,并且能够使两块相邻的边框抵在板材的外壁上,进一步提升两块相邻的边框移动定位的精度,从而防止两块相邻的边框的一端出现错位的现象,进而提升边框与板材的组装质量和组装精度。
[0010]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均为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气缸的第一工作端连接有第一夹板;边框放置槽的外槽壁上设有供第一夹板伸入边框放置槽的第一贯穿槽。通过第一夹紧机构为第一夹紧气缸便于实现伸缩动作,并且通过第一夹板便于伸入或退出边框放置槽,从而方便实现板材和边框的定位,进而提升板材和边框的组装质量。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定位装置、第二夹紧定位装置、第三夹紧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包括四个夹紧定位装置(4);四个所述夹紧定位装置(4)分别为第一夹紧定位装置(401)、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所述第一夹紧定位装置(401)、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分别位于一个虚拟矩形的四个转角处;所述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在机架(1)上进行左右移动;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三驱动机构(3),第三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在机架(1)上进行左右及前后移动;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在机架(1)上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夹紧定位装置(401)、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均包括板材支撑座(41)和两个第一夹紧机构(43);板材支撑座(41)上设有用于支撑板材(8)其中一个转角部位的支撑板(44)以及用于放置两个相邻边框(9)一端的边框放置槽(42),边框放置槽(42)呈L形并紧挨所述支撑板(44)设置,且所述边框放置槽(42)的宽度大于边框(9)底部横条(91)的宽度,两个第一夹紧机构(43)均连接在板材支撑座(41)上,并分别对L形的应边框放置槽(42)的其中一边,每个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3)具有第一工作端(431),所述第一工作端(431)能够沿对应的边框放置槽(42)的宽度方向移动,并能够伸入或退出对应边的边框放置槽(42),至少一个所述板材支撑座(41)上设有预固定装置(45),所述预固定装置(45)用于在将板材(8)的对应转角部位固定在相应的支撑板(4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放置槽(42)的外槽壁的转角处设有一个直角定位块(46),直角定位块(46)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导向面(47),每个所述导向面(47)用于定位相应边框(9)的其中一端,并对相应边框(9)在边框放置槽(42)内沿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定位装置(401)、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还均包括第二夹紧机构(48),第二夹紧机构(48)连接在板材支撑座(41)上,并对应边框放置槽(42)的转角部位,第二夹紧机构(48)具有第二工作端(481),所述第二工作端(481)能够沿对应边框放置槽(42)的宽度方向移动,并能够伸入或退出对应边的边框放置槽(42),第二工作端(481)用于同时压紧两个相邻边框(9)的一端,使两个相邻边框(9)的一端在被第二工作端(481)压紧时能保持相抵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定位块(46)设置在边框放置槽(42)的转角处的上部,直角定位块(46)的下端呈悬空设置;所述第二夹紧机构(48)为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夹紧气缸的第二工作端(481)上连接有第二夹板(482);所述直角定位块(46)下方的边框放置槽(42)的外槽壁的转角处设有供第二夹板(482)伸入边框放置槽(42)的第二贯穿槽(461);所述第二夹板(482)的工作端呈一直角凹口(48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3)均为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气缸的第一工作端(431)连接有第一夹板(432);边框放置槽(42)的外槽壁上设有供第一夹板(432)伸入边框放置槽(42)的第一贯穿槽(420)。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定位
装置(401)、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和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还均包括框架转角部位压紧机构(49);所述框架转角部位压紧机构(49)连接在对应的板材支撑座(41)上,用于将两个对应的相邻边框(9)一端同时压紧在板材(8)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转角部位压紧机构(49)为旋转压紧气缸(491);旋转压紧气缸(491)的工作端连接有边框夹紧连接板(492);所述边框夹紧连接板(492)上设置有用于将两个对应的相邻边框(9)一端同时压紧在板材(8)上的边框压头(49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气装置,所述预固定装置(45)包括预固定吸头(452);所述支撑板(44)上表面处设置有若干吸附孔(453);所述预固定吸头(452)连接在板材支撑座(41)上,且预固定吸头(452)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孔(453)连通;预固定吸头(452)的另一端与吸气装置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固定装置(45)有两个;两个所述预固定装置(45)分别位于呈对角线设置的两个板材支撑座(41)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定位架(21)、第一驱动滑轨(22)、第一驱动齿条(23)和第一驱动电机(24);所述第一驱动定位架(21)呈左右方向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滑轨(22)和第一驱动齿条(23)分别呈左右方向设置在第一驱动定位架(21)上;所述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的板材支撑座(4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滑轨(22)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设置在第二夹紧定位装置(402)的板材支撑座(41)上;第一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25);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5)与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3)相啮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前后滑轨(31)、第二前后滑轨(32)、第二驱动定位架(33)、第二驱动滑轨(34)、第二驱动齿条(35)和第二驱动电机(36);所述第一前后滑轨(31)和第二前后滑轨(32)分别设置在机架(1)两侧;所述第一前后滑轨(31)和第二前后滑轨(32)呈前后方向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机架(1)上;每块驱动支撑座(311)上均设置有支撑座驱动电机(312);所述支撑座驱动电机(31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支撑座驱动齿轮(313);所述机架(1)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驱动齿轮(313)相啮合的支撑板驱动齿条(314);支撑板驱动齿条(314)与所述第一前后滑轨(3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驱动定位架(3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驱动支撑座(311)上;所述第二驱动滑轨(34)和第二驱动齿条(35)分别呈左右方向设置在第二驱动定位架(33)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6)设置在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的板材支撑座(41)上;所述第三夹紧定位装置(403)的板材支撑座(4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滑轨(34)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6)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37);所述第二驱动齿轮(37)与第二驱动齿条(35)相啮合;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3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8)设置在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的板材支撑座(41)上;所述第四夹紧定位装置(404)的板材支撑座(4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滑轨(34)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8)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三驱动齿轮(39);所述第三驱动齿轮(39)与所述第二驱动齿条(35)相啮合。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板材(8)和边框(9)固定连接的打螺丝机构(6)。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材与框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螺丝机构(6)包
括龙门架(61)、第一打螺丝组件(62)和第二打螺丝组件(63);所述龙门架(61)呈前后方向设置;所述龙门架(61)前后两侧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一龙门架滑轨(64)滑动连接在机架的前后两侧;且龙门架(61)前后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驱动龙门架移动的龙门架驱动定位机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爵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百丝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