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流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65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流量控制阀,包括:主通路,内设有第一蝶阀将主通路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旁通路,内设有第二蝶阀将旁通路分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蝶阀与第二蝶阀通过转动轴相连接,以使二者能够同时旋转,使得空气流量控制阀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连通,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不连通;在第二状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不连通,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相连通;在第三状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以及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均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通路和旁通路内各设有一个蝶阀,分别控制主通路、旁通路的连通或关闭,调节主通路、旁通路的的空气流量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的使用需求。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流量控制阀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阀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流量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燃料电池也进入快速阶段。在燃料电池的工作过程中,空气经过过滤器、压缩机和增湿器后,进入燃料电池电堆内发生化学反应。空气压缩机是车用燃料电池阴极供气系统的重要部件,通过对进堆空气进行增压,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减小燃料电池系统的尺寸以及根据电堆的输出功率,为燃料电池提供所需压力和流量的干净空气。为了保障空气压缩机为燃料电池提供的空气压力和流量,空气压缩机与燃料电池接通的管道上通常设置有用于控制进入燃料电池空气的空气压力和流量的控制阀。
[0003]实际工作中,至少存在以下的问题之一:现有的控制阀中的通路启闭状态单一,无法灵活调节空气流量,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流量控制阀,包括:主通路,主通路内设有第一蝶阀,第一蝶阀将主通路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旁通路,旁通路内设有第二蝶阀,第二蝶阀将旁通路分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蝶阀与第二蝶阀通过转动轴相互连接,以使第一蝶阀与第二蝶阀能够同时旋转,使得空气流量控制阀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
[0005]在第一状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连通,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不连通;
[0006]在第二状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不连通,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相连通;
[0007]在第三状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连通,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相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相连通。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通路和旁通路内各设有一个控制阀,使得空气流量控制阀能够在三种状态(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间切换,即第一状态时主通路连通、旁通路关闭,使得空气在主通路流通;第二状态时主通路关闭、旁通路连通,使得空气在旁通路流通;第三状态时主通路连通、旁通路连通,主通路和旁通路也连通,使得主通路中的空气能够与旁通路中的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空气流量控制阀中蝶阀仅能实现通路切换、无法调节主通路和旁通路内的空气流量的问题。
[0009]可选地,空气流量控制阀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的旋转角度为90度;空气流量控制阀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三状态,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的旋转角度大于0度,小于90度。
[0010]可选地,转动轴包括主转动轴和从转动轴,主转动轴与从转动轴相互连接,主转动轴设于主通路内,主转动轴沿主通路的径向延伸,第一蝶阀设于主转动轴的轴线上;从转动轴设于旁通路内,从转动轴沿旁通路的径向延伸,第二蝶阀设于从转动轴的轴线上。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转动轴和从转动轴能够同时转动,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能
够随主转动轴和从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的转动角度能够控制主通路和旁通路内的空气流量以及主通路和旁通路的连通或关闭;另一方面,将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分别设在主转动轴和从转动轴的轴线上,减小了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的转动阻力。
[0012]可选地,主通路与旁通路相互垂直,主转动轴和从转动轴沿同一方向延伸。
[0013]可选地,空气流量控制阀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与主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主转动轴转动。
[0014]可选地,空气流量控制阀还包括冷却系统,用于为驱动单元散热降温,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道,冷却管道设于主通路一侧与驱动单元相对应的位置,冷却管道与主通路的壳体相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道能够为驱动单元散热降温,提高驱动单元的工作性能。
[0016]可选地,主通路的壳体和旁通路的壳体可耐受的高温范围为190℃~230℃。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流量控制阀使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壳体,使得空气流量控制阀的适用温度范围扩大,提高实用性和适用性。
[0018]可选地,主通路和旁通路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密封组件。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组件能够防止主通路和旁通路的空气泄漏。
[0020]可选地,密封组件包括弹簧保持架和密封圈,弹簧保持架沿主通路的内壁和旁通路的内壁周向设置,密封圈沿弹簧保持架的内侧周向设置,使得密封圈通过弹簧保持架被压紧在主通路的壳体内壁及旁通路的壳体内壁。
[0021]可选地,主通路与旁通路可拆卸连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满足空气流量控制阀内空气流量的需求,主通路能够与不同直径的旁通路装配以通过调节径流量改变空气流量控制阀空气流量的阈值。
[0023]可选地,主通路与旁通路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通路与旁通路之间具有良好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气流量控制阀的立体图一;
[0026]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气流量控制阀的剖视图一;
[0027]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气流量控制阀的剖视图二;
[0028]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气流量控制阀的剖视图三;
[0029]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气流量控制阀的立体图二;
[0030]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转动轴和蝶阀组件的立体图;
[0031]图7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气流量控制阀的爆炸图;
[0032]图8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的立体图。
[0033]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34]1‑
空气流量控制阀,11

主通路,111

第一腔室,112

第二腔室,113

主通路进气口,114

主通路出气口,115

主通路壳体,12

蝶阀,121

第一蝶阀,122

第二蝶阀,13

旁通路,131

第三腔室,132

第四腔室,133

旁通路进气口,134

旁通路出气口,135

旁通路壳体,136

旁通路端盖,15

转动轴,151

主转动轴,152

从转动轴,16

驱动单元,161

电机,
162

第一齿轮,163

磁铁,164

第二齿轮,17

外壳盖,18

冷却管道,181

进水管,182

出水管,19

密封组件,191

弹簧保持架,19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通路,所述主通路内设有第一蝶阀,所述第一蝶阀将所述主通路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旁通路,所述旁通路内设有第二蝶阀,所述第二蝶阀将所述旁通路分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蝶阀与所述第二蝶阀通过转动轴相互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蝶阀与所述第二蝶阀能够同时旋转,使得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阀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不连通;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不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相连通;在第三状态,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阀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间切换时,所述第一蝶阀和所述第二蝶阀的旋转角度为90度;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阀在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一蝶阀和所述第二蝶阀的旋转角度大于0度,小于9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包括主转动轴和从转动轴,所述主转动轴与所述从转动轴相互连接,所述主转动轴设于所述主通路内,所述主转动轴沿所述主通路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蝶阀设于所述主转动轴的轴线上;所述从转动轴设于所述旁通路内,所述从转动轴沿所述旁通路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蝶阀设于所述从转动轴的轴线上。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林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纬湃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