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多模态信号调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440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多模态信号调制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调制方式上采用了基于不同模态的OFDM调制方法,将信号从时间、频域增加了模态,在模态域通过每个模态的正交性进行调制,而OFDM通过频域正交性进行调制,两个传输域相互独立,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以及频带利用率;第二方面通过馈电组合的方式能灵活辐射不同模态的电磁波,同时也便于在接收端进行信号处理,只需通过与发送馈电相位反向的相位加权方式即可解调原始信号。方式即可解调原始信号。方式即可解调原始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多模态信号调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
,涉及一种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多模态信号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凭借足够的灵活性,易于部署,较高机动性和悬停能力等特点,无人机空中基站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机空中基站相对地面静态基站而言,其位置和高度可以动态调整,提供灵活的空对地通信链路。因此,无人机的应用被认为是传统蜂窝网络的一个替代补充,具有实现更高传输效率,扩大覆盖面积和提高传输容量的潜力。
[0003]但是单个无人机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环境复杂以及任务多样时颇显局限。在军事应用上,单机易受自身的燃料、质量和尺寸的限制,无法形成持续有力的打击力度;在民用上,受载荷能力、机载传感器以及通信设备的限制,单架无人机不能很好地完成农林植保、测绘、抢险救灾等任务;在警用安保上,单架无人机也会因被攻击或自身故障导致任务失败等。为解决单无人机应用的局限性,学者提出未来无人机的应用将会以集群的方式。
[0004]无人机集群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同类或异类无人机组成,利用信息交互与反馈、激励与响应,实现相互间行为协同,适应动态环境,共同完成特定任务的自主式空中智能系统。无人机集群不是多无人机间的简单编队,而是通过必要的控制策略使之产生集群协同效应,从而具备执行复杂多变、危险任务的能力。未来,无人机集群协同完成任务将成为无人机产业应用的重要方面。无人机集群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无人机的优势,提高整体的载荷能力和信息感知处理能力,又能避免单无人机执行任务时被攻击或任务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5]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常用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它的基本原理就是把高速的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转换为N路低速率并行数据流,然后对N路相互正交的载波进行调制。
[0006]但是OFDM系统传输的信息易被检测和破解,安全性不高。无论是在军事应用,还是在民用中必须要保证每个接收节点接收信号的安全,否则会造成信息泄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多模态信号调制方法。
[0009]技术方案
[0010]电磁场是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作为电磁场的涡旋相位结构,具有离散且范围无限的本征模式,且不同的本征模态之间相互正交。由于不同模态的电磁波处于同一频段,且模式的理论值可取无限,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其用
于信号传输可以极大提升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0011]OFDM作为处理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关键技术,对不同模态电磁波下的无线通信具有重要作用。本专利技术将OAM与OFDM调制相结合可以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由于不同模态的电磁波之间具有正交性,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0012]一种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多模态信号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发射端使用UCA天线产生涡旋电磁波,每个UCA天线有N
t
个阵元,以发射端UCA天线的圆心为圆点,所在平面为z=0的平面,UCA阵元的半径为D,第n个天线阵元的相位为则第n个阵元的位置矢量为:
[0014][0015]步骤2:给每个阵元馈电电流密度大小为W的恒定电流,第n个阵元的电流分布为在空间任意一点处场强如下:
[0016][0017]其中,A
n
是天线阵元的幅度,|r

r
n
|表示观测点到第n个天线单元的距离,表示波数,为模态数,表示虚数单位,此专利技术后面所提i均为虚数单位。通过进一步化简,其中Jl(
·
)表示l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r

为空间中任意一点到UCA阵列中心的距离。
[0018]步骤3:无人机基站产生K bit信息a[k],k=0,1,

,K

1;
[0019]步骤4:第n根天线上的OFDM频域符号,子载波数为N
c
,对步骤3发送的信息进行M进制正交振幅(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

QAM)调制,调制后信号为将进行串并转换,即构造一个N
t
×
N
c
矩阵:
[0020][0021]步骤5:对X做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得到
[0022][0023]其中
[0024]步骤6:对步骤5所得通过无人机上的UCA天线调制后所得信号为:
[0025][0026]写成矩阵形式为:
[0027][0028]其中
[0029][0030]步骤7:将步骤6所得信号x送入信道发送:
[0031]接收节点在接收端处理步骤如下:
[0032]步骤8:接收端使用UCA天线接收涡旋电磁波,每个UCA天线有N
r
个阵元,UCA天线的半径为R,且接收端天线与发送端天线对齐,第m个天线阵元的相位角为接收天线与发送天线之间的距离为D;
[0033]步骤9:第m根发射天线和第n根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增益为:
[0034][0035]其中,λ是波长,β是与信道有关的常数,d
mn
是第m根天线和第n根天线的距离,信道增益矩阵为:
[0036][0037]步骤10:经过信道到达地面节点的接收天线,第v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第q个子载波信号r
v,q
为:
[0038][0039]写成矩阵形式为:
[0040]r=Hx+n
[0041]其中,n为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高斯白噪声矩阵,即E[nn
H
]=σ2IN
r

[0042]步骤11:地面节点接收端使用UCA天线完成解调:
[0043][0044]使用UCA天线完成解调的信号为
[0045]步骤12:对中每一列做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表示为:
[0046][0047]其中,
[0048]地面节点最后接收到的信号表示为矩阵形式:
[0049][0050]其中
[0051]步骤13:将并串转换,得到Y:
[0052][0053]步骤14:对Y做M

QAM解调,即得到发送比特信息。
[0054]有益效果
[005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多模态信号调制方法,有益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
[0056]第一方面在调制方式上采用了基于不同模态的OFDM调制方法,将信号从时间、频域增加了模态,在模态域通过每个模态的正交性进行调制,而OFDM通过频域正交性进行调制,两个传输域相互独立,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无人机集群的多模态信号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发射端使用UCA天线产生涡旋电磁波,每个UCA天线有N
t
个阵元,以发射端UCA天线的圆心为圆点,所在平面为z=0的平面,UCA阵元的半径为D,第n个天线阵元的相位为则第n个阵元的位置矢量为:步骤2:给每个阵元馈电电流密度大小为W的恒定电流,第n个阵元的电流分布为在空间任意一点处场强如下:其中,A
n
是天线阵元的幅度,|r

r
n
|表示观测点到第n个天线单元的距离,表示波数,为模态数,表示虚数单位,通过进一步化简,其中J
l
(
·
)表示l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r

为空间中任意一点到UCA阵列中心的距离;步骤3:无人机基站产生Kbit信息a[k],k=0,1,

,K

1;步骤4:第n根天线上的OFDM频域符号,子载波数为N
c
,对步骤3发送的信息进行M进制正交振幅调制,调制后信号为将进行串并转换,即构造一个N
t
×
N
c
矩阵:步骤5:对X做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得到
其中,步骤6:对步骤5所得通过无人机上的UCA天线调制后所得信号为:写成矩阵形式为:其中其中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茜尤倩孙文彬杨欣王伶宫延云谢坚汪跃先张兆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