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疫情防控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27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疫情防控服务机器人,涉及疫情防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呈圆桶状的机器人主体和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外周面上的承载盒,承载盒共设有三个并沿机器人主体边线呈等距圆周阵列分布,每个承载盒远离机器人主体竖直中心轴的一侧嵌设有一个交互显示屏,机器人主体顶面设置有调整清理机构,调整机构上设置有引流加液机构;调整清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杆、承载块、支撑条板、支撑圆环、支撑块、支撑杆以及清理棉辊;引流加液机构包括引流盒、引流管、复位弹簧、封堵胶条、定位轴套、压杆、压条、承载圆环、电动推杆以及承载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既提高了防控服务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病菌接触散播的风险,消毒处理高效省力的同时拆装维护方便。维护方便。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疫情防控服务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疫情防控
,特别涉及一种疫情防控服务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疫是对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统称,而急性传染病,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同时包括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
[0003]作为急性传染病之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由于疫情的爆发,且疫情所涉及到的人员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更多的区域和人员进行核酸和出行信息的监控排查,为了减少人体接触,基于疫情防控的机器人应用越发广泛。
[0004]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在应用到疫情防控时主要由信息处理主机和用于人员自行操作的触控显示屏为主体,人员借助记录有核酸和出行信息的二维码在显示屏上完成信息验证和查询工作,服务机器人在使用时是有次序地进行单人操作,操作效率低下,且人员依次在触控显示屏上触碰完成输入指令时不可避免地造成间接性肢体接触,病菌接触散播充分容易导致疫情传播风险的恶劣增长,单独安排人员消毒处理的话又增加了人力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疫情防控服务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市场上的机器人在应用到疫情防控时主要由信息处理主机和用于人员自行操作的触控显示屏为主体,人员借助记录有核酸和出行信息的二维码在显示屏上完成信息验证和查询工作,服务机器人在使用时是有次序地进行单人操作,操作效率低下,且人员依次在触控显示屏上触碰完成输入指令时不可避免地造成间接性肢体接触,病菌接触散播充分容易导致疫情传播风险的恶劣增长,单独安排人员消毒处理的话又增加了人力负担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疫情防控服务机器人,包括呈圆桶状的机器人主体和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外周面上的承载盒,所述承载盒共设有三个并沿机器人主体边线呈等距圆周阵列分布,每个所述承载盒远离机器人主体竖直中心轴的一侧嵌设有一个交互显示屏,所述机器人主体顶面设置有调整清理机构,所述调整机构上设置有引流加液机构;
[0007]所述调整清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杆、承载块、支撑条板、支撑圆环、支撑块、支撑杆以及清理棉辊,所述机器人主体顶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机器人主体外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与安装槽相互导通,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底面槽壁上,所述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承载块呈圆盘状并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条板活动设置在定位槽上且其一端与承载块外周面连接,所述支撑圆环内部中空并环绕设
置在机器人主体外周面上,且支撑圆环内壁与支撑条板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块一端与支撑圆环底面固定连接且其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杆一端活动延伸至定位孔内,所述清理棉辊套设在支撑杆中端外周面上并位于交互显示屏正上方,承载块和支撑条板分别可以在安装槽和定位槽上平移升降,支撑圆环内部主要放置有用酒精和氨酸钠配比的消毒水,支撑杆可以借助定位孔在支撑块上转动,一一设置在呈等距圆周阵列分布的承载盒上的三个交互显示屏可以使得三人为一批次在机器人主体上同时进行疫情防控信息验证和查询工作;
[0008]所述引流加液机构包括引流盒、引流管、复位弹簧、封堵胶条、定位轴套、压杆、压条、承载圆环、电动推杆、承载条板以及进液管,所述引流盒嵌设在支撑圆环内部底面,且引流盒的内部空间与支撑圆环的内部空间相互导通,所述引流管一端与引流盒底端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引流盒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引流管相导通的出液孔,所述引流管呈倾斜设置且其高度位置较低的一端朝向清理棉辊顶端外周面设置,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引流盒内部底面连接,所述封堵胶条位于引流盒内部且其底面与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轴套嵌设在支撑圆环顶面,所述压杆与定位轴套活动连接,所述压条固定设置在压杆活动延伸至支撑圆环内部的一端并位于封堵胶条正上方,所述承载圆环底面与压杆活动延伸至支撑圆环内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支撑圆环内壁上,所述承载条板一端与承载圆环内壁连接,所述承载条板底面与电动推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一端与支撑圆环顶端外周面连接,所述进液管另一端设置有管塞,所述进液管和压条均可以在引流盒内升降调整,压杆可以在定位轴套上升降。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条板共设有三个并沿支撑圆环边线呈等距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定位槽与支撑条板呈一一对应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圆环外周面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清理棉辊、支撑杆以及摄像头均与交互显示屏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块共设有六个并等分为三组,每个所述支撑杆上对应设置有一组支撑块。
[0011]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杆两端外周面上分别套设有一个限位胶套。
[0012]优选地,所述引流盒、封堵胶条、定位轴套、压杆、压条均与清理棉辊呈一一对应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共设有若干个并等分为三组,且位于同一引流盒上的各复位弹簧之间呈等距间隔排布,所述引流管共设有若干个并等分为三组,且位于同一引流盒上的各引流管之间呈等距间隔排布,每个所述引流管上对应设置有一组复位弹簧和一组引流管,所述出液孔与引流管呈一一对应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丝杆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圆盘,并限位圆盘位于机器人主体上方,所述机器人主体顶面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位于限位圆盘上方。
[0015]优选地,所述机器人主体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呈“凵”字形状的防撞护栏,所述防撞护栏与交互显示屏呈一一对应设置并位于交互显示屏正下方。
[0016]优选地,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面连接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底面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共设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呈圆桶状的机器人主体来作为承载主体,呈“凵”字形状的防
撞护栏避免交互显示屏与外界磕碰的同时可以对三个交互显示屏上进行操作的人员进行简单分隔,当一批次人员完成操作后,设置在安装槽底面槽壁上的驱动电机运作可以控制丝杆正反转动,与丝杆螺纹连接并呈圆盘状的承载块受力作用在安装槽上升降调整时,支撑条板可以在定位槽上升降调整来带动支撑圆环在机器人主体外周面上升降调整,当支撑圆环升降调整时,支撑杆可以借助定位孔在支撑块上转动来帮助清理棉辊贴紧交互显示屏表面滚动进行反复清扫,通过进液管向支撑圆环内部存入消毒水后,通过电动推杆运作收缩,承载条板带动承载圆环下降调整时,设置在承载圆环底面的压杆被推动可以在定位轴套的引导下将压条下放到引流盒内,压条对引流盒内的封堵胶条进行推动使其下移到出液孔下方,复位弹簧随之压缩后,消毒水失去阻碍即可借助出液孔流出并被倾斜设置的引流管引导滴流到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疫情防控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桶状的机器人主体(1)和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外周面上的承载盒(2),所述承载盒(2)共设有三个并沿机器人主体(1)边线呈等距圆周阵列分布,每个所述承载盒(2)远离机器人主体(1)竖直中心轴的一侧嵌设有一个交互显示屏(3),所述机器人主体(1)顶面设置有调整清理机构,所述调整机构上设置有引流加液机构;所述调整清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丝杆(5)、承载块(6)、支撑条板(7)、支撑圆环(8)、支撑块(9)、支撑杆(10)以及清理棉辊(11),所述机器人主体(1)顶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机器人主体(1)外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与安装槽相互导通,所述驱动电机(4)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底面槽壁上,所述丝杆(5)一端与驱动电机(4)输出端连接,所述承载块(6)呈圆盘状并与丝杆(5)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条板(7)活动设置在定位槽上且其一端与承载块(6)外周面连接,所述支撑圆环(8)内部中空并环绕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外周面上,且支撑圆环(8)内壁与支撑条板(7)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块(9)一端与支撑圆环(8)底面固定连接且其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杆(10)一端活动延伸至定位孔内,所述清理棉辊(11)套设在支撑杆(10)中端外周面上并位于交互显示屏(3)正上方;所述引流加液机构包括引流盒(12)、引流管(13)、复位弹簧(14)、封堵胶条(15)、定位轴套(16)、压杆(17)、压条(18)、承载圆环(19)、电动推杆(20)、承载条板(21)以及进液管(29),所述引流盒(12)嵌设在支撑圆环(8)内部底面,且引流盒(12)的内部空间与支撑圆环(8)的内部空间相互导通,所述引流管(13)一端与引流盒(12)底端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引流盒(12)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引流管(13)相导通的出液孔,所述引流管(13)呈倾斜设置且其高度位置较低的一端朝向清理棉辊(11)顶端外周面设置,所述复位弹簧(14)一端与引流盒(12)内部底面连接,所述封堵胶条(15)位于引流盒(12)内部且其底面与复位弹簧(14)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轴套(16)嵌设在支撑圆环(8)顶面,所述压杆(17)与定位轴套(16)活动连接,所述压条(18)固定设置在压杆(17)活动延伸至支撑圆环(8)内部的一端并位于封堵胶条(15)正上方,所述承载圆环(19)底面与压杆(17)活动延伸至支撑圆环(8)内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0)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东卓海林王天渤马春光郭卓雅卓珈仪马思成侯艳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百世维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