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4414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中,化合物I和II合计含量75~84%,回收率为0.15~0.21%,这是首次从马齿苋中分离提取获得这两个内酰胺类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具有治疗缓解肺动脉高压活性,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设备投资少、产品可用于普通食品中等优势;用于普通食品中等优势;用于普通食品中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五行草、长命菜、瓜子菜;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马齿苋全草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性寒味酸,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之功效,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应用最广泛的药食两用植物之一。马齿苋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多个国家被作为民间药物使用,常用来治疗糖尿病、肠胃疾病和促进伤口愈合等疾病
[0003]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患病后如不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确诊后年内死于右心衰竭,被称为心血管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西医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多以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一氧化氮、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环素类药物等为主。但这些药物要么有强烈副作用,要么治疗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探究中药活性成分为预防以及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前期研究表明,马齿苋中两个内酰胺成分具有较好的预防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能够改善野百合碱诱导建立的大鼠模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对肺血管的舒张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活性的马齿苋内酰胺成分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007](1)新鲜马齿苋清洗、烘干后粉碎过筛(20目),得到马齿苋粉末,再用乙醇浸提,得到浸膏;
[0008]具体的,所述乙醇浸提的方法为:将马齿苋粉末与乙醇以质量比1:7~9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浸泡1~3h,然后升温至70~100℃回流浸提0.5~3h,之后冷却至30~50℃,过滤,滤液即为马齿苋醇提物,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味,获得浸膏;
[0009](2)将步骤(1)所得浸膏用水分散,加入壳聚糖,在室温下搅拌2~6h,然后离心,弃去沉淀,获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萃取剂得到混合液,在50~80℃下搅拌30~90min进行萃取,之后冷却至30~40℃,静置分层,获得上层萃取液和下层萃余液,将上层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马齿苋粗提液;
[0010]优选将浸膏用20~30倍体积的水分散;
[0011]优选壳聚糖的加入量为马齿苋粉末质量的1/200~1/300,壳聚糖用来脱除提取物中多酚等其他杂质;
[0012]所述离心的条件为:5000~10000rpm,于20℃离心5~10min;
[0013]所述萃取剂由有机溶剂A和有机溶剂B以体积比为500:0.5~5混合组成,其中,有机溶剂A为乙酸乙酯与正丁醇体积比1~3:1的混合液;有机溶剂B为乙酸;所述“有机溶剂A”、“有机溶剂B”没有特殊的含义,标记为“A”、“B”只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有机溶剂;优选萃取剂的体积为浸膏的10~20倍;
[0014]优选将上层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混合液体积的0.02~0.05倍;
[0015](3)将步骤(2)所得马齿苋粗提液以0.02~0.08BV/min的速度加入装有聚乙烯聚吡咯烷酮的层析柱,先用2~5BV的蒸馏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再以3~5BV体积浓度70~8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获得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
[0016]优选的柱层析操作为:将步骤(2)所得马齿苋粗提液以0.03~0.05BV/min的速度加入装有聚乙烯聚吡咯烷酮的层析柱,先用2~4BV的蒸馏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再以3~4BV体积浓度70~8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获得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
[0017]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中,主要含有以下式I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
[0018][0019]COMPOUND I R=H
[0020]COMPOUND II R=OCH3[0021]两个化合物I和II合计占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总质量的75%以上。
[002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24](1)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中,化合物I和II合计含量75~84%,回收率为0.15~0.21%;这是首次从马齿苋中分离提取获得这两个内酰胺类成分。
[0025](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具有治疗缓解肺动脉高压活性。
[0026](3)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设备投资少、产品可用于普通食品中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27]图1实施例1制备的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液相色谱图。
[0028]图2实施例2中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
[0029]图3实施例2中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31]实施例1
[0032]称取500g粉碎至20目的马齿苋粉末于圆底烧瓶中,加入4L 75%乙醇,室温(25℃)搅拌浸泡3小时,然后在100℃下加热回流浸提3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30℃,过滤,取滤液即得马齿苋醇提物,于旋转蒸发(0.09MPa,60℃)中减压浓缩至100mL;将浓缩物用2L水分散,然后加入2g壳聚糖,室温下搅拌3小时,然后在20℃下,以每分钟5000转高速离心5分钟除沉淀,获得上清液;取上清液移入圆底瓶中,在圆底瓶中加入0.8L乙酸乙酯,0.7L正丁醇和2mL乙酸制成混合液,将混合液在70℃下搅拌萃取60分钟后冷却至40℃,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30分钟进行分层,获得上层萃取液和下层萃余液;上层萃取液在旋转蒸发仪(0.09MPa,55℃)上减压浓缩至100ml,得马齿苋粗提液。
[0033]将马齿苋粗提液按0.022BV/min流速加入装有350ml聚乙烯聚吡咯烷酮色谱柱(3.0cm
×
180cm)上进行吸附,上样完后,用2.5BV蒸馏水进行洗脱,除去糖份和蛋白类成分,再用4.5BV体积浓度80%乙醇水溶液洗脱马齿苋内酰胺类成分,收集这部分洗脱液,将洗脱液在旋转蒸发仪(0.09MPa,60℃)上减压浓缩至含水量小于5%,得到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约1.1g。液相分析测得马齿苋内酰胺(I和II)总含量80.1%。
[0034]液相条件:Eclipse SB

C8色谱柱(4.6mm
×
250mm,5μm);流动相混合溶剂A(乙腈)和溶剂B(0.01%三氟乙酸水,v/v)梯度洗脱条件:40

100%A(0

10min),100

40%A(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新鲜马齿苋清洗、烘干后粉碎过筛,得到马齿苋粉末,再用乙醇浸提,得到浸膏;(2)将步骤(1)所得浸膏用水分散,加入壳聚糖,在室温下搅拌2~6h,然后离心,弃去沉淀,获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萃取剂得到混合液,在50~80℃下搅拌30~90min进行萃取,之后冷却至30~40℃,静置分层,获得上层萃取液和下层萃余液,将上层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马齿苋粗提液;所述萃取剂由有机溶剂A和有机溶剂B以体积比为500:0.5~5混合组成,其中,有机溶剂A为乙酸乙酯与正丁醇体积比1~3:1的混合液;有机溶剂B为乙酸;(3)将步骤(2)所得马齿苋粗提液以0.02~0.08BV/min的速度加入装有聚乙烯聚吡咯烷酮的层析柱,先用2~5BV的蒸馏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再以3~5BV体积浓度70~8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获得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齿苋内酰胺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乙醇浸提的方法为:将马齿苋粉末与乙醇以质量比1:7~9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浸泡1~3h,然后升温至70~100℃回流浸提0.5~3h,之后冷却至30~50℃,过滤,滤液即为马齿苋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汲维维钱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