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67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包括反渗透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反渗透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外壳体内壁设置有安装台阶,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体、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板体置于外壳体内部,所述密封板体圆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一侧开设有活动仓,所述密封板体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置于在安装槽内部,在原有密封效果的基础上,在密封板平面与膜壳间加装一道T型密封圈,形成双密封,提升密封板的密封效果,不但可以提升膜壳密封板的密封效果,同时还可以对现有机架密封板漏水进行渗漏治理,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可以减少因漏水造成的设备污渍及机架锈蚀。蚀。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用密封板
,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国家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视及水处理技术的提升,反渗透水处理得到了快速的推广,甚至在居民家庭中也有了反渗透水处理踪迹,如直饮水、五级精滤净水机等,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反渗透处理水更是被广泛应用,且已有近20年的使用时间。在反渗透处理水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膜壳与密封板接触面渗漏现象,尤其是在水温较低时,渗漏现象会更严重,造成水资源浪费及卫生环境变差。通常使用的膜壳密封板只有一条密封圈,受密封圈老化而导致的橡胶弹性降低、接触面结垢及水温变化产生的热胀冷缩影响,导致密封板出现漏水现象越来越频繁。如图1所示,单个的密封圈在受到高压水流的时候会发生变形,容易导致装置漏水,同时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密封圈为了能与管体内壁接触紧密,密封圈尺寸与管体内壁很接近,但管体往往尺寸较长,安装时需要将密封机构逐渐滑入管内,而紧密配合的密封圈就会与管内壁造成摩擦,增加安装的困难,在安装时密封圈与管体内壁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容易使得密封圈发生变形,即使装置安装到位,密封圈仍有可能处于变形状态,增加装置漏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包括反渗透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反渗透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外壳体内壁设置有安装台阶,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体、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板体置于外壳体内部,所述密封板体圆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一侧开设有活动仓,所述密封板体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置于在安装槽内部,且所述第一密封圈贯穿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外表面与外壳体内壁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在外壳体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截面呈T型,所述第二密封圈一侧表面与安装台阶表面接触。
[0005]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一端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截面呈梯形,所述限位头置于限位槽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体内部均匀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两端分别置于限位槽和活动仓内部。
[0007]优选的,多个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密封板体内部,所述滑杆一端设置有调整锥头。
[0008]优选的,所述调整锥头表面与第一密封圈下表面接触,所述滑杆背离调整锥头的一端与限位头端部表面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体背离第二密封圈的一端设置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密封板体靠近支撑板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头和第二密封圈一体成型,且限位头和第二密封圈为橡胶材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在原有密封效果的基础上,增加一道密封圈,大大提升密封板的密封(止水)效果,可有效降低反渗透机架漏水现象的发生,在密封板平面与膜壳间加装一道T型密封圈,形成双密封,提升密封板的密封效果,不但可以提升膜壳密封板的密封效果,同时还可以对现有机架密封板漏水进行渗漏治理,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可以减少因漏水造成的设备污渍及机架锈蚀,增加的T型密封圈设置有限位头可防止在拆卸的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同时利用安装时对T型密封圈的加压来增加对原有密封圈的加压,使其在安装过后密封效果增加。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现有技术纵向剖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区放大图。
[0015]图中:1、反渗透机构;101、外壳体;102、安装台阶;2、密封机构;201、密封板体;202、支撑板;203、外螺纹;204、安装槽; 205、活动仓;206、第一密封圈;207、限位槽;208、第二密封圈; 209、限位头;210、滑杆;211、调整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包括反渗透机构1和密封机构2,反渗透机构1包括外壳体101,外壳体101内部中空,外壳体101内壁设置有安装台阶102,密封机构2包括密封板体201、第一密封圈206和第二密封圈208,密封板体201置于外壳体101内部,密封板体201圆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04,安装槽204内部一侧开设有活动仓205,密封板体201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07,第一密封圈206置于在安装槽204内部,且第一密封圈206贯穿安装槽204,第一密封圈206外表面与外壳体 101内壁表面接触,第二密封圈208安装在外壳体101一侧,第二密封圈208截面呈T型,第二密封圈208一侧表面与安装台阶102表面接触。
[0018]为了保证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第二密封圈208不会发生脱离,可以与装置配合紧密,本实施了中,优选的,第二密封圈208一端设置有限位头209,限位头209截面呈梯形,限位头209置于限位槽207 内部。
[0019]为了通过第二密封圈208的挤压带动限位头209移动继而通过限位头209带动滑杆210发生移动使其对第一密封圈206造成挤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板体201内部均匀安装有滑杆210,滑杆210 两端分别置于限位槽207和活动仓205内部。
[0020]通过调整锥头211的移动来控制对第一密封圈206的挤压力度,继而通知第一密封圈206与外壳体101内壁配合的紧密程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多个滑杆210滑动安装在密封板体201内部,滑杆210一端设置有调整锥头211,调整锥头211表面与第一密封圈206 下表面接触,滑杆210背离调整锥头211的一端与限位头209端部表面接触。
[0021]为了方便对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中,优选的,密封板体 201背离第二密封圈
208的一端设置设置有支撑板202,密封板体201 靠近支撑板20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外螺纹203。
[0022]为了保证限位头209和第二密封圈208的稳定,同时限位头209 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发生变形,以保证限位头209可以进入到限位槽 207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头209和第二密封圈208一体成型,且限位头209和第二密封圈208为橡胶材质。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技术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然后就可以使用了,在安装时可以通过专业的工具与外螺纹203表面进行旋合,然后先将第二密封圈208安装到位,通过人工挤压限位头209使得限位头209发生变形后置于限位槽207内部,此时第二密封圈208背离限位头209 的一端置于密封板体201外侧,并与安装台阶102侧面紧密接触,然后将第一密封圈206置于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包括反渗透机构(1)和密封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机构(1)包括外壳体(101),所述外壳体(101)内部中空,所述外壳体(101)内壁设置有安装台阶(102),所述密封机构(2)包括密封板体(201)、第一密封圈(206)和第二密封圈(208),所述密封板体(201)置于外壳体(101)内部,所述密封板体(201)圆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04),所述安装槽(204)内部一侧开设有活动仓(205),所述密封板体(201)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07),所述第一密封圈(206)置于在安装槽(204)内部,且所述第一密封圈(206)贯穿安装槽(204),所述第一密封圈(206)外表面与外壳体(101)内壁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圈(208)安装在外壳体(101)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208)截面呈T型,所述第二密封圈(208)一侧表面与安装台阶(102)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壳密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208)一端设置有限位头(209),所述限位头(209)截面呈梯形,所述限位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徐虹郑树盛刘高飞曹芳刘敏黄蕾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