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递释药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59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鼻递释药液装置,包括:入鼻装置、定位装置、定量雾化装置和驱动装置;入鼻装置包括入鼻部分、进药部分和定位安装部分,定位安装部分连接在入鼻部分和进药部分之间;定位安装部分沿入鼻装置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安装位置,定位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安装位置上,与鼻孔形成限制入鼻部分进入鼻腔深度的限位结构;雾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进药部分,驱动装置与雾化装置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装置调节入鼻部分伸入鼻腔内部的深度,能够对探入鼻腔内深度置进行精准定位,将药液准确的递送到鼻腔的嗅区位置,提高药物吸收率。通过定量雾化装置能够实现药量的精准输出,避免用药过量或者过少的情况。用药过量或者过少的情况。用药过量或者过少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鼻递释药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经鼻递释药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过鼻粘膜给药已被认为是一种药物能被快速高效吸收的给药方式,鼻粘膜细胞上有很多微细绒毛,因此大大增加了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粘膜细胞下有着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药物通过粘膜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此外,鼻腔内酶的代谢作用远远小于胃肠道,因此,鼻腔给药系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从动力学来看,鼻腔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因为三个用药不同的过程(药物沉积、药物清除及药物吸收)均在鼻腔内完成。药物从鼻嗅区吸收,为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给药途径。另外,疫苗的鼻腔给药在疗效及患者接受性上同样是非常吸引人的。因此,通过鼻腔送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递送位置准确性的装置。
[0004]常见的鼻腔给药装置如图1所示,使用者直接将喷嘴放入鼻腔,由于使用者通常对于鼻腔所需用药的位置并不了解,认为只需将药物送入即可,即使是专业的医务人员协助操作,也只能凭借其自身的经验进行预估,难以保证送药位置的准确性,吸收效率也相对较低,同时,手动按压式的输送方式导致药液释放量重复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经鼻递释药液装置。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经鼻递释药液装置,包括:入鼻装置2、定位装置1、定量雾化装置3和驱动装置4;
[0007]所述入鼻装置2包括入鼻部分21、进药部分22和定位安装部分23,所述定位安装部分23连接在所述入鼻部分21和所述进药部分22之间;
[0008]所述定位安装部分23沿所述入鼻装置2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安装位置,所述定位装置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位置上,与鼻孔形成限制所述入鼻部分21进入鼻腔深度的限位结构;
[0009]所述雾化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进药部分22,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雾化装置3驱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安装位置包括环形凹槽,所述定位装置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0011]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1包括中部弯曲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两端向外延伸,所述定位装置1的长度大于鼻孔的直径。
[0012]优选地,所述入鼻部分21的形状与鼻腔内部空间相适配。
[0013]优选地,所述定量雾化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药瓶接口,药瓶的瓶口能够朝下倒装在所述药瓶接口中。
[0014]优选地,所述定量雾化装置3包括雾化片,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雾化片振动。
[0015]优选地,所述入鼻部分21为弧形圆管结构。
[0016]优选地,所述入鼻部分21的端面呈弧面。
[0017]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4上设置有驱动开关。
[0018]优选地,所述进药部分22呈直径逐渐递减的漏斗状,直径小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安装部分23。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定位装置调节入鼻部分伸入鼻腔内部的深度,能够对探入鼻腔内深度置进行精准定位,将药液准确的递送到鼻腔的嗅区位置,提高药物吸收率。
[0021]本技术通过定量雾化装置能够实现药量的精准输出,避免用药过量或者过少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鼻腔送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经鼻递释药液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3为入鼻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4为入鼻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经鼻递释药液装置,包括:入鼻装置2、定位装置1、定量雾化装置3和驱动装置4。入鼻装置2的前端用于探入鼻腔内部送药,后端用于连接定量雾化装置3的输出端,获取输药装置输送的药液,入鼻装置2和定位装置1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输药管路。入鼻部分21的形状与鼻腔内部空间相适配,避免入鼻部分21的外壁触碰损伤鼻腔内壁,同时保证递送药液位置指向鼻腔嗅区。驱动装置4与雾化装置3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定量雾化装置3工作,定量雾化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药瓶接口,药瓶5的瓶口能够朝下倒装在药瓶接口中,药液通过自身重力进入定量雾化装置3内的腔体。
[0029]如图3所示,入鼻装置2包括入鼻部分21、进药部分22和定位安装部分23,定位安装部分23连接在入鼻部分21和进药部分22之间。入鼻部分21是用于探入鼻腔内部送药的部分,进药部分22是用于安装连接输药装置的部分。其中,入鼻部分21采用食品级安全材质的柔性材料,同时,入鼻部分21为弧形圆管结构,入鼻部分21的端面呈弧面,从而保证进入鼻腔后的卫生和避免戳伤。进药部分22呈直径逐渐递减的漏斗状,直径小的一端连接定位安装部分23,直径大的一端连接输药装置,向进药部分22输入药液,从而使输出的药液具有一定的距离。
[0030]如图4所示,定位安装部分23包括沿入鼻装置2的轴向设置的多个安装位置,定位
装置1可拆卸安装在安装位置上,与鼻孔形成限制入鼻部分21进入鼻腔深度的限位结构。安装位置为环形凹槽,定位装置1部分连接在环形凹槽内,向环形凹槽外部延伸。定位装置1呈中部弯曲的条形结构,弯曲部分的尺寸和形状与凹槽相适配,能够过盈卡接在凹槽内,条形结构的长度大于鼻孔的直径。
[0031]定量雾化装置3采用市购的定量雾化器,通常为超声波雾化原理,内部包括雾化片,雾化片通过驱动装置4来驱动其振动,从而实现药液雾化。驱动装置4上设置有驱动开关,使用者通过按动驱动开关来控制驱动装置4工作。
[0032]上述经鼻递释药液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3]步骤1:使用内窥镜探测目标的鼻腔嗅区深度。
[0034]步骤2:将药瓶插入定量雾化装置3顶部的药瓶接口,使药液进入定量雾化装置3内。
[0035]步骤3:将定位装置1按压固定在对应的定位安装部分23的凹槽内,使入鼻部分21的端部至定位装置1的长度等于测得的鼻腔嗅区深度。
[0036]步骤4:将入鼻部分21伸入目标鼻腔,直至定位装置1限位在鼻孔处。
[0037]步骤5:启动驱动装置4,向鼻腔嗅区递送药液。
[00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鼻递释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鼻装置(2)、定位装置(1)、定量雾化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入鼻装置(2)包括入鼻部分(21)、进药部分(22)和定位安装部分(23),所述定位安装部分(23)连接在所述入鼻部分(21)和所述进药部分(22)之间;所述定位安装部分(23)沿所述入鼻装置(2)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安装位置,所述定位装置(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位置上,与鼻孔形成限制所述入鼻部分(21)进入鼻腔深度的限位结构;所述雾化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进药部分(22),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雾化装置(3)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递释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置包括环形凹槽,所述定位装置(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递释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包括中部弯曲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两端向外延伸,所述定位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怡陈柱佗
申请(专利权)人:纳索菲德上海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