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I晶圆及SOI晶圆中TSV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325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OI晶圆及SOI晶圆中TSV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外延结构,所述外延结构包括依次叠设的衬底、绝缘层和外延层,在所述外延层表面的第一区域加工形成第一孔洞;在所述第一孔洞内设置与绝缘层材质相同的绝缘填充层;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二区域加工形成第三孔洞;在所述第三孔洞的侧壁依次形成氧化层和扩散阻挡层;在所述第三孔洞内填充导电材料,除去部分所述衬底,以暴露所述导电材料,从而形成TSV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OI晶圆的TSV制作方法,工艺简单,可兼容现有的硅制造工艺,能够非常方便的制造高质量的TSV通孔。TSV通孔。TSV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OI晶圆及SOI晶圆中TSV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SV的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SOI晶圆及SOI晶圆中TSV的制作方法,属于半导体


技术介绍

[0002]图1a和图1b是传统SOI的TSV蚀刻剖面示意图,其中,1是硅衬底、2是绝缘层二氧化硅、3是外延硅层、6是蚀刻外延硅、绝缘层二氧化硅和衬底硅后形成的孔洞,61是刻蚀过程中由于刻蚀负载效应导致通孔的缺口(notching effect)。传统SOI的TSV工艺在蚀刻通孔时穿过硅外延层、绝缘层和硅衬底,负载效应以及不同的蚀刻选择比会影响通孔的形貌,如一致性和均匀性等,降低器件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并且,交替刻蚀硅外延层、绝缘层和硅衬底还会导致不同材料界面处的缺口,如图1a中的缺口61,对于三层结构来说,严重的缺口会导致侧壁绝缘层和扩散阻挡层沉积不顺畅,引发TSV的侧壁漏电以及电迁移问题,进而降低TSV通孔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另外,对于高频应用,任何的形貌异常会导致高频反射,从而寄生的电感增加,器件的高频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OI晶圆中TSV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提供外延结构,所述外延结构包括依次叠设的衬底、绝缘层和外延层,其中,所述衬底和外延层的材质与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不同;2)在所述外延层表面的第一区域加工形成第一孔洞,并使所述绝缘层自所述第一孔洞内露出;3)在所述第一孔洞内设置与绝缘层材质相同的绝缘填充层,所述绝缘填充层的顶部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孔洞内,或者,所述绝缘填充层的顶部表面与外延层的表面齐平或高于外延层表面;4)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二区域加工形成第三孔洞,并使第三孔洞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绝缘填充层、绝缘层并延伸至所述衬底内,其中,所述外延层与所述第三孔洞之间余留有所述的绝缘填充层;5)在所述第三孔洞的侧壁依次形成氧化层和扩散阻挡层;6)在所述第三孔洞内填充导电材料,除去部分所述衬底,以暴露所述导电材料,从而形成TSV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在所述外延层的表面设置第一掩模,对未被第一掩模覆盖的第一区域进行刻蚀,并以绝缘层作为刻蚀阻挡层,使刻蚀至绝缘层时停止,从而在所述外延层内形成所述第一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在所述外延层的表面设置第二掩膜,对未被第二掩膜覆盖的第二区域进行刻蚀,以除去位于第二区域的绝缘填充层、绝缘层和部分衬底,从而形成第三孔洞,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三孔洞的正投影全部位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正投影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在所述外延层的表面设置第二掩膜,对未被第二掩膜覆盖的第二区域进行刻蚀,并以绝缘层作为刻蚀阻挡层,使刻蚀至衬底时停止,从而形成第二孔洞,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孔洞的正投影全部位于所述第一孔洞的正投影内,所述外延层与所述第二孔洞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虎黄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