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08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空腔和料斗,所述空腔一侧连通有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内部均设有活塞,所述空腔另一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活塞移动,将空腔内的混凝土吸入第二活塞筒内,通过摆动机构带动连接筒由与第一活塞筒连通转动至与第二活塞筒连通,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活塞筒内的活塞移动,将第二活塞筒内的混凝土推出,通过连接筒并最终由出料口出料,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混凝土的输送,避免了人力进行输送,运输效率较高,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劳动强度。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0003]现有的混凝土输送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型施工现场,例如高楼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等等,究其原因在于,结构原理复杂、制造成本高昂、液压系统的检修维护困难、难以普及应用于小型施工现场,例如农村自建房、畜牧农舍施工等,在小型施工现场混凝土的主要通过人力进行输送,费时费力,运输效率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为此,提出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便于普及应用于至小型施工现场的小型混凝土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端设有滚轮,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空腔和料斗,所述料斗与空腔之间通过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有绞龙,所述空腔一侧连通有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内部均设有活塞,所述空腔另一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连接筒另一端与第一活塞筒以及第二活塞筒相配合,所述连接筒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套筒,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出料口的轴心相互重合,所述支撑架设有带动两个活塞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与套筒相配合的摆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架下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支撑架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臂,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转轴一端与第一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臂,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臂,所述支撑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塞筒以及第二活塞筒内的活塞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臂,两个所述第六连接臂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分别与第四连接臂以及第五连接臂远离第三连接臂一端转动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架上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一端延伸至套筒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同轴设
置的圆筒,所述套筒侧表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圆筒侧表壁上开设有第一横槽、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和第二横槽,所述第一横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通槽延伸至套筒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传动轮与驱动电机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支撑架下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与皮带相配合的通道,所述驱动机构与套筒的外部设有防护罩。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分别设置在圆筒侧表壁的两端,且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分别位于第二传动轮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横槽一端和第二横槽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槽连通,所述第一横槽另一端和第二横槽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槽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通槽、第一连接槽以及第二连接槽均为倾斜设置,且通槽与第一连接槽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关于圆筒轴心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空腔内侧壁上开设有与连接筒相配合的凹槽。
[0012]优选地,所述套筒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筒同步转动的指示块。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通过设有料仓和绞龙,将料仓内的混凝土通过绞龙输送至空腔内,再通过驱动机构与摆动机构相配合,首先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活塞移动,将空腔内的混凝土吸入第二活塞筒内,再通过摆动机构带动连接筒由与第一活塞筒连通转动至与第二活塞筒连通,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活塞筒内的活塞移动,将第二活塞筒内的混凝土推出,通过连接筒并最终由出料口出料,同时第一活塞筒内的活塞被拉回,将空腔内的混凝土吸入第一活塞筒内,再由摆动机构带动连接筒与第一活塞筒连通,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混凝土的输送,避免了人力进行输送,省时省力,运输效率较高,同时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4]2、本申请通过设置有指示块,指示块通过套筒以及第一连接杆与连接筒同步摆动,使得当摆动机构带动连接筒摆动时,指示块的位置随之改变,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连接筒的运转情况,当连接筒发生故障时,指示块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对现场情况作出判断,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罩以及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与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摆动机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摆动机构局部结构另一角度爆炸图。
[0016]图例说明:
1、支撑架;2、滚轮;3、防护罩;4、空腔;5、料斗;6、筒体;7、出料口;8、连接筒;9、第一连接杆;10、套筒;11、第一活塞筒;12、第二活塞筒;13、支撑台;14、驱动电机;15、第一连接臂;16、第二连接臂;17、支撑轴;18、第三连接臂;19、第四连接臂;20、转轴;21、第五连接臂;22、第一固定架;23、第二连接杆;24、第六连接臂;25、转动座;26、第二固定架;27、第一锥齿轮;28、第二锥齿轮;29、传动杆;30、第一传动轮;31、第三固定架;32、第二传动轮;33、圆筒;34、皮带;35、指示块;36、通槽;37、滑杆;38、限位块;39、第一横槽;40、第一连接槽;41、第二连接槽;42、第二横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下端设有滚轮(2),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空腔(4)和料斗(5),所述料斗(5)与空腔(4)之间通过筒体(6)连接,所述筒体(6)内部设有绞龙,所述空腔(4)一侧连通有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2),所述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2)内部均设有活塞,所述空腔(4)另一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筒(8),所述连接筒(8)一端延伸至空腔(4)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出料口(7),所述连接筒(8)另一端与第一活塞筒(11)以及第二活塞筒(12)相配合,所述连接筒(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一端延伸至空腔(4)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套筒(10),所述第一连接杆(9)与出料口(7)的轴心相互重合,所述支撑架(1)设有带动两个活塞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与套筒(10)相配合的摆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架(1)下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台(13),所述支撑台(13)上设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延伸至支撑架(1)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臂(15),所述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7),所述支撑轴(17)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臂(18),所述第三连接臂(18)一端通过转轴(20)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臂(16),所述第二连接臂(16)远离转轴(20)一端与第一连接臂(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18)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臂(19),所述转轴(20)上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臂(21),所述支撑架(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架(2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22)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3),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3)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塞筒(11)以及第二活塞筒(12)内的活塞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3)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臂(24),两个所述第六连接臂(24)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25),两个所述转动座(25)分别与第四连接臂(19)以及第五连接臂(21)远离第三连接臂(18)一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架(1)上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架(31),所述第三固定架(3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32),所述第二传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云青张宏图朱华峰周海东戴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