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00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顶轴下端固接一块圆板,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顶轴上端固接,搅拌桶内部上侧固接一个托住圆板的定位环形板,圆板下端面处固接有呈环形分布的短轴,每根短轴下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一个辅助轮,每个辅助轮下端面中心处均竖直固接一根毛刷安装杆,毛刷安装杆外周面上粘接有毛刷层,进水管伸入搅拌桶内部与环形水管连接,环形水管外周面下侧均匀安装有喷头,搅拌桶底部竖直连接一根下料管,下料管上安装一个下料阀,置于下料阀阀前的下料管上连接一根斜管,斜管上安装一个控制阀,附着物接料箱置于斜管竖直段下方,附着物接料箱内部水平安装一个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冷却效果好的优点。冷却效果好的优点。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应用于碳酸甲乙酯生产


技术介绍

[0002]碳酸甲乙酯别名碳酸乙基甲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用于有机合成,是 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溶剂。碳酸甲乙酯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按易燃化学品规定储运。碳酸甲乙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合装置,将原料以及催化剂加入至混合装置中,对其进行搅拌混料,在搅拌过程中,扬起的原料会吸附在混合装置的内壁上,传统的混合装置不便于对其进行清洗,会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的情况,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本申请具有节约资源、清洗方便的优点。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顶轴、圆板、电机、定位环形板、搅拌轴、搅拌杆、短轴、辅助轮、毛刷安装杆、毛刷层、环形水管、进水管、喷头、下料管、斜管、附着物接料箱,所述搅拌桶由上侧的圆柱部以及下侧的圆台段组成,所述搅拌桶底部均匀固接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搅拌桶内部顶壁中心处竖直转动安装一根顶轴,所述顶轴下端固接一块圆板,所述圆板外径与搅拌桶内径一致且两者同心设置,所述电机装配在搅拌桶上端面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顶轴上端固接,所述搅拌桶内部上侧固接一个托住圆板的定位环形板,所述定位环形板外壁与搅拌桶内壁固接,所述圆板下端面中心处竖直固接一根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接一排搅拌杆,所述圆板下端面处固接有呈环形分布的短轴,每根短轴下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一个辅助轮,所述辅助轮外周面与搅拌桶内壁相切,每个辅助轮下端面中心处均竖直固接一根毛刷安装杆,所述毛刷安装杆外周面上粘接有毛刷层,置于辅助轮与毛刷层之间的搅拌桶内壁上固接一根环形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搅拌桶内部与环形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伸出搅拌桶的一端与外接冲洗水泵出口连接,所述环形水管外周面下侧均匀安装有喷头,所述搅拌桶底部竖直连接一根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安装一个下料阀,置于下料阀阀前的下料管上连接一根斜管,所述斜管上安装一个控制阀,所述斜管设有竖直段,所述附着物接料箱置于斜管竖直段下方,所述附着物接料箱内部水平安装一个过滤网。
[0005]所述搅拌桶外侧设置一个加料斗,所述加料斗与搅拌桶之间通过加料管连接,所述加料管与搅拌桶的连接处置于环形水管下方。
[0006]所述圆板下方的短轴数目为3~5根。
[0007]所述附着物接料箱底部一侧连接一根排水管。
[0008]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09]1、节约资源;
[0010]2、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中圆板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

搅拌桶;2

顶轴;3

圆板;4

电机;5

定位环形板;6

搅拌轴;7

搅拌杆;8

短轴;9

辅助轮;10

毛刷安装杆;11

毛刷层;12

环形水管;13

进水管;14

喷头;15

下料管;16

斜管;17

附着物接料箱;101

支撑杆;102

加料斗;151

下料阀;161

控制阀;171

过滤网;1021

加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1、顶轴2、圆板3、电机4、定位环形板5、搅拌轴6、搅拌杆7、短轴8、辅助轮9、毛刷安装杆10、毛刷层11、环形水管12、进水管13、喷头14、下料管15、斜管16、附着物接料箱17,所述搅拌桶1由上侧的圆柱部以及下侧的圆台段组成,所述搅拌桶1底部均匀固接有若干支撑杆101,所述搅拌桶1内部顶壁中心处竖直转动安装一根顶轴2,所述顶轴2下端固接一块圆板3,所述圆板3外径与搅拌桶1内径一致且两者同心设置,所述电机4装配在搅拌桶1上端面中心,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与顶轴2上端固接,所述搅拌桶1内部上侧固接一个托住圆板3的定位环形板5,所述定位环形板5外壁与搅拌桶1内壁固接,所述圆板3下端面中心处竖直固接一根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外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接一排搅拌杆7,所述圆板3下端面处固接有呈环形分布的短轴8,每根短轴8下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一个辅助轮9,所述辅助轮9外周面与搅拌桶1内壁相切,每个辅助轮9下端面中心处均竖直固接一根毛刷安装杆10,所述毛刷安装杆10外周面上粘接有毛刷层11,置于辅助轮9与毛刷层11之间的搅拌桶1内壁上固接一根环形水管12,所述进水管13伸入搅拌桶1内部与环形水管12连接,所述进水管13伸出搅拌桶1的一端与外接冲洗水泵出口连接,所述环形水管12外周面下侧均匀安装有喷头14,所述搅拌桶1底部竖直连接一根下料管15,所述下料管15上安装一个下料阀151,置于下料阀151阀前的下料管15上连接一根斜管16,所述斜管16上安装一个控制阀161,所述斜管16设有竖直段,所述附着物接料箱17置于斜管16竖直段下方,所述附着物接料箱17内部水平安装一个过滤网171。
[0015]所述搅拌桶1外侧设置一个加料斗102,所述加料斗102与搅拌桶1之间通过加料管1021连接,所述加料管102与搅拌桶1的连接处置于环形水管12下方。
[0016]所述圆板3下方的短轴8数目为3~5根。
[0017]所述附着物接料箱17底部一侧连接一根排水管(图中未标出)。
[0018]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使用时,从加料斗102处向搅拌桶1内加入原料以及催化剂,保持下料阀151以及控制阀161关闭,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顶轴2以及圆板3转动,圆板3带动搅拌轴6转动,搅拌轴6会带动搅拌杆7转动,从而可对搅拌桶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圆板3还带动辅助轮9沿着搅拌桶1内壁行走,这样辅助轮9会转动,进而带动毛刷安装杆10以及毛刷层11转动,毛刷层11会清扫搅拌桶1内壁上的附着物,降低了原料附着在搅拌桶1内壁的几率,搅拌完成后,打开下料阀151可将混合好的物料放出,当需要
清洗时,先将物料放尽,然后打开控制阀161,关闭下料阀151,同时打开外接冲洗水泵,冲洗水泵将清扫泵入环形水管3内,从喷头14喷至搅拌桶1内壁,同时配合毛刷层11的转动,将附着物清除,附着物随水流进入附着物接料箱17内,经过滤网171过滤后,得附着物。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大大降低物料附着的几率,无需频繁清洗搅拌桶1,在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顶轴、圆板、电机、定位环形板、搅拌轴、搅拌杆、短轴、辅助轮、毛刷安装杆、毛刷层、环形水管、进水管、喷头、下料管、斜管、附着物接料箱,所述搅拌桶由上侧的圆柱部以及下侧的圆台段组成,所述搅拌桶底部均匀固接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搅拌桶内部顶壁中心处竖直转动安装一根顶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轴下端固接一块圆板,所述圆板外径与搅拌桶内径一致且两者同心设置,所述电机装配在搅拌桶上端面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顶轴上端固接,所述搅拌桶内部上侧固接一个托住圆板的定位环形板,所述定位环形板外壁与搅拌桶内壁固接,所述圆板下端面中心处竖直固接一根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接一排搅拌杆,所述圆板下端面处固接有呈环形分布的短轴,每根短轴下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一个辅助轮,所述辅助轮外周面与搅拌桶内壁相切,每个辅助轮下端面中心处均竖直固接一根毛刷安装杆,所述毛刷安装杆外周面上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诺明汤娴汤伟伟吴实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金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