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立方体的可扩展并行计算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2788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超立方体的可扩展并行计算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由4m×2↑[d]个节点和2↑[d+1]×m×(d+3)条链路组成,2↑[d]个节点连接成d维超立方体网络拓扑结构,共得到4m个d维超立方体,4m个d维超立方体相同的节点编号相同的节点连接成DR(2m)互连网络拓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超立方体拓扑的短直径、高连通性、对称性、路由简单和一种新的双环拓扑结构的可扩展性和常数节点度的优点,使得网络规模增大时,网络节点度可以保持常数。网络节点可以采用格雷编码和约翰逊编码的混合编码方法,网络的任意相邻节点的编码有且仅有一位不同,使得路由算法设计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的拓扑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并行计算
,特别是一种基于超立方体的可扩展并行计算互连网络拓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使得包含成千上万处理器的大规模多处理器系统成为可能。例如CM(ConnectionMachine)多处理器包含多达216个处理器。随着多处理器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拓扑结构对如此大规模的多处理器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并行计算的通信效率,人们一直在研究结构简单、节点度小、网络直径小以及良好可扩展的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由于超立方体的拓扑结构具有正规性、对称性、强容错性、短直径、可嵌入性等特殊性质,是一种最为重要和最具吸引力的并行计算机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在超立方体网络拓扑中节点的编码极大的方便了路由算法的实现,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节点度也随之增加,使得设计和制造变得更加困难,并且超立方体不具有可扩展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超立方体互连网络受到了限制。立方环(Cube Connected-Cycles)是一个节点度为3的拓扑结构,平衡了网络直径和节点度,但是该网络限制节点度为3降低了它的性能,而且路由算法的实现较超立方体的复杂。许多基于超立方体的互连网络,都和超立方体相似不具有可扩展性并且它们的路由算法实现较超立方体的复杂,使得它们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两个基于超立方体的可扩展互连网络被提出,但是它们的路由算法实现较超立方体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超立方体拓扑结构不可扩展性问题以及一些基于超立方体的路由算法复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立方体的可扩展并行计算互连网络拓扑结构。该网络节点编码可以采用格雷编码和约翰逊编码,使得基于超立方体拓扑结构的各种算法可以不做任何修改直接应用到该互连网络拓扑结-->构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超立方体的可扩展并行计算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称之为双环超立方体(Double-Ring Hypercube,DRH(m,d))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DRH(m,d)由4m×2d个节点和2d+1×m×(d+3)条链路组成,对于4m×2d个节点和2d+1×m×(d+3)条链路的DRH(m,d)互连网络拓扑由下述部分构成:1)首先,2d个节点连接成d维超立方体网络拓扑结构,共得到4m个d维超立方体,对每个d维超立方体的节点按照超立方体的定义进行编号;2)将4m个d维超立方体中节点编号相同的节点连接成双环(Double-Ring,DR(2m))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共得到d个DR(2m),即可得到DRH(m,d)互连网络拓扑结构,DRH(m,d)拓扑结构是对称正规互连网络,任意节点的连接度均为d+3;任意两个节点间的距离最大值为m+d+1;网络的等分宽度为m×2d+1。所述的DRH(m,d)网络拓扑结构节点采用如下编码方法,每个节点编码由两部分(Ah,Ad)组成,其中Ad采用m+1位二进制约翰逊码为每个超立方体的编码,Ah采用d位二进制格雷码为超立方体内节点的编码,对DRH(m,d)互连网络拓扑中任意两个节点A(Am+d,...,Am+1AmAm-1,...,A1A0),B(Bm+d,...,Bm+1BmBm-1,...,B1B0),Ai,Bi∈{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超立方体的可扩展并行计算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称之为双环超立方体(Double-Ring Hypercube,DRH(m,d))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拓扑结构DRH(m,d)由4m×2↑[d]个节点和2↑[d+1]×m×(d+3)条 链路组成,对于4m×2↑[d]个节点和2↑[d+1]×m×(d+3)条链路的DRH(m,d)互连网络拓扑由下述部分构成:1)首先,2↑[d]个节点连接成d维超立方体网络拓扑结构,共得到4m个d维超立方体,对每个d维超立方体的节点按照超立方体的定义进行编号;2)将4m个d维超立方体中节点编号相同的节点连接成双环(Double-Ring,DR(2m))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共得到d个DR(2m),即可得到DRH(m,d)互连网络拓扑结构,DRH(m,d)拓扑结构是对称正规互连网络,任意节点的连接度均为d+3;任意两个节点间的距离最大值为m+d+1;网络的等分宽度为m×2↑[d+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立方体的可扩展并行计算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称之为双环超立方体(Double-Ring Hypercube,DRH(m,d))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拓扑结构DRH(m,d)由4m×2d个节点和2d+1×m×(d+3)条链路组成,对于4m×2d个节点和2d+1×m×(d+3)条链路的DRH(m,d)互连网络拓扑由下述部分构成:1)首先,2d个节点连接成d维超立方体网络拓扑结构,共得到4m个d维超立方体,对每个d维超立方体的节点按照超立方体的定义进行编号;2)将4m个d维超立方体中节点编号相同的节点连接成双环(Double-Ring,DR(2m))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共得到d个DR(2m),即可得到DRH(m,d)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耀杨晓强杜慧敏张丽果韩俊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邮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