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系统、给煤机及给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203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系统、给煤机及给煤系统。其中,吸尘系统包括:机座,具有安装腔;第一吸尘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一吸尘组件包括第一吸尘室和第一吸尘风机,第一吸尘室的进料口与排煤口连通,第一吸尘室的出料口与安装腔连通;第一吸尘风机设置在第一吸尘室内,以用于对进入进料口内的煤料中的杂质进行抽吸;第二吸尘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二吸尘组件包括第二吸尘风机,第二吸尘风机用于抽吸进入安装腔内的煤料中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掺杂在煤料中的杂质影响煤料实际投料重量的问题。煤料实际投料重量的问题。煤料实际投料重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系统、给煤机及给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炼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系统、给煤机及给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煤炭炼焦过程中,主要通过皮带秤输送煤料并对输送带上的煤料重量进行称量,以便于控制后续的投料重量。
[0003]然而,由于煤料中含有较多杂质,皮带秤进行称重的物料中包括煤料和杂质,导致皮带秤称量重量小于煤料的实际重量,影响皮带秤的称重精准度,甚至影响产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系统、给煤机及给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掺杂在煤料中的杂质影响煤料实际投料重量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尘系统,包括:机座,具有安装腔;第一吸尘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一吸尘组件包括第一吸尘室和第一吸尘风机,第一吸尘室的进料口与排煤口连通,第一吸尘室的出料口与安装腔连通;第一吸尘风机设置在第一吸尘室内,以用于对进入进料口内的煤料中的杂质进行抽吸;第二吸尘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二吸尘组件包括第二吸尘风机,第二吸尘风机用于抽吸进入安装腔内的煤料中的杂质。
[0006]进一步地,机座包括:座体,第一吸尘室设置在座体上;架体,设置在座体上,第二吸尘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架体上。
[0007]进一步地,架体具有安装部,吸尘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部内;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吸尘组件均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二吸尘组件运动;其中,第一驱动装置为一个,第一传动组件为一个;或者,第一驱动装置为两个,第一传动组件为两个,两个第一传动组件分别位于第二吸尘组件的两侧。
[0008]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为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一丝杠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一螺母与第二吸尘组件连接,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一丝杠沿吸尘系统的高度方向延伸。
[0009]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为两个,机座还包括:横梁,第二吸尘组件设置在横梁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一吸尘风机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多个风叶,多个风叶沿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各风叶上设置有灰尘吸附结构。
[0011]进一步地,至少部分风叶上设置有安装凹部,第一吸尘组件还包括:消音结构,设置在安装凹部内,消音结构由消音海绵或者消音颗粒制成。
[0012]进一步地,第一吸尘组件还包括: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吸尘室内,检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检测探头,第二驱动装置与检测探头驱动连接,以带动检测探头沿水平方
向和/或高度方向运动;其中,检测探头用于检测煤料的流向、煤料内的各化学成分所占比例。
[0013]进一步地,第一吸尘组件还包括:过渡连接结构,检测探头设置在过渡连接结构上;检测探头为一个;或者,检测探头为多个,多个检测探头沿过渡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为第二丝杠螺母结构,第二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二丝杠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二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二螺母与过渡连接结构连接;第二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二丝杠沿水平方向延伸。
[0014]进一步地,第一吸尘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承载部和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承载部的两侧,承载部用于安装第一吸尘室,以通过将紧固件穿设在各连接部和机座内,以连接第一吸尘室和机座。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给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系统;排煤装置,设置在吸尘系统的安装腔内,排煤装置具有排煤口;导料结构,设置在排煤口处,导料结构具有导向斜面,以通过导向斜面将从排煤口排出的煤料引导至吸尘系统的进料口内;送料装置,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位于吸尘系统的第一吸尘组件下游处;其中,吸尘系统为上述的吸尘系统。
[0016]进一步地,吸尘系统还包括:灰尘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吸尘系统的第一吸尘风机和第二吸尘风机抽吸到的灰尘;其中,给煤机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送料装置上的煤料实时位置。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给煤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给煤机,与控制模块连接,给煤机包括进仓模块,进仓模块包括检测装置、送料装置及卸料装置,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送料装置和/或卸料装置的运行状态;煤仓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煤仓模块包括物位计、粉尘传感器及气体传感器;装车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装车模块包括煤质在线检测设备、装车皮带、皮带秤及体积检测仪;品种煤市场信息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以用于获取品种煤需求的数量和/或质量信息;配煤规划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配煤规划模块通过获取的煤质数据建立配煤模型;其中,给煤机为上述的给煤机。
[001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给煤机内设置吸尘系统,吸尘系统包括第一吸尘组件和第二吸尘组件,第一吸尘组件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由排煤口排出的煤料直接进入第一吸尘室内,通过第一吸尘风机对掺杂在煤料内的杂质进行初步抽吸。待完成初步除尘后的煤料进入安装腔内后,活动设置的第二吸尘组件对煤料中的杂质进行二次抽吸,进而对未被第一吸尘风机抽吸的杂质进一步抽吸。这样,配合使用的第一吸尘组件和第二吸尘组件能够最大程度地去除煤料中的杂质,以确保进行称重的物料全部为煤料,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掺杂在煤料中的杂质影响煤料实际投料重量的问题,以使得后续称量重量更加准确,便于对投料重量进行精准把控,提升了产出质量。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尘系统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图1中的吸尘系统的安装座的正视图;
[0022]图3示出了图1中的吸尘系统的第一吸尘组件的正视图;
[0023]图4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吸尘组件的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0024]图5示出了图4中的检测装置的过渡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尘系统的实施例的皮带传送系统的流程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吸尘系统;11、机座;111、座体;112、架体;113、横梁;12、第一吸尘组件;121、第一吸尘室;122、第一吸尘风机;1221、风叶;1222、第三驱动装置;123、检测装置;1231、第二驱动装置;1232、检测探头;124、过渡连接结构;125、第二传动组件;1251、第二丝杠;1252、第二螺母;126、安装座;1261、承载部;1262、连接部;1263、紧固件;13、第二吸尘组件;131、第二吸尘风机;14、第一驱动装置;15、第一传动组件;151、第一丝杠;152、第一螺母;2、排煤装置;3、导料结构;4、送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1),具有安装腔;第一吸尘组件(12),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吸尘组件(12)包括第一吸尘室(121)和第一吸尘风机(122),所述第一吸尘室(121)的进料口与排煤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室(121)的出料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第一吸尘风机(122)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尘室(121)内,以用于对进入所述进料口内的煤料中的杂质进行抽吸;第二吸尘组件(13),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吸尘组件(13)包括第二吸尘风机(131),所述第二吸尘风机(131)用于抽吸进入所述安装腔内的煤料中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1)包括:座体(111),所述第一吸尘室(121)设置在所述座体(111)上;架体(112),设置在所述座体(111)上,所述第二吸尘组件(13)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12)具有安装部,所述吸尘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4),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内;第一传动组件(15),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和所述第二吸尘组件(13)均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5)带动所述第二吸尘组件(13)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为一个,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5)为一个;或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为两个,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5)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5)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吸尘组件(13)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5)为第一丝杠螺母结构,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一丝杠(151)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一螺母(152)与所述第二吸尘组件(13)连接,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结构的第一丝杠(151)沿所述吸尘系统的高度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5)为两个,所述机座(11)还包括:横梁(113),所述第二吸尘组件(13)设置在所述横梁(113)上,所述横梁(1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风机(122)包括第三驱动装置(1222)和多个风叶(1221),多个所述风叶(1221)沿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222)的驱动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各所述风叶(1221)上设置有灰尘吸附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风叶(1221)上设置有安装凹部,所述第一吸尘组件(12)还包括:消音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凹部内,所述消音结构由消音海绵或者消音颗粒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组件(12)还包括:检测装置(123),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尘室(121)内,所述检测装置(123)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231)和检测探头(1232),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士岗李文利王振龙宋文革王斌薛彦磊王佳力党锋陈凡熊超员张文慧袁云郭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