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9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包括萃取罐、超临界流体储存罐、驱动电机、转动轴和第一搅拌叶,在转动过程中,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导向件实现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进而实现通过扇叶转动将待搅拌液体沿轴线输送;过程中用户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使第一搅拌叶转动的速度不同会导致第一搅拌叶的叶片受到待搅拌液体的反向推力的大小不同,进而当第一搅拌叶的转速增加时第一搅拌叶的叶片受到的反向推力越大,进而克服弹性件的对第一搅拌叶的作用力,使第一搅拌叶沿转动轴轴线方向移动。通过调整第一搅拌叶的搅拌位置,使得超临界CO2流体能够更好的与山茶油毛油接触,进而增强萃取效果。强萃取效果。强萃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超临界CO2茶油萃取
,尤其涉及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油,即油茶籽油、茶籽油、山茶油,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树的成熟种子经加工得到的油脂。茶油色清、味香,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90%以上,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角鲨烯、甾醇、磷脂等营养成分。新鲜茶籽的含水量通常为20~30%,由于含水量较高,因此长时间的保存容易发生酸败,往往需要进行快速干燥后立即制油或低温保存。
[0003]长期以来,在制作山茶油时多使用的是压榨、浸出两大方法,这两种方法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其在制取的过程中会破坏营养成分和脂肪酸,还会导致油的杂质多、味苦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残留等等。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将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把一种成分(萃取物)从混合物(基质)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原理是超临界流体对脂肪酸、植物碱、醚类、酮类、甘油酯等具有特殊溶解作用,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超临界生物萃取过程是在萃取釜中进行,为了增强超临界流体与萃取物的接触,需要设置搅拌装置,但目前的萃取搅拌装置存在着功能单一、搅拌效果差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萃取搅拌搅拌装置存在着功能单一、搅拌效果差等不足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包括萃取罐、超临界流体储存罐、驱动电机、转动轴和第一搅拌叶,所述超临界流体储存罐通过输送管与所述萃取罐的底端连通,所述萃取罐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置于所述萃取罐的内腔内,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萃取罐,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萃取罐固定连接,还包括弹性件,所述转动轴的侧壁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搅拌叶包括基部和叶片,所述基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若干个所述叶片围绕所述基部的外周面设置,所述叶片倾斜设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导向件为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侧壁,所述基部的内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叶片为曲面扇叶。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顶端还设有挡片,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挡片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基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尾端还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包括萃取罐、超临界流体储存罐、驱动电机、转动轴和第一搅拌叶,在转动过程中,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导向件实现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进而实现通过扇叶转动将待搅拌液体沿轴线输送;过程中用户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使第一搅拌叶转动的速度不同会导致第一搅拌叶的叶片受到待搅拌液体的反向推力的大小不同,进而当第一搅拌叶的转速增加时第一搅拌叶的叶片受到的反向推力越大,进而克服弹性件的对第一搅拌叶的作用力,使第一搅拌叶沿转动轴轴线方向移动。通过调整第一搅拌叶的搅拌位置,使得超临界CO2流体能够更好的与山茶油毛油接触,进而增强萃取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萃取罐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搅拌机构的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A部分局部方法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第一搅拌叶的结构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0]1、萃取罐;11、开口;12、内腔;2、超临界流体储存罐;3、驱动电机;4、转动轴;41、导向件;42、挡片;43、限位套;5、第一搅拌叶;51、基部;52、叶片;53、滑槽;6、弹性件;7、第二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2]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为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请参阅图1

5,包括萃取罐1、超临界流体储存罐2、驱动电机3、转动轴4和第一搅拌叶5,超临界流体储存罐2通过输送管与萃取罐1的底端连通,超临界流体储存罐2用于储存超临界CO2流体,在对山茶油萃取过程中,将超临界流体储存罐2中的超临界CO2流体输送至萃取罐1中,通过将超临界CO2流体与山茶油毛油混合,将毛油中的茶油萃取出来。
[0024]为了将超临界CO2流体与山茶油毛油充分混合,萃取罐1的顶部设有一开口11,转动轴4的一端置于萃取罐1的内腔12内,转动轴4的另一端通过开口11伸出萃取罐1,并与驱动电机3连接,驱动电机3与萃取罐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驱动转动轴4转动。还包括弹性件6,转动轴4的侧壁还设有导向件41,导向件41沿转动轴4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一搅拌叶5套设在转动轴4上,并与导向件41滑动连接,导向件41用于限制第一搅拌叶5相对于转动轴4的运动方向,弹性件6的一端连接第一搅拌叶5连接,另一端连接转动轴4。在转动过程中,转动轴4转动进而通过导向件41实现带动第一搅拌叶5转动,进而实现通过扇叶转动将待搅拌液体沿轴线输送;过程中用户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使第一搅拌叶5转动的速度不同会导致第一搅拌叶5的叶片52受到待搅拌液体的反向推力的大小不同,进而当第一搅拌叶5的转速增加时第一搅拌叶5的叶片52受到的反向推力越大,进而克服弹性件6的对第一搅拌叶5的作用力,使第一搅拌叶5沿转动轴4轴线方向移动。
[00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叶5包括基部51和叶片52,基部51套设在转动轴4上,若干个叶片52围绕基部51的外周面设置,叶片52切斜设置,使得第一搅拌叶5在转动过程中,第一搅拌叶5能够受到更大的反向推力。
[0026]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41包括滑块,滑块沿转动轴4的轴线方向设置在转动轴4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包括萃取罐、超临界流体储存罐、驱动电机、转动轴和第一搅拌叶,所述超临界流体储存罐通过输送管与所述萃取罐的底端连通,所述萃取罐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置于所述萃取罐的内腔内,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萃取罐,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萃取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转动轴的侧壁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自动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叶包括基部和叶片,所述基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若干个所述叶片围绕所述基部的外周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定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阁壁湖绿色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