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84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道方舱,用以与功能方舱相连接。通道方舱包括:舱体、供电系统、三个活动踏板门、舱门、四个可伸缩篷布、声光报警器、音箱、照明灯以及应急疏散指示牌。舱体的前端具有进出口,且舱体的左侧、右侧和后端分别具有开口。供电系统设置于舱体内,且供电系统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三个活动踏板门分别能够启闭地设置于舱体的左侧、右侧和后端的开口处。舱门设置于进出口处。四个可伸缩篷布分别设置于三个活动踏板门的外侧和舱门的外侧,且四个可伸缩篷布的一端分别与舱体固定连接。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道方舱,结构简单合理,可在野外快速部署,与功能方舱快速连接,从而对现场伤病员实时及时、快速的救治,且展收方便。且展收方便。且展收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道方舱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自然灾害事故救援、战时批量伤员救治、传染病防控、核化生急救等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通道方舱。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方舱医院,主要用于应急灾害救援,配备在军队医疗保障机构,在地震等应急医学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003]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家级紧急医疗救援队和各地政府医疗救援机构仍主要使用车载医院为主,目前部分医疗救援使用的医院仅使用了箱式车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方舱医院,不便展开形成半固定永久性医院实施医学救治。
[0004]而且传统的方舱,无法形成标准化制式产品,批量生产难度较大;因方舱医院主要运输载体为陆运,运输至医疗救治场所时间较长,无法短期内实现伤员快速救治的医疗功能;产品在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有所欠缺,现场不便展开或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0005]现有通道方舱主要采用非标方舱+骨架帐篷的组合方式,整个通道方舱展收较为麻烦,且骨架帐篷保温性能较差。通道方舱和功能方舱之间对接距离不可调,导致通道方舱和功能方舱之间难以实现模块化拼接。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道方舱,结构简单合理,可在野外快速部署,与功能方舱快速连接,从而对现场伤病员实时及时、快速的救治,且展收方便。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道方舱,用以与功能方舱相连接。通道方舱包括:舱体、供电系统、三个活动踏板门、舱门、四个可伸缩篷布、声光报警器、音箱、照明灯以及应急疏散指示牌。舱体的前端具有进出口,且舱体的左侧、右侧和后端分别具有开口。供电系统设置于舱体内,且供电系统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三个活动踏板门分别能够启闭地设置于舱体的左侧、右侧和后端的开口处。舱门设置于进出口处。四个可伸缩篷布分别设置于三个活动踏板门的外侧和舱门的外侧,且四个可伸缩篷布的一端分别与舱体固定连接。声光报警器设置于舱体内的顶部上。音箱设置于舱体内的顶部上。照明灯设置于舱体内的顶部上。以及应急疏散指示牌设置于舱体内的顶部上。其中,当舱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三个活动踏板门和舱门处于关闭状态。其中,当舱体处于工作状态时,舱门打开,且三个活动踏板门向外翻转90
°
打开。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通道方舱还包括:四个充气帐篷以及四个支撑机构。四个充气帐篷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分别与所述四个可伸缩篷布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及三个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三个活动踏板门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另一个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舱体的前端下方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每个所述支撑机构的下方
均设置有可折叠伸缩支腿。其中,所述四个充气帐篷分别位于所述四个支撑机构的上方。其中,每个所述充气帐篷均呈十字形,且每个所述充气帐篷的前端、后端、左侧和右侧均具有开口。其中,所述可伸缩篷布的所述一端是通过带有密封圈的法兰与所述舱体固定连接的,且所述可伸缩篷布的所述另一端具有一圈防水拉链和魔术贴。其中,每个支撑机构均是有多个踏板组成。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暖风机、配电箱、第一应急照明灯、配电盒、手动报警器和多个第一插座。以及所述舱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空调内机、第二电暖风机、第二应急照明灯和多个第二插座,且空调外机设置于所述舱体外部的右侧。其中,所述供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交流380V供电,设有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及防浪涌、避雷保护装置。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通道方舱还包括环形网络交换机,设置于所述舱体内,所述环形网络交换机与所述供电系统电性连接,且所述环形网络交换机分别与所述音箱和远端伺服器通信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舱门为双开门,所述舱门的宽度为1200毫米,高度为1800毫米,开启角度大于110
°
,且设有限位装置以避免门开启时与舱板碰撞;所述舱门的门框采用铝型材,铝型材上设有密封胶条,舱门上方安装防雨雨檐;所述舱体底部四个角部位置设有调平支腿,调平支腿举升行程不小于300mm,用于舱体的调平;所述舱体是采用金属管材焊接成型的框架结构,框架用碳纤维复合板进行包裹,所述碳纤维复合板由铝合金材质的加强筋嵌装聚氨酯泡沫并在双面铺设碳纤维蒙皮,用环氧树脂粘接组成;所述舱体内各面采用铝塑板粘贴,并在底面铺设防滑地板革。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舱体侧壁上还设有电源及信号线能够通过的接口窗,所述接口窗包括壁盒框、壁盒盖、长铰链、挡水板,所述壁盒框嵌装在舱壁上,并带有密封橡胶条;所述壁盒盖通过长铰链与壁盒框相连接,所述挡水板设置在壁盒盖后侧以在壁盒盖打开时对其进行支撑。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舱体底板与舱内设备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设有纵向减震装置,纵向减震装置包括与设备相连的上基体和与舱体底板相连的下基体。其中,所述上基体由盖板和与盖板相连的盖板筒体组成,盖板筒体内部设有与盖板相连的阻尼杆,所述阻尼杆在自由端设有用于摩擦耗能的阻尼斜面。其中,所述下基体由底板和底板相连的第一底板筒体和第二底板筒体构成,第二底板筒体下端内部设有径向阶梯盲孔,孔内设有阶梯轴,阶梯轴外径小的一端远离孔口,并在外部套设有阻尼弹簧,另一端的下部位置设有与所述阻尼斜面相适配的斜面结构,并在端面设有与阻尼杆杆部轮廓相适配的弧面结构。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盖板筒体和第一底板筒体内部嵌装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长度大于第二底板筒体高度。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减震器还设有横向减震装置,所述横向减震装置是由设置在盖板下部的两个以上减震瓦组成,所述减震瓦绕着盖板中心以圆周分布,减震瓦为开口向外的弧形结构,其一端与盖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下基体的第二底板筒体内壁在常态下相适配并抵接的弧面。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减震器设有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由调高筒、定位齿
圈,以及滑条、滑槽的组合构成,所述调高筒设有内螺纹,下基体的第一底板筒体外壁设有与其相适配并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定位齿圈设于底板的上表面,滑槽和滑条设在调高筒外壁,其中滑条、滑槽组合不少于两组,且至少有一组沿定位齿圈的周向间距是定位齿圈齿距的整数倍和半个齿距之和,滑条下端设有与定位齿圈相适配的齿形结构,上端两侧设有滑动销;所述滑槽中部沿着调高筒轴向为空槽结构,滑槽上部、下部分别与调高筒外壁相连接,下部为开口结构,滑槽两侧与调高筒外壁之间设有容纳滑动销上下运动的空间,所述滑条与调高筒之间磁性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通道方舱,结构简单合理,可在野外快速部署,与功能方舱快速连接,从而对现场伤病员实时及时、快速的救治,且展收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道方舱,用以与功能方舱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前端具有进出口,且所述舱体的左侧、右侧和后端分别具有开口;供电系统,设置于所述舱体内,且所述供电系统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三个活动踏板门,分别能够启闭地设置于所述舱体的左侧、右侧和后端的开口处;舱门,设置于所述进出口处;四个可伸缩篷布,分别设置于所述三个活动踏板门的外侧和所述舱门的外侧,且所述四个可伸缩篷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舱体固定连接;声光报警器,设置于所述舱体内的顶部上;音箱,设置于所述舱体内的顶部上;照明灯,设置于所述舱体内的顶部上;以及应急疏散指示牌,设置于所述舱体内的顶部上;其中,当所述舱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三个活动踏板门和所述舱门处于关闭状态;其中,当所述舱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舱门打开,且所述三个活动踏板门向外翻转90
°
打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方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充气帐篷,所述四个充气帐篷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分别与所述四个可伸缩篷布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及四个支撑机构,三个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三个活动踏板门的一端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另一个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舱体的前端下方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每个所述支撑机构的下方均设置有可折叠伸缩支腿;其中,所述四个充气帐篷分别位于所述四个支撑机构的上方;其中,每个所述充气帐篷均呈十字形,且每个所述充气帐篷的前端、后端、左侧和右侧均具有开口;其中,所述可伸缩篷布的所述一端是通过带有密封圈的法兰与所述舱体固定连接的,且所述可伸缩篷布的所述另一端具有一圈防水拉链和魔术贴;其中,每个所述支撑机构均是有多个踏板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暖风机、配电箱、第一应急照明灯、配电盒、手动报警器和多个第一插座;以及所述舱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空调内机、第二电暖风机、第二应急照明灯和多个第二插座,且空调外机设置于所述舱体外部的右侧;其中,所述供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交流380V供电,设有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及防浪涌、避雷保护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方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网络交换机,设置于所述舱体内,所述环形网络交换机与所述供电系统电性连接,且所述环形网络交换机分别与所述音箱和远端伺服器通信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为双开门,所述舱门的宽度为1200毫米,高度为1800毫米,开启角度大于110
°
,且设有限位装置以避免门开启时与舱板碰撞;所述舱门的门框采用铝型材,铝型材上设有密封胶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余红洪秀东李靖黎俊樊志远余前金谌云云黄昊李军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