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84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监护方舱,包括:舱体、重症工作区、辅助作业区、多个病床、多个设备带、设备间、供配电机构、通信机构、环境保障机构及多个摄像头。舱体的前部具有进出口。重症工作区设置于舱体内。辅助作业区设置于舱体内。多个病床能够移动地设置于舱体内。多个设备带分别设置于舱体内的两侧,且每个设备带均具有呼叫终端。设备间设置于舱体内,并位于舱体的尾部。供配电机构设置于设备间内,并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供配电机构包括配电箱、UPS和线缆,供配电机构用以对舱体内设备的供电。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症监护方舱,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适应野外恶劣环境下的重症救治作业,展开方便,部署灵活,且可以形成固定式半永久医院。医院。医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症监护方舱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事故救援、战时批量伤员救治、传染病防控、核化生急救等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重症监护方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以及部队军事任务的需求,迫切需要提高复杂环境医学检测和救援的灵活性、功能性、机动性。
[0003]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方舱医院,主要用于应急灾害救援,配备在军队医疗保障机构,在地震等应急医学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004]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家级紧急医疗救援队和各地政府医疗救援机构仍主要使用车载医院为主,目前部分医疗救援使用的医院仅使用了箱式车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方舱医院,不便展开形成半固定永久性医院实施医学救治。
[0005]而且传统的诊疗方舱,在配套保障不够系统,舱内无法同时满足水、电、冷、暖、通风、通信等供应需求;无法形成标准化制式产品,批量生产难度较大;因方舱医院主要运输载体为陆运,运输至医疗救治场所时间较长,无法短期内实现伤员快速救治的医疗功能;产品在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有所欠缺,现场不便展开或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症监护方舱,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适应野外恶劣环境下的重症救治作业,展开方便,部署灵活,可以形成固定式半永久医院,其可以同时满足水、电、冷、暖、通风、通信等供应需求。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方舱,包括:舱体、重症工作区、辅助作业区、多个病床、多个设备带、设备间、供配电机构、通信机构、环境保障机构以及多个摄像头。舱体的前部具有进出口。重症工作区设置于舱体内。辅助作业区设置于舱体内。多个病床能够移动地设置于舱体内。多个设备带分别设置于舱体内的两侧,且每个设备带均具有呼叫终端。设备间设置于舱体内,并位于舱体的尾部。供配电机构设置于设备间内,并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供配电机构包括配电箱、UPS和线缆,且供配电机构用以对舱体内设备的供电。通信机构,设置于设备间,且通信机构用以舱体内部通信及与外部通信系统组网实现信息互联。环境保障机构,设置于设备间,且环境保障机构包括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以及多个摄像头设置于舱体内,多个摄像头分别与供配电机构和通信结构电性连接,且多个摄像头用以观察重症患者。其中,舱体的左右两侧能够展开或收拢。其中,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分别与供配电机构电性连接。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舱体包括:主舱以及两个扩展舱。主舱由主框架和多个复合板组成,主框架采用薄壁无缝钢管焊接成型,多个复合板分别通过螺接和铆接与主框
架固定连接,且主框架的左右两侧为中空结构。以及两个扩展舱能够通过扩展机构分别从主舱的两侧扩展而出或收拢。其中,扩展机构包括:滑轨、扩展侧板、导向槽、扩展顶板、扩展底板、扩展端板、连杆以及滑轮绳组。滑轨其设在主舱侧面底部,滑轨的一端与主舱相连,另一端为可伸缩的自由端。扩展侧板其与主舱侧面平行布置,扩展侧板的底部与滑轨的自由端相连。导向槽其包括垂直设置在扩展侧板两端的顶板导向槽以及垂直设置在主舱侧面两端的底板导向槽。扩展顶板其一端与主舱侧面的顶部位置铰接,另一相对端为顶板展开端,设有能够沿着所述顶板导向槽上下移动的顶板导轮。扩展底板其一端与扩展侧板底部位置铰接,另一相对端为底板展开端,设有能够沿着所述底板导向槽上下移动的底板导轮。扩展端板其设置在扩展侧板的两端,在扩展舱扩展后能够伸展打开构成扩展舱的前壁和后壁。连杆其包括顶板连杆和底板连杆,所述顶板连杆一端与扩展顶板的端面中部位置铰接,另一端与扩展侧板顶部位置铰接,所述底板连杆一端与扩展底板的端面中部位置铰接,另一端与主舱侧面的底部位置铰接。以及滑轮绳组其包括滑轮组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两末端分别与顶板展开端、底板展开端相连,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扩展顶板的端面两侧位置以及扩展侧板的上部位置以改变牵引绳的拉力方向从而实现牵引绳两末端的拉力平衡。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重症工作区内具有移动塔、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且辅助作业区内具有吸引器和冰毯机。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重症监护方舱还包括:音箱、多个紫外线消毒灯、多个照明灯以及储物柜。音箱设置于舱体内部。多个紫外线消毒灯设置于舱体内的顶部上,且多个紫外线消毒灯与供配电机构电性连接。多个照明灯设置于舱体内的顶部上,且多个照明灯与供配电机构电性连接。以及储物柜设置于舱体内,且储物柜的后端与设备间相抵接。其中,多个紫外线消毒灯均通过直接紫外线照射对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通信机构包括环形网络交换机,设置于设备间内,环形网络交换机与供配电机构电性连接,且环形网络交换机分别与音箱、设备带和远端伺服器通信连接。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通信机构还包括与环形网络交换机通信连接的无线路由器。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舱体的侧壁上设有电源及信号线、液体管道、气体管道能够通过的接口窗,接口窗包括壁盒框、壁盒盖、长铰链、挡水板,壁盒框嵌装在舱壁上,并带有密封橡胶条。其中,壁盒盖通过长铰链与壁盒框相连接,挡水板设置在壁盒盖后侧以在壁盒盖打开时对其进行支撑。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舱体的进出口设置有舱门,舱门为双开门结构,开启角度大于110
°
,设有限位装置以避免门开启时与舱板碰撞。其中,舱门的门框采用铝型材,铝型材上设有密封胶条,舱门上方安装防雨雨檐。其中,舱体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空调百叶窗,并在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置电源及信号线接口窗、排风口。其中,主舱的底部四个角位置设有调平支腿,调平支腿举升行程不小于300mm,用于舱体的调平。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供配电机构采用三相四线制交流380V供电,设有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及防浪涌、避雷保护装置,且供配电机构还包括UPS电源和发电机组。
[00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由设于舱体尾部上方的空调、风道和空调控
制器组成,且新风系统设置在空调系统的下部位置。其中,舱体尾部的下部位置设有百叶窗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重症监护方舱,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适应野外恶劣环境下的重症救治作业,展开方便,部署灵活,可以形成固定式半永久医院,其可以同时满足水、电、冷、暖、通风、通信等供应需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重症监护方舱的展开状态布局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重症监护方舱的收拢状态布局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重症监护方舱的收拢状态强弱电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监护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前部具有进出口;重症工作区,设置于所述舱体内;辅助作业区,设置于所述舱体内;多个病床,能够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舱体内;多个设备带,分别设置于所述舱体内的两侧,且每个所述设备带均具有呼叫终端;设备间,设置于所述舱体内,并位于所述舱体的尾部;供配电机构,设置于所述设备间内,并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所述供配电机构包括配电箱、UPS和线缆,且所述供配电机构用以对所述舱体内设备的供电;通信机构,设置于所述设备间,且所述通信机构用以所述舱体内部通信及与外部通信系统组网实现信息互联;环境保障机构,设置于所述设备间,且所述环境保障机构包括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以及多个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舱体内,所述多个摄像头分别与所述供配电机构和所述通信结构电性连接,且所述多个摄像头用以观察重症患者;其中,所述舱体的左右两侧能够展开或收拢;其中,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新风系统分别与所述供配电机构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监护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包括:主舱,所述主舱由主框架和多个复合板组成,所述主框架采用薄壁无缝钢管焊接成型,所述多个复合板分别通过螺接和铆接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为中空结构;以及两个扩展舱,所述两个扩展舱能够通过扩展机构分别从所述主舱的两侧扩展而出或收拢;其中,所述扩展机构包括:滑轨,其设在主舱侧面底部,滑轨的一端与主舱相连,另一端为可伸缩的自由端;扩展侧板,其与主舱侧面平行布置,扩展侧板的底部与滑轨的自由端相连;导向槽,其包括垂直设置在扩展侧板两端的顶板导向槽以及垂直设置在主舱侧面两端的底板导向槽;扩展顶板,其一端与主舱侧面的顶部位置铰接,另一相对端为顶板展开端,设有能够沿着所述顶板导向槽上下移动的顶板导轮;扩展底板,其一端与扩展侧板底部位置铰接,另一相对端为底板展开端,设有能够沿着所述底板导向槽上下移动的底板导轮;扩展端板,其设置在扩展侧板的两端,在扩展舱扩展后能够伸展打开构成扩展舱的前壁和后壁;连杆,其包括顶板连杆和底板连杆,所述顶板连杆一端与扩展顶板的端面中部位置铰接,另一端与扩展侧板顶部位置铰接,所述底板连杆一端与扩展底板的端面中部位置铰接,另一端与主舱侧面的底部位置铰接;以及滑轮绳组,其包括滑轮组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两末端分别与顶板展开端、底板展开端相连,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扩展顶板的端面两侧位置以及扩展侧板的上部位置以改变牵引
绳的拉力方向从而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余红任文贾子暄张晨李军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