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57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后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包括减震器本体,减震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底端内壁靠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表面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减震器本体的外侧靠顶端的位置套设有限位支架板,限位支架板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对应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杆。通过放置槽、固定柱、固定槽、安装块、移动杆和固定杆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了减震器和支架都是用螺杆和螺帽固定安装的,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在安装拆卸时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安装拆卸,且会出现老化后难以拆卸,安装拆卸比较费力,且寿命短的问题。寿命短的问题。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后减震器
,具体为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在使用时需要安装到特制的限位支架上,在通过限位支架安装在汽车内部的指定位置上,从而使得减震器能够正常使用,当减震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拆卸保养,而现有的减震器和支架都是用螺杆和螺帽固定安装的,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在安装拆卸时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安装拆卸,且会出现老化后难以拆卸,安装拆卸比较费力,且寿命短的问题故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0003]现有的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存在减震器和支架都是用螺杆和螺帽固定安装的,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在安装拆卸时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安装拆卸,且会出现老化后难以拆卸,安装拆卸比较费力,且寿命短的问题,同时存在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上下震动,从而容易发生限位支架与减震器之间发生脱落,从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包括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底端内壁靠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减震器本体的外侧靠顶端的位置套设有限位支架板,所述限位支架板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对应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移动杆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靠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磁铁片,且安装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磁铁片。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架板的顶面靠减震器本体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两组滑槽,且对应滑槽呈两两轴对称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板的底端靠两端的位置均安装有支撑杆,且对应支撑杆的底端均安装有滑块。
[0008]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滑块的大小相等,且四组滑块分别位于对应滑槽的内部并与其呈滑动连接设置。
[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杆的大小相等,且两组固定杆的外径大小分别与对应固定槽的内径大小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减震器本体的顶端两侧和安装块的内部靠对应移动杆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槽,且对应移动杆的对应一端分别通过对应贯穿槽贯穿于对应减震器本体的对应一侧内壁和对应安装块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放置槽、固定柱、固定槽、安装块、移动杆和固定杆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了减震器和支架都是用螺杆和螺帽固定安装的,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在安装拆卸时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安装拆卸,且会出现老化后难以拆卸,安装拆卸比较费力,且寿命短的问题。
[0013]通过限位板、安装杆、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了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上下震动,从而容易发生限位支架与减震器之间发生脱落,从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放置板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支架板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中:1、减震器本体;11、放置槽;12、固定柱;13、固定槽;2、限位支架板;21、滑槽;3、安装块;31、移动杆;32、固定杆;33、限位板;34、安装杆;35、第一磁铁片;36、第二磁铁片;37、支撑杆;3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包括减震器本体1,减震器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11,且放置槽11的底端内壁靠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固定柱12,固定柱12的外表面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的对应一侧内壁均安装有磁铁块,减震器本体1的外侧靠顶端的位置套设有限位支架板2,限位支架板2的顶面靠减震器本体1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两组滑槽21,且对应滑槽21呈两两轴对称设置。
[0020]限位支架板2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块3,两组安装块3和减震器本体1的顶端均为铁制品,在初始状态时对应第一磁铁片35的对应一侧能够分别与对应安装块3的对应一侧进行吸附固定,减震器本体1的顶端两侧和安装块3的内部靠对应移动杆31的位置均开设有贯穿槽,且对应移动杆31的对应一端分别通过对应贯穿槽贯穿于对应减震器本体1的对应一侧内壁和对应安装块3的内部,安装块3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移动杆31,且移动杆31的对应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杆32,两组固定杆32的大小相等,且两组固定杆32的外径大小分别与对应固定槽13的内径大小相适配,移动杆31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板33,限位板3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限位板33的底端靠两端的位置均安装有支撑杆37,且对应支撑杆37的底端均安装有滑块38,滑块38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滑块38的大小相等,且四组滑块38分别位于对应滑槽21的内部并与其呈滑动连接设置,限位板33的内部靠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安装杆34,安装杆34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磁铁片35,且安装杆34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磁铁片36。
[0021]使用时,使用人员可将限位支架板2套设在减震器本体1的顶端上,在此之后,使用
人员可将两组安装块3向减震器本体1顶端内部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对应安装块3的对应一端能够贯穿于减震器本体1顶端内壁并使得对应固定杆32能够伸入对应固定槽13的内部并与对应固定槽13的对应一侧内壁设置的磁铁块进行吸附固定,从而实现两组移动杆31将固定柱12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完成限位支架板2与减震器本体1之间的安装,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减震器本体1和限位支架板2都是用螺杆和螺帽固定安装的,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在安装拆卸时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工具才能安装拆卸,且会出现老化后难以拆卸,安装拆卸比较费力,且寿命短的问题,在对应移动杆31移动的过程中,对应限位板33能够随之向对应一侧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对应第一磁铁片35的对应一侧能够分别与对应安装块3的对应一侧进行分离,进而使得对应第二磁铁片36的对应一侧与减震器本体1的顶端外表面对应一侧相吸附固定,从而进一步使得对两组移动杆31进行固定,从而有效解决了减震器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上下震动,从而容易发生限位支架板2与减震器本体1之间发生脱落,从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在两组限位板33移动的过程中,对应两组支撑杆37和对应两组滑块38会分别在对应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包括减震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11),且放置槽(11)的底端内壁靠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外表面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减震器本体(1)的外侧靠顶端的位置套设有限位支架板(2),所述限位支架板(2)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移动杆(31),且移动杆(31)的对应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杆(32),所述移动杆(31)的外侧均安装有限位板(33),所述限位板(33)的内部靠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安装杆(34),所述安装杆(34)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磁铁片(35),且安装杆(34)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磁铁片(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减震器限位支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板(2)的顶面靠减震器本体(1)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两组滑槽(21),且对应滑槽(21)呈两两轴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练刘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万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