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42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装置中的腿部支撑板的一侧两端与电动液压推杆的顶端呈转动式连接,电动液压推杆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架的一侧两端呈转动式连接,通过电动液压推杆的伸缩控制腿部支撑板的转动,进而使病人的腿部能够通过腿部支撑板的转动而垂下,进而便于病人站起,在本装置中的滑移座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联动块,联动块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孔,第二连接架上水平转动连接有联动螺杆,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联动螺杆进而带动联动块螺纹联动,进而带动滑移座滑移,通过滑移座的滑移使调节杆支撑背部支撑板进而使其向上转动,进而将病人的背部辅助托起。的背部辅助托起。的背部辅助托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起身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临床护理时,对于一些起身困难的患者,需要医务人员将病人扶起,这无疑加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且当护理人员力气不够大时,容易需要病人自己发力起身,容易拉扯伤口,导致二次伤害,因此需要辅助起身装置来辅助病人起身,便于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0003]然而现有的辅助起身装置大多存在着各种问题:
[0004]1)由于辅助起身需要先将患者的背部抬起,使病人从病床上坐起以便于起身,但是对于病人的腿部则需要病人自己发力从病床上抬起,容易拉扯伤口,或者需要护理人员将其腿部抬起,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5]2)在针对于患者的辅助起身时,护理人员一般需要通过手动移动连接杆件进而将辅助机构上的连接机构抬起,进而实现对患者的辅助起身,此种方法虽然能够辅助患者起身,但是也需要消耗护理人员的一部分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
[0008]支撑机构,其包括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腿部支撑板、连接转轴、支撑座、第一连接架、立柱,所述立柱竖直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架的底部四角处,所述背部支撑板通过连接转轴呈转动式连接在臀部支撑板的一侧,所述腿部支撑板通过连接转轴呈转动式连接在臀部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臀部支撑板一侧的底部两端通过支撑座连接在第一连接架上;
[0009]角度调节机构,其包括第二连接架、滑移座、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在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连接架水平连接固定在四个立柱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架的底部,所述滑移座呈滑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架上,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呈转动式连接在滑移座上,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呈转动式连接在背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架与腿部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第二连接架上设置有联动螺杆。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腿部支撑板的一侧两端与电动液压推杆的顶端呈转动式连接,电动液压推杆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架的一侧两端呈转动式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架上水平固定有导向杆,滑移座的底部两端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通孔,导向杆限位对接在通孔内。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移座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联动块,联动
块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孔,第二连接架上水平转动连接有联动螺杆,联动螺杆呈螺纹转动式连接在联动块的螺孔内,并在联动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轮盘。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支架,滚轮支架通过其顶端的轴承与立柱在水平方向上呈万向转动式连接,并在滚轮支架上呈转动式连接有滚轮。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腿部支撑板均采用不锈钢钢材焊接构成矩形结构,并在其外表面整体喷涂有一层防锈涂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在本装置中通过电动液压推杆的伸缩控制腿部支撑板的转动,进而使病人的腿部能够通过腿部支撑板的转动而垂下,进而便于病人站起;
[0017]2)在本装置中设置有导向杆,滑移座的底部两端固定有限位块,使滑移座能够沿导向杆的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在移动时滑移座左右两端受力不均导致联动螺杆受力弯折;
[0018]3)在本装置设置有联动块以及联动螺杆,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联动螺杆进而带动联动块螺纹联动,进而带动滑移座滑移,通过滑移座的滑移使调节杆支撑背部支撑板进而使其向上转动,进而将病人的背部辅助托起。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支撑板及其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调节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滑移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背部支撑板,2、臀部支撑板,3、腿部支撑板,4、连接转轴,5、支撑座,6、第一连接架,7、第二连接架,8、立柱,9、滚轮,10、电动液压推杆,11、导向杆,12、联动螺杆,13、滑移座,14、联动块,15、限位块,16、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
[0027]支撑机构,其包括背部支撑板1、臀部支撑板2、腿部支撑板3、连接转轴4、支撑座5、第一连接架6、立柱8,所述立柱8竖直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架6的底部四角处,所述背部支撑板1通过连接转轴4呈转动式连接在臀部支撑板2的一侧,所述腿部支撑板3通过连接转轴4呈转动式连接在臀部支撑板2的另一侧,所述臀部支撑板2一侧的底部两端通过支撑座5连接在第一连接架6上;
[0028]角度调节机构,其包括第二连接架7、滑移座13、调节杆16,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在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连接架7水平连接固定在四个立柱8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架6的底
部,所述滑移座13呈滑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架7上,所述调节杆16的一端呈转动式连接在滑移座13上,所述调节杆16的另一端呈转动式连接在背部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架7与腿部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10,所述第二连接架7上设置有联动螺杆12,所述电动液压推杆10的型号为WDYTX3000

300。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腿部支撑板3的一侧两端与电动液压推杆10的顶端呈转动式连接,电动液压推杆10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架7的一侧两端呈转动式连接,通过电动液压推杆10的伸缩控制腿部支撑板3的转动,进而使病人的腿部能够通过腿部支撑板3的转动而垂下,进而便于病人站起。
[00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架7上水平固定有导向杆11,滑移座13的底部两端固定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通孔,导向杆11限位对接在通孔内,使滑移座13能够沿导向杆11的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在移动时滑移座13左右两端受力不均导致联动螺杆12受力弯折。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
[0033]支撑机构,其包括背部支撑板1、臀部支撑板2、腿部支撑板3、连接转轴4、支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其包括背部支撑板(1)、臀部支撑板(2)、腿部支撑板(3)、连接转轴(4)、支撑座(5)、第一连接架(6)、立柱(8),所述立柱(8)竖直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架(6)的底部四角处,所述背部支撑板(1)通过连接转轴(4)呈转动式连接在臀部支撑板(2)的一侧,所述腿部支撑板(3)通过连接转轴(4)呈转动式连接在臀部支撑板(2)的另一侧,所述臀部支撑板(2)一侧的底部两端通过支撑座(5)连接在第一连接架(6)上;角度调节机构,其包括第二连接架(7)、滑移座(13)、调节杆(16),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在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连接架(7)水平连接固定在四个立柱(8)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架(6)的底部,所述滑移座(13)呈滑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架(7)上,所述调节杆(16)的一端呈转动式连接在滑移座(13)上,所述调节杆(16)的另一端呈转动式连接在背部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架(7)与腿部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10),所述第二连接架(7)上设置有联动螺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板(3)的一侧两端与电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钧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