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18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及其收纳装置,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弹性连接件,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压感装置、信号接收传感器、能源组件、骨传导振子、麦克风;通过能源组件为压感装置、信号接收传感器、骨传导振子供电,通过压感装置或外接设备对信号接收传感器发出指令,骨传导振子通过人体骨骼传递声波至听觉神经,提供一种小巧、时尚,佩戴稳定、舒适的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听音装置。听音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骨传导耳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无线耳机是指没有传统连接线的人体通过佩戴收听声音的设备,常见的包括蓝牙耳机、红外耳机等,主要通过骨传导方式进行声音传导,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体骨骼传递声波至听觉神经。相对于通过空气传播耳膜震动传导声音的方式,骨传导效率高,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
[0003]公告号为CN21330571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骨传导耳机,包括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为圆柱形空心外壳且主机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电池以及电路板,主机本体的前侧开设有挤压槽,挤压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为橡胶材质的片,主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弯曲空心状的固定挂杆,固定挂杆远离主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头,喇叭头为圆形外壳且喇叭头的内部集成安装有喇叭以及振子。该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挂杆使得固定挂杆能挂接在耳朵的上方,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0004]为了使用方便和灵活,设备的体型设计要求除了小巧、时尚之外,越来越向追求舒适和佩戴稳定的方向发展。该技术这种夹耳式耳机,在长时间佩戴后,非常容易造成佩戴者佩戴不舒适甚至引起耳朵上方的疼痛感,造成不好的佩戴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呈弧形,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连接;
[0007]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压感装置、信号接收传感器、能源组件、骨传导振子。
[0008]可选的功能组件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麦克风等功能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提供一种小巧、时尚,佩戴稳定、舒适的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通过能源组件为压感装置、信号接收传感器、骨传导振子供电,通过压感装置或外接设备对信号接收传感器发出指令,骨传导振子通过人体骨骼传递声波至听觉神经。
[0010]优选地,所述压感装置包括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位于第一壳体内远离第二壳体一侧和/或第二壳体内远离第一壳体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导电面用于识别动物肢体靠近或远离导电面中心的方向、点击靠近导电面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次数、点击靠近导电面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频率、点击靠近导电面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停留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化为
电信号传输给信号接收传感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听音设备通过导电面识别肢体对压感装置产生的不同的动作信号,从而对信号接收传感器发出不同的指令。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侧面为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
[0014]第一壳体内远离第二壳体的侧面处的所述导电面的形状为与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侧面形状相似的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侧面为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
[0016]第二壳体内远离第一壳体的侧面处的所述导电面的形状为与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侧面形状相似的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导电面的表面积,增加肢体对导电面的有效操控面积,便于精准识别不同的肢体语言,转化为更加丰富的电信号,便于精准传递更多不同的指令。
[0018]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弧度小于或等于二分之一π;所述弹性连接件内部贯穿设置有记忆钢丝、导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记忆钢丝增强夹持力,便于防止骨传导振子在佩戴时受到挤压损坏,避免弹性连接件塑性形变造成佩戴松动等问题,该佩戴方式尤其适用于运动过程。
[0020]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靠近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处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离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处的横截面积。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连接件靠近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处的形变较小,其中部形变较大,方便在使用过程中佩戴或取下听音装置,保证弹性连接件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连接稳定性。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重心连线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重心连线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体积大于第二壳体,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与耳廓内侧相抵接,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与耳廓外侧相抵接,通过弹性连接件夹持在耳朵上。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侧面为中部凹陷的曲面,该曲面包括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关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对称面相对称;
[0025]所述第一接触面或第二接触面靠近弹性连接件的对称面处或远离弹性连接件的对称面处的曲率半径分别小于其中部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接触面或第二接触面远离弹性连接件的曲面弯曲方向与第一接触面或第二接触面靠近弹性连接件的曲面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接触面或第二接触面接触处切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
°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与耳廓外侧的接触面积较大,耳廓外侧下部的形状并非平面而是具有一个相对比较明显的弯折,第一接触面或第二接触面接触处与耳廓外侧弯折处相抵接,能够使第一壳体与耳廓外侧更加紧密的贴合,增大摩擦面积,增大摩擦力。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的特殊形状避免还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弹性连接件的作用下分别与耳廓内外侧相抵接时改变耳廓软骨的形态,配合7.5g的单耳重量,使得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得到保障。
[0027]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的侧面为中部凸出的曲面,该曲面远离弹性连接件的对称面处的曲率半径大于其中部的曲率半径。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壳体与耳廓内侧的接触面积较小,其形状便于第二壳体与与耳廓内侧更加紧密的贴合,有效接触面积更大,骨传导质量更好。
[0029]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0](1)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弹性连接件,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压感装置、信号接收传感器、能源组件、骨传导振子、麦克风;通过能源组件为压感装置、信号接收传感器、骨传导振子供电,通过压感装置或外接设备对信号接收传感器发出指令,骨传导振子通过人体骨骼传递声波至听觉神经,提供一种小巧、时尚,佩戴稳定、舒适的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
[0031](2)通过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侧面、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侧面设置为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导电面与相邻的侧面保持形状一致,便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导电面的表面积,增加肢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弹性连接件(3);所述弹性连接件(3)呈弧形,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或第二壳体(2)内设置有若干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压感装置(4)、信号接收传感器(5)、能源组件(6)、骨传导振子(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感装置(4)包括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位于第一壳体(1)内远离第二壳体(2)一侧和/或第二壳体(2)内远离第一壳体(1)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面用于识别动物肢体靠近或远离导电面中心的方向、点击靠近导电面的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的次数、点击靠近导电面的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的频率、点击靠近导电面的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的停留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信号接收传感器(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第二壳体(2)的侧面为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第一壳体(1)内远离第二壳体(2)的侧面处的所述导电面的形状为与第一壳体(1)远离第二壳体(2)的侧面形状相似的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的侧面为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第二壳体(2)内远离第一壳体(1)的侧面处的所述导电面的形状为与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的侧面形状相似的中部突出或凹陷的曲面。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政煌朱玉龙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声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