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及组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33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骨传导助听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及组装方法,包括壳体组件和传导组件,传导组件位于壳体组件的内部;壳体组件包括耳机前壳、耳机背壳和耳机上盖,耳机前壳和耳机上盖分别固定连接于耳机背壳的两端,耳机前壳的内部开设有振子槽,振子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筋条;传导组件包括骨传导振子和电子线,骨传导振子位于振子槽内部,多个筋条位于骨传导振子的四周,骨传导振子远离振子槽的一端与电子线焊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半入耳式耳机的人体工学结构,结合骨传导振子特性形成的骨传导助听器,使得骨传导振子与耳骨接触面更多更聚拢,骨传导助听效果更好更清晰,体积较小,对于长时间佩戴,更为轻便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助听器的,具体涉及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助听器是一种供听障者使用的、补偿听力损失的小型扩音设备。传统的助听器通常采用气导式助听器,通过把放大的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后传入耳道。

2、气导式助听器通常采用扬声器来进行扩音,而扬声器的噪音过大,会出现使用者无法听清的现象产生。现有的折叠盒式助听器和折叠耳背式助听器,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而全入耳式的标准耳道机,在长时间的佩戴后,使用者容易有耳道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及组装方法,运用半入耳式耳机的人体工学结构,结合骨传导振子特性形成的骨传导助听器,使得骨传导振子与耳骨接触面更多更聚拢,骨传导助听效果更好更清晰,体积较小,对于长时间佩戴,更为轻便舒适。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包括壳体组件和传导组件,所述传导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

4、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耳机前壳、耳机背壳和耳机上盖,所述耳机前壳和所述耳机上盖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耳机背壳的两端,所述耳机前壳的内部开设有振子槽,所述振子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筋条;

5、所述传导组件包括骨传导振子和电子线,所述骨传导振子位于所述振子槽内部,多个所述筋条位于所述骨传导振子的四周,所述骨传导振子远离所述振子槽的一端与所述电子线焊接连接;

6、所述耳机背壳和所述耳机上盖的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电子线位于所述通孔处。

7、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前壳与所述骨传导振子之间紧密结合,所述耳机前壳、所述耳机背壳和所述耳机上盖为全封闭式。

8、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上盖内部固定设置有磁铁。

9、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振子与所述耳机前壳的内部相平行。

11、进一步的,所述耳机背壳和所述耳机上盖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铜扣,所述铜扣套设于所述电子线上,所述电子线通过铜扣固定设置在所述耳机背壳和所述耳机上盖之间。

12、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线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外部的一端外接电源。

13、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振子与所述耳机前壳的内部呈一定的角度。

14、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步骤:

15、s1:安装振子操作:

16、将第一泡棉粘贴于耳机前壳中对应的槽内,使用双面粘合剂将第一泡棉粘贴在骨传导振子前端盖上,将贴有第一泡棉的骨传导振子装配于耳机前壳中对应的槽位置上;

17、s2:安装电子线操作:

18、在电子线上使用慢干胶固定铜扣,并穿过耳机背壳的通孔中,电子线焊接于骨传导振子的一端,将第二泡棉粘贴在骨传导振子上,将第三泡棉粘贴在第二泡棉远离骨传导振子的一端上;

19、s3:装配壳体组件操作:

20、耳机前壳与耳机背壳装配,在耳机前壳扣位槽使用慢干胶后相扣合;将电子线整理好后,用慢干胶把电子线密封,电子线在铜扣位置上和耳机背壳贴好并使用慢干胶固定,磁铁装配于耳机上盖的磁铁槽上,使用慢干胶固定,耳机背壳扣位槽上使用慢干胶后扣合耳机上盖。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2、(1)通过设置耳机前壳、耳机背壳和耳机上盖,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耳机前壳、耳机背壳和耳机上盖,运用半入耳式耳机的人体工学结构,结合骨传导振子特性形成的骨传导助听器,使得骨传导振子与耳骨接触面更多更聚拢,骨传导助听效果更好更清晰,体积较小,对于长时间佩戴,更为轻便舒适,耳机前壳内的筋条用于固定骨传导振子,不使其左右振动,耳机前壳、耳机背壳和耳机上盖为全封闭式,没有泄气孔,外物不会污染到内部零件,防水防污染效果更好。

23、(2)通过设置骨传导振子,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骨传导振子和耳机前壳紧密结合,将声音直接在耳骨上振动传递,能够使振动传音更为清晰,整体结构更为小巧,便于携带和使用,不因为长时间佩戴而造成耳道的不适。

24、(3)通过设置磁铁,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磁铁能够将左右两个骨传导助听器的耳机上盖相贴合,达到暂停使用的效果,更为节约电量,可以延长使用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和传导组件,所述传导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前壳与所述骨传导振子之间紧密结合,所述耳机前壳、所述耳机背壳和所述耳机上盖为全封闭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上盖内部固定设置有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振子与所述耳机前壳的内部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背壳和所述耳机上盖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铜扣,所述铜扣套设于所述电子线上,所述电子线通过铜扣固定设置在所述耳机背壳和所述耳机上盖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线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外部的一端外接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振子与所述耳机前壳的内部呈一定的角度。

9.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的组装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助听器骨传导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和传导组件,所述传导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前壳与所述骨传导振子之间紧密结合,所述耳机前壳、所述耳机背壳和所述耳机上盖为全封闭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上盖内部固定设置有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助听器振子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振子与所述耳机前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宏朱玉龙张磊吴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声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