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门体组件和具有此门体组件的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90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烤箱门体组件和具有此门体组件的烤箱,包括主框体、外面板、密封圈以及窗体。其中,主框体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框口,其内侧周沿环绕地设置有第一凹槽,其外侧与外面板连接。密封圈具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矩形环状结构,并在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凹槽适配的密封圈固定沿。窗体设置于主框体内侧,密封圈由窗体内侧环绕地设置在窗体周沿,并且,密封圈固定沿卡嵌于所述第一凹槽之内,以将窗体夹设于主框体与密封圈之间。体夹设于主框体与密封圈之间。体夹设于主框体与密封圈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烤箱门体组件和具有此门体组件的烤箱


[0001]本技术涉及厨用电器的烤箱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烤箱门体组件和具有此门体组件的烤箱。

技术介绍

[0002]烤箱是一种密封的用来烤制食物或烘干食品的电器,其利用电热元件所发出的辐射热来烘烤食品。近年来还研发出一种通过热风循环气流来烘烤食物的“空气烤箱”。
[0003]上述类型的烤箱在烹饪过程中会不断在烹饪腔内部制造循环的高温气流、蒸汽。在一方面,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渍、水蒸汽等物质通常会附着于烤箱门体组件,需将门体组件拆下以进行清洗。用户在清洗门体组件时,通常会将门体组件整体浸没在水中以方便清洗,但现有门体组件结构并不具备完全的水密性,导致浸没清洗时液体会渗入并积聚于门体组件内部,造成使用和清洁不便的同时还存在卫生隐患。在另一方面,门体组件上通常还设置有便于观察的透明窗体,以监控食材的烹饪状态,而透明的观察窗体与门体组件之间的结合必然产生细小的装配间隙,导致烹饪中产生的油烟或水蒸气向烤箱外部泄漏,污染厨房环境并且带来清洁上的困难。
[0004]面对上述问题,虽然也有现有技术如技术专利202122422914.5为烤箱设计了一种密封结构,通过在门体组件与透明观察窗之间增加密封垫圈的方式强化密封效果,但是还存在不足。首先,该现有技术的密封结构中密封垫圈与透明观察窗仅相互贴合,不可能达到完全水密的要求;其次,该现有技术中门体组件内侧密封垫与观察窗体的简单结合未提供相应的气密和隔热设计,不但无法完全隔绝水气,还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
[0005]因此,有必要为烤箱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门体组件,在满足门体组件整体水密性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气密性以及隔热要求,同时兼具低廉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烤箱门体组件,包括:
[0007]主框体,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框口,并在内侧周沿环绕地设置有大致呈矩形的第一凹槽;
[0008]外面板,其外侧与所述主框体连接;
[0009]密封圈,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矩形环状结构,并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适配的密封圈固定沿;以及
[0010]窗体,设置在所述主框体内侧并恰适于被所述第一凹槽包围,
[0011]其中,所述密封圈由内侧环绕地设置在所述窗体周沿,所述密封圈固定沿卡嵌于所述第一凹槽之内,以将所述窗体夹设于所述主框体与所述密封圈之间。
[0012]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主框体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大致对应,但略小于所述第一凹槽,当所述窗体安装于所述主框体时,所述第二凹槽被所述窗体覆盖。
[0013]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密封胶体,其中,当所述窗体由内侧与所述主框体结合并被所述第一凹槽包围时,所述窗体在密封胶体的封闭下,与所述主框体水密性结合。
[0014]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密封圈内侧还设置有密封圈翻边,当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窗体夹设于所述主框体与所述密封圈之间时,所述密封圈翻边盖设于所述窗体内侧。
[0015]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外面板内侧还设置有第三凹槽,并且所述主框体外侧周沿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对应的凸沿,其中,当所述外面板由外侧与所述主框体连接时,所述凸沿与所述第三凹槽插设结合。
[0016]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凹槽内填充有密封胶体,其中,当所述外面板由外侧与所述主框体结合并且所述凸沿插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时,所述外面板在所述密封胶体的封闭下,与所述主框体水密性结合。
[0017]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门体组件还包括握柄,所述握柄设置有向内侧凸起的固定柱,所述外面板还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固定孔,所述主框体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并且前后贯通的第二固定孔,其中,当所述握柄于外侧安装至所述外面板与所述主框体共同构成的整体结构时,所述固定柱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连接。
[0018]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填充有密封胶体。
[0019]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烤箱,所述烤箱包括前述的门体组件,并且还包括烤箱本体,所述烤箱本体内部设置有烹饪腔,所述门体组件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前侧开口处。
[0020]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烹饪腔前侧开口下沿设置有旋转槽,所述主框体下沿还设置有旋转结构,当所述门体组件安装于所述烹饪腔前侧开口处时,所述旋转结构与所述旋转槽活动连接。
[0021]本技术至少提供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2]1、通过密封圈与第一凹槽插设结合的方式固定窗体,并配合密封胶体填充第二凹槽,仅通过单层窗体即可满足门体组件内侧的水密性、气密性以及隔热要求;
[0023]2、通过填充密封胶体的第三凹槽与主框体前侧凸沿插设结合的密封结构,满足门体组件外侧的水密性要求。
[0024]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门体组件处于分解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门体组件处于组合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烤箱与门体组件分离时的立体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
主框体
ꢀꢀꢀꢀꢀꢀꢀꢀꢀꢀꢀꢀꢀꢀ
11

第一凹槽
ꢀꢀꢀꢀꢀꢀꢀꢀꢀꢀꢀ
12

第二凹槽
[0032]13

凸沿
ꢀꢀꢀꢀꢀꢀꢀꢀꢀꢀꢀꢀꢀꢀꢀ
14

第一框口
ꢀꢀꢀꢀꢀꢀꢀꢀꢀꢀꢀ
15

第二固定孔
[0033]16

旋转结构
ꢀꢀꢀꢀꢀꢀꢀꢀꢀꢀꢀ
17

止位片
ꢀꢀꢀꢀꢀꢀꢀꢀꢀꢀꢀꢀꢀ2‑
外面板
[0034]21

第一固定孔
ꢀꢀꢀꢀꢀꢀꢀꢀꢀ
22

观察区域
ꢀꢀꢀꢀꢀꢀꢀꢀꢀꢀꢀ
23

第三凹槽
[0035]3‑
密封圈
ꢀꢀꢀꢀꢀꢀꢀꢀꢀꢀꢀꢀꢀꢀ
31

密封圈固定沿
ꢀꢀꢀꢀꢀꢀꢀ
32

密封圈翻边
[0036]4‑
窗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箱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体(1),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框口(14),并在内侧周沿环绕地设置有大致呈矩形的第一凹槽(11);外面板(2),其外侧与所述主框体(1)连接;密封圈(3),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对应的矩形环状结构,并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适配的密封圈固定沿(31);以及窗体(4),设置在所述主框体(1)内侧并恰适于被所述第一凹槽(11)包围,其中,所述密封圈(3)由内侧环绕地设置在所述窗体(4)周沿,所述密封圈固定沿(31)卡嵌于所述第一凹槽(11)之内,以将所述窗体(4)夹设于所述主框体(1)与所述密封圈(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11)大致对应,但略小于所述第一凹槽(11),当所述窗体(4)安装于所述主框体(1)时,所述第二凹槽(12)被所述窗体(4)覆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2)内填充有密封胶体,其中,当所述窗体(4)由内侧与所述主框体(1)结合并被所述第一凹槽(11)包围时,所述窗体(4)在密封胶体的封闭下与所述主框体(1)水密性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内侧还设置有密封圈翻边(32),当所述密封圈(3)将所述窗体(4)夹设于所述主框体(1)与所述密封圈(3)之间时,所述密封圈翻边(32)盖设于所述窗体(4)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板(2)内侧还设置有第三凹槽(23),并且所述主框体(1)外侧周沿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挺陈锡雁梁郁庆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