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调节机构及滚轮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935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向调节机构及滚轮运输装置,其中,导向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板组件和调节组件,导向组件设在滚轮运输装置的辊道上,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板,两个导向板的长度方向均与辊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并均可沿辊道的宽度方向移动;调节组件与两个导向板分别连接,用于控制两个导向板分别沿辊道的宽度方向各自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导向调节机构,通过在滚轮运输装置的辊道上设置导向板组件,并使导向板组件中的两个导向板的长度方向均与辊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再通过调节组件控制两个导向板分别沿辊道的宽度方向各自移动,可实现对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距离调整,进而实现对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辊道的输送宽度的调整。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辊道的输送宽度的调整。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辊道的输送宽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向调节机构及滚轮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面板制造的
,特别涉及一种导向调节机构及滚轮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面板AO I检测输送主要是滚轴转动输送。在面板尺寸变更时,传统方式需要先停机,再通过人工松开滚轴上辊道的导向零件的固定螺丝,并根据面板尺寸调整辊道运输装置的宽度,然后拧紧固定螺丝,重启辊道运输装置输送。这种调节方式费时费力,甚至在有限空间的时候,需要调试人员将身体伸进装置的机台中进行调节,存在一定受伤的风险。与此同时,当遇到需要频繁切换面板尺寸的时候,会浪费更多的时间,降低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向调节机构及滚轮运输装置,其中,导向调节机构可使辊道适应于不同的手机面板的输送,以缩短在输送不同尺寸手机面板尺寸时对辊道宽度调整的时间。
[0004]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向调节机构,用于滚轮运输装置,包括:
[0005]导向板组件,设在所述滚轮运输装置的辊道上,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辊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并均可沿所述辊道的宽度方向移动;
[0006]调节组件,与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连接,用于控制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沿所述辊道的宽度方向各自移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0008]第一调节杆,与所述辊道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板中的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
[0009]第二调节杆,与所述辊道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板中的另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杆连接;
[0010]控制部,与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分别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沿所述辊道的宽度方向各自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包括:
[0012]调节座,设在所述辊道宽度方向的外侧中的至少一侧的外侧,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座并与所述调节座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0014]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的导向板连接;
[0015]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调节杆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调节杆连接的导向板连接;
[0016]导向杆,与所述辊道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活动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底座和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的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的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导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二底座和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的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二调节杆连接的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导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位于所述辊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座远离所述第二底座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辊道后与相应的所述导向板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均设置可与所述导向杆轴向活动连接的衬套,所述导向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上的所述衬套,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座可沿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沿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9]进一步的,所述衬套为无油衬套。
[002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组所述导向板组件,每一所述导向板组件中的一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另一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杆连接。
[0021]进一步的,位于不同所述导向板组件中的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中的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连接,另一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杆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辊道包括至少两列滚轮组,位于同一所述导向板组件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导向板分别位于一所述滚轮组的两侧,位于不同所述导向板组件中的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板位于相邻的两列所述滚轮组之间。
[0023]本技术提供的导向调节机构,通过在滚轮运输装置的辊道上设置导向板组件,并使导向板组件中的两个导向板的长度方向均与辊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再通过调节组件控制两个导向板分别沿辊道的宽度方向各自移动,可实现对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距离调整,进而实现对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辊道的输送宽度的调整,以使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辊道适应于不同的手机面板的输送,进而缩短了在输送不同尺寸手机面板尺寸时对辊道宽度调整的时间。
[002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滚轮运输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导向调节机构。
[0025]进一步的,还包括:
[0026]至少两列滚轮组,沿所述辊道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位于同一所述导向板组件中的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位于一所述滚轮组的两侧;
[0027]驱动机构,与至少两列所述滚轮组分别驱动连接,用于控制至少两列所述滚轮组分别转动。
[0028]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辊道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上的滚轮,至少两个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均连接有第一转轮,至少两个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均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轮传动连接的第二转轮、以及带动所述第二转轮转动的驱动部,在所述第二转轮的转动时,所述第一转轮在所述第二转轮的传动带动下轴向转动。
[0029]本技术提供的滚轮运输装置,通过在滚轮运输装置上设置上述导向调节机构,使导向板组件中的两个导向板的长度方向均与辊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再通过调节组件
控制两个导向板分别沿辊道的宽度方向各自移动,可实现对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距离调整,进而实现对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辊道的输送宽度的调整,以使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辊道适应于不同的手机面板的输送,进而使滚轮运输装置可对不同尺寸的手机面板进行输送。
[0030]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3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3]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滚轮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
[0037]1‑
导向板组件,101

导向板,1011

第一导向板,1012

第二导向板,1013
‑ꢀ
第三导向板,101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调节机构,用于滚轮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板组件(1),设在所述滚轮运输装置的辊道(3)上,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板(101),两个所述导向板(101)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辊道(3)的长度方向平行,并均可沿所述辊道(3)的宽度方向移动;调节组件(2),与两个所述导向板(101)分别连接,用于控制两个所述导向板(101)分别沿所述辊道(3)的宽度方向各自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调节杆(201),与所述辊道(3)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板(101)中的一导向板(101)与所述第一调节杆(201)连接;第二调节杆(202),与所述辊道(3)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板(101)中的另一导向板(101)与所述第二调节杆(202)连接;控制部,与所述第一调节杆(201)和所述第二调节杆(202)分别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杆(201)和第二调节杆(202)分别沿所述辊道(3)的宽度方向各自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座,设在所述辊道(3)宽度方向的外侧中的至少一侧的外侧,所述第一调节杆(201)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杆(202)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座并与所述调节座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座(401),与所述第一调节杆(201)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调节杆(201)连接的导向板(101)连接;第二连接座(402),与所述第二调节杆(202)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调节杆(202)连接的导向板(101)连接;导向杆(403),与所述辊道(3)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杆(40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座(401)和所述第二连接座(402),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401)和所述第二连接座(402)分别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401)包括第一底座(4011)和与所述第一底座(4011)连接的第一支撑座(4012),与所述第一调节杆(201)连接的所述导向板(101)与所述第一支撑座(4012)连接,所述第一底座(4011)与所述导向杆(40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402)包括第二底座(4021)和与所述第二底座(4021)连接的第二支撑座(4022),与所述第二调节杆(202)连接的所述导向板(101)与所述第二支撑座(4022)连接,所述第二底座(4021)与所述导向杆(40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4011)和所述第二底座(4021)均位于所述辊道(3)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座(4012)远离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栩廖大伟黄依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