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13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电池包和车辆,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芯、柔性电路板和测温件,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连的电路板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测温件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件,测温件可与电芯的外表面进行热传导,并直接将电芯的温度数据反馈至柔性电路板,大大缩短了电芯温度采集的热传导路径,可以更直接、更快速的采集电芯的实际温度,当动力电池系统中电芯发生异常或热失控时,能够更直接有效的采集到电芯的温度,避免了温度采集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电芯温度异常时可以更快地发出预警,提高了电池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件、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始终都是重点研究的方向,而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监测至关重要。
[0003]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内温度监测方案一般是将热敏元件焊接在柔性电路板上,电芯的温度依次通过汇流排、镍片、热敏元件反馈至柔性电路板,从而实现电芯温度的检测,但是,此种方案的热传导路径过长,在传导过程中存在热量损耗,并且汇流排在工作中会产生热量,导致最终采集到的电芯的温度数据不准确,影响系统对电芯状态的正常判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可以更快速和准确地采集电芯的温度数据。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组件的电池包。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0008]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包括电芯、柔性电路板和测温件,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连的电路板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测温件设在所述连接部上。
[0009]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件,测温件可与电芯的外表面进行热传导,并直接将电芯的温度数据反馈至柔性电路板,大大缩短了电芯温度采集的热传导路径,可以更直接、更快速的采集电芯的实际温度,当动力电池系统中电芯发生异常或热失控时,能够更直接有效的采集到电芯的温度,避免了温度采集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电芯温度异常时可以更快地发出预警,提高了电池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件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的一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填充有导热材料。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侧边上设有缺口,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大体为梯形,且所述缺口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缺口的拐角为平滑的圆角。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电芯相连且盖设在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上,所述补强板用于保护所述测温件。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板上设有通孔和定位孔,所述测温件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定位孔用于使所述补强板与电芯形成定位。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件为NTC热敏电阻。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汇流排和镍片,所述汇流排与所述电芯相连,所述镍片的一端与所述汇流排相连,所述镍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本体相连。
[0018]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组件。
[0019]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和补强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和补强板的仰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电芯1,柔性电路板2,电路板本体21,缺口211,连接部22,测温件3,补强板4,通孔41,定位孔42,汇流排5,镍片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包括电芯1、柔性电路板2和测温件3。
[0027]其中,柔性电路板2包括电路板本体21和连接部22,电路板本体21与连接部22相连,连接部22与电芯1的外表面相接触,测温件3设在连接部22上。
[0028]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件,测温件3可与电芯1的外表面进行热传导,并直接将电芯1的温度数据反馈至柔性电路板2,大大缩短了电芯1温度采集的热传导路径,可以更直接、更快速的采集电芯1的实际温度,当动力电池系统中电芯1发生异常或热失控时,能够更直接有效的采集到电芯1的温度,避免了温度采集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电芯1温度异常时可以更快地发出预警,提高了电池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件3为NTC热敏电阻。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是指随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该材料是利用锰、铜、硅、钴、铁、镍、锌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充分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可制成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其电阻率和材料常数随材料成分比例、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和结构状态不同而变化。
[0030]测温件3的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柔性电路板2将测温件3的电阻值传递至采集子板,从而得到电芯1的实时温度数据。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测温件3位于连接部22远离电芯1的外表面的一侧。即,测温件3与电芯1之间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间接接触,测温件3采用表面组装技术焊接在连接部22的上表面上,连接部22的下表面与电芯1相接触,电芯1的温度通过连接部22传递至测温件3。
[0032]进一步地,电芯1的外表面与连接部22之间填充有导热材料,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测温件3与电芯1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热传导,避免受到空气或者其他介质的影响,进而影
响温度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温度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件还包括补强板4,补强板4与电芯1相连且盖设在连接部22的上表面上,因为测温件3本身较为脆弱,收到磕碰很容易损坏,因此通过补强板4对测温件3进行保护。
[0034]补强板4上设有通孔41,通孔41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为矩形,测温件3位于通孔41内,设置通孔41可以防止测温件3与补强板4发生干涉,并且测温件3在通孔41内部,通孔41起到了类似围墙的作用将测温件3保护起来,可以有效防止测温件3受到磕碰,保护效果好。
[0035]此外,补强板4上还设有定位孔42,可选地,定位孔42为两个,两个定位孔42分别位于通孔41的两侧,定位孔42用于使补强板4与电芯1形成定位,便于装配。
[0036]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本体21的侧边上设有缺口211,连接部22的至少部分位于缺口211内,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22并非直接与电路板本体21的侧边相连,而是与缺口211的内沿相连,连接部22的一端位于缺口211内部。
[0037]缺口211起到避让作用,为补强板4提供安装空间,并且还可以减小柔性电路板2的面积,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1)、柔性电路板(2)和测温件(3),所述柔性电路板(2)包括相连的电路板本体(21)和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电芯(1)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测温件(3)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件(3)位于所述连接部(22)远离所述电芯(1)的外表面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部(22)之间填充有导热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21)的侧边上设有缺口(211),所述连接部(2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21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11)大体为梯形,且所述缺口(211)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缺口(211)的拐角为平滑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