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单元和叠合板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43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单元和叠合板成型模具,其中,模具单元包括底座和若干模块,若干模块沿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依次拼接,用于与底座共同形成叠合板成型模具的侧挡边,其中,每一个模块均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每一个模块的沿底座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侧壁之间贯通有第一安装通道,用于穿设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局部替换,以提高叠合板成型模具的利用率,减小资源浪费。减小资源浪费。减小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单元和叠合板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叠合板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模具单元和叠合板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叠合板作为主要的装配式构件之一,因其制作、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是由钢筋、混凝土等结合形成的。叠合板构件厂生产叠合板需要有相应的模具才能生产。
[0003]现有的叠合板成型模具采用4个角钢依次焊接连接,围合成四边形,而叠合板四个侧面会伸出钢筋,需要在角钢的立面上钻孔。这种叠合板成型模具制造后,为一体结构,如果某一角钢钻的孔的局部孔间距存在误差,或角钢的某一处存在损坏导致制造叠合板时混凝土泄漏,那么,整个叠合板成型模具往往会报废弃用,重新制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所以,需要一种叠合板成型模具,能够局部替换,以提高叠合板成型模具的利用率,减小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单元和叠合板成型模具,旨在能够局部替换,以提高叠合板成型模具的利用率,减小资源浪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模具单元,应用于叠合板成型模具,所述模具单元包括:
[0006]底座;和
[0007]若干模块,若干所述模块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依次拼接,用于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叠合板成型模具的侧挡边;
[0008]其中,每一个所述模块均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模块的沿所述底座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侧壁之间贯通有第一安装通道,用于穿设钢筋。
[0009]可选地,所述模块与所述底座磁吸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安装槽;
[0011]所述模块的底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0012]可选地,所述模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卡槽;
[0013]所述模具单元还包括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通道。
[0014]可选地,所述模块包括模主体和限位柱,所述模主体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模主体的上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卡槽,所述模主体的上表面于所述第一卡槽的至少一侧凸设有所述限位柱;
[0015]所述第一卡接件的至少一侧面凹设有限位槽;
[0016]其中,所述限位柱卡设于所述限位槽中。
[0017]可选地,相邻两所述模块之间形成有用于穿设钢筋的第二安装通道。
[0018]可选地,相邻两所述模块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围合形成第二卡槽;
[0019]所述模具单元还包括第二卡接件和锁紧结构,所述第二卡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并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围合形成第二安装通道,所述第二安装通道用于穿设钢筋,所述锁紧结构连接在所述模块的上表面,所述锁紧结构夹持所述第二卡接件,以连接相邻两所述模块。
[0020]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连接板和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一侧边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一表面,所述插接板插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中,以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通道;
[0021]所述锁紧结构包括两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杆和抵接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块的上表面,所述抵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抵接块与所述模块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两所述锁紧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所述模块上,以使两所述夹持空间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的背对设置的两侧边分别插设于两所述夹持空间中。
[0022]可选地,若干所述模块包括第一类模块和第二类模块,所述第一类模块的安装通道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密度与所述第二类模块的安装通道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密度不同。
[002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叠合板成型模具,包括多个模具单元,多个所述模具单元的依次首尾连接,并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混凝土;
[0024]所述模具单元包括:
[0025]底座;和
[0026]若干模块,若干所述模块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依次拼接,用于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叠合板成型模具的至少部分侧边;
[0027]其中,每一个所述模块均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每一个所述模块的沿所述底座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侧壁之间贯通有第一安装通道,用于穿设钢筋。
[0028]本技术技术方案模具单元包括底座和若干模块,若干模块沿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依次拼接,用于与底座共同形成叠合板成型模具的侧挡边,通过每一个模块均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每一个模块的沿底座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侧壁之间贯通有第一安装通道,用于穿设钢筋,当叠合板成型模具的局部孔间距存在误差或叠合板成型模具的某处存在损坏时,只需更换孔间距误差处或损坏处的模块就可以继续使用,而不需要报废整个叠合板成型模具,从而实现局部替换,以提高叠合板成型模具的利用率,减小资源浪费。另外,当不同叠合板的钢筋间距存在差异时,只需更换相对应的模块就可以改变第一安装通道的间距,从而可以适配钢筋间距不同的叠合板,而不用报废整个叠合板成型模具,进而能够重复利用,以提高叠合板成型模具的利用率,减小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技术模具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中模具单元去除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1中第一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图1中第二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图1中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图1中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号说明:
[0038]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模具单元100a第二安装通道100b第二卡槽10底座10a安装槽30模块30a第一安装通道30b第一卡槽31模主体33限位柱30c第一类模块30d第二类模块50第一卡接件50a限位槽70第二卡接件71连接板73插接板90锁紧结构90a夹持空间91锁紧件911连接杆913抵接块
[003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单元,应用于叠合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单元包括:底座;和若干模块,若干所述模块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依次拼接,用于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叠合板成型模具的侧挡边;其中,每一个所述模块均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模块的沿所述底座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侧壁之间贯通有第一安装通道,用于穿设钢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与所述底座磁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安装槽;所述模块的底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模具单元还包括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通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模主体和限位柱,所述模主体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模主体的上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卡槽,所述模主体的上表面于所述第一卡槽的至少一侧凸设有所述限位柱;所述第一卡接件的至少一侧面凹设有限位槽;其中,所述限位柱卡设于所述限位槽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模块之间形成有用于穿设钢筋的第二安装通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模块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睿住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