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840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涉及余热利用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解决现有瓷窑在燃烧时易被低温压缩空气影响燃烧效率的问题。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设置为圆筒状,所述转动筒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转动筒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上设置有送气头,所述送气头设置有多个,所述送气头与送气管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气头的下端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深度与转动筒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导流风机,所述导流风机与送气管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导流风机设置为固定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而现有的钧瓷在进行生产时,会在瓷窑的内部产生大量的热量,但热量又是一种可利用的再生资源,从而需要使用余热利用装置来对瓷窑产生的余热进行再利用处理。
[0003]例如公告号为CN211823877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玻璃窑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底座和装置主体以及换热管道,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安装有进气斗,所述进气斗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安装有排气斗,所述排气斗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左侧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基面右下角安装有排液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位于进液管与排液管之间安装有换热管道;
[0004]上述现有技术在进行使用时虽然具备可防止使用过程中烟气泄露的优点,但瓷窑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将压缩空气送入瓷窑的内部,以为火焰燃烧提供助燃,但压缩空气自身的温度均较低,从而极易导致瓷窑内部的温度产生变化,进而极易影响到整个瓷窑的燃烧效率,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解决现有瓷窑在燃烧时易被低温压缩空气影响燃烧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设置为圆筒状,所述转动筒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转动筒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上设置有送气头,所述送气头设置有多个,所述送气头与送气管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气头的下端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深度与转动筒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导流风机,所述导流风机与送气管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导流风机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存储气罐,所述存储气罐与导气管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存储气罐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电动阀门。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筒的外侧设置有贴合环,所述贴合环设置有两个,所述贴合环与转动筒设置为转动连接,所述贴合环的一侧设置有传送环,所述传送环与转动筒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筒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与装置外壳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排烟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
[0008]优选的,所述传送环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侧设置有电机转轴,所述传送带紧贴电机转轴与传送环,所述电机转轴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筒的下端设置有燃烧箱,所述燃烧箱设置有两个,所述燃烧箱与装置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燃烧箱上设置有燃烧头,所述燃烧头设置有多个。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筒的前端设置有密封挡条,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设置有拉门板。
[0011]优选的,所述拉门板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滑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技术通过导气管、导流风机与送气管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导流风机来将导气管中的空气导入送气管中,同时瓷窑中的高温空气又会对导气管中的压缩空气进行加热,以实现对瓷窑中的余热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解决现有瓷窑在燃烧时易被低温压缩空气影响燃烧效率的问题,进而可以大幅度的缓解使用者的使用压力;
[0014]2、该技术通过驱动电机、传送带、转动筒与密封挡条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驱动电机来驱动传送带进行转动,并通过传送带来带动转动筒进行转动,以使得转动筒上的密封挡条可以与转动筒和装置外壳的内壁形成密闭环境,从而使得该瓷窑的内部燃烧环境减小,以提高整个瓷窑的燃烧效率,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者的使用压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转动筒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图。
[0018]图中:1、装置外壳;2、拉门板;3、电动滑道;4、电动滑块;5、支撑板;6、燃烧箱;7、燃烧头;8、转动筒;9、密封挡条;10、贴合环;11、排烟管;12、过滤板;13、存储气罐;14、进气管;15、导气管;16、隔板;17、导流风机;18、送气管;19、送气头;20、排气槽;21、传送环;22、传送带;23、电机转轴;24、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筒8,转动筒8设置为圆筒状,转动筒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与转动筒8设置为固定连接,隔板16的一侧设置有送气管18,送气管18上设置有送气头19,送气头19设置有多个,送气头19与送气管18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气头19的下端设置有排气槽20,排气槽20的深度与转动筒8的厚度设置为一致,隔板16的另一侧设置有导流风机17,导流风机17与送气管18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气管18的上端设置有导
气管15,导气管15与导流风机17设置为固定连接,导气管15的一侧设置有存储气罐13,存储气罐13与导气管15设置为固定连接,导气管15上设置有电动阀门,存储气罐13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上设置有电动阀门。
[0021]进一步,转动筒8的外侧设置有贴合环10,贴合环10设置有两个,贴合环10与转动筒8设置为转动连接,贴合环10的一侧设置有传送环21,传送环21与转动筒8设置为固定连接,转动筒8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11,排烟管11与装置外壳1设置为固定连接,排烟管1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2。
[0022]进一步,传送环21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22,传送带22的内侧设置有电机转轴23,传送带22紧贴电机转轴23与传送环21,电机转轴2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与电机转轴23通过联轴器连接。
[0023]进一步,转动筒8的下端设置有燃烧箱6,燃烧箱6设置有两个,燃烧箱6与装置外壳1通过螺栓连接,燃烧箱6上设置有燃烧头7,燃烧头7设置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筒(8),所述转动筒(8)设置为圆筒状,所述转动筒(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与转动筒(8)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6)的一侧设置有送气管(18),所述送气管(18)上设置有送气头(19),所述送气头(19)设置有多个,所述送气头(19)与送气管(18)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气头(19)的下端设置有排气槽(20),所述排气槽(20)的深度与转动筒(8)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隔板(16)的另一侧设置有导流风机(17),所述导流风机(17)与送气管(18)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送气管(18)的上端设置有导气管(15),所述导气管(15)与导流风机(17)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15)的一侧设置有存储气罐(13),所述存储气罐(13)与导气管(15)设置为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15)上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存储气罐(13)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上设置有电动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生产用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8)的外侧设置有贴合环(10),所述贴合环(10)设置有两个,所述贴合环(10)与转动筒(8)设置为转动连接,所述贴合环(10)的一侧设置有传送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瑜法文君郭志勇孔田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神后镇孔家钧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