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盖及井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831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盖及井盖系统,其中,井盖包括:井盖本体;设置在井盖本体上的无线电能接收模组、无线通信模组、电子锁和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无线电能接收模组、无线通信模组和电子锁相连,无线电能接收模组与开锁装置建立无线供电连接后,接收开锁装置发送的电能,以给第一控制器供电,第一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组与开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通过无线通信模组接收开锁装置发送的开关锁指令,以及根据开关锁指令对电子锁进行控制。由于没有有线电源,降低了有线供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且无需安全模组,提高井盖的安全性,且降低了井盖的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盖及井盖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井盖及井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井盖是地下管廊安全的出入口,是地下管廊运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井盖一般为采用球墨铸铁制造的物理井盖,采用人工巡检,手工登记物理铭牌的方式。但是,由于传统井盖物理铭牌形式,容易受到泥污等遮挡,且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磨损,导致铭牌字迹不清晰、难以辨别,以及井盖数量大和分布不集中,且井盖的标注信息相对简单,不易修改,对后期巡检困难大,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另外传统井盖大多是无锁的,很容易被掀开或者被盗,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新型智能井盖在传统井盖本体上集成电源管理单元、微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电子锁等模块,采用有线供电或者电池供电等方式为井盖电子锁提供电能,井盖电子设备通过连接LoRa(Long Range Radio,远距离无线电)、NB

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连接中间件和后台管理系统,通过识别存储器内的井盖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实现远程巡检、井盖开/关锁控制等操作。
[0004]但是新型智能井盖需要带电才能正常工作,对一些排水、排污、石油、天然气等环境不具备或者不能安装有线电源的井,就不能使用,且容易接触井下易燃易爆气体,产生安全隐患;如果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井下潮湿恶劣环境、南北气温差异、井盖电子设备耗电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对于后期开井维护电池的工作难度大,成本高。集成的电子设备部分模块多,占用空间大,硬件成本高,很难大面积推广。并且,新型智能井盖在实现高安全通信和安全认证开锁过程中,通常需要外挂或集成带有安全算法的模组,通过安全模组实现业务数据的安全传输和数据保护,无疑是降低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非法用户可以通过接口探测、监听等攻击等方式破解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这种方法也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井盖,采用无线供电方式对井盖进行供电,由于没有有线电源,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并且在通过开锁装置对井盖进行无线供电的情况下,再通过无线通信模组与第一控制器进行安全认证,实现井盖开关锁,无需安全模组,提高井盖的安全性,且降低了井盖的成本。
[0006]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井盖系统。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井盖,包括:井盖本体;设置在井盖本体上的无线电能接收模组、无线通信模组、电子锁和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无线电能接收模组、无线通信模组和电子锁相连,无线电能接收模组与开锁装置建立无线供电连接后,接收开锁装置发送的电能,以给第一控制器供电,第一控制器通过
无线通信模组与开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通过无线通信模组接收开锁装置发送的开关锁指令,以及根据开关锁指令对电子锁进行控制。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井盖,通过在井盖本体上设置无线电能接收模组、无线通信模组、电子锁和第一控制器,这样无线电能接收模组与开锁装置建立无线供电连接后,接收开锁装置发送的电能,以给第一控制器供电,第一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组与开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通过无线通信模组接收开锁装置发送的开关锁指令,以及根据开关锁指令对电子锁进行控制。由此,无线电能接收模组接收开锁装置发送的电能,给第一控制器供电后,第一控制器再与开锁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组进行安全认证,以及在认证通过后控制井盖开关锁,从而实现采用无线供电的方式对井盖的电子锁进行供电,避免了有线电源供电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井盖的安全性,并且无需额外的安全算法模组进行数据保护,降低了井盖的成本,还可避免非法用户通过接口探测、监听等攻击方式破解井盖系统的安全性。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无线通信模组包括第一RFID天线和电子标签芯片,电子标签芯片分别与第一RFID天线和第一控制器相连,电子标签芯片通过第一RFID天线接收开锁装置发送的盘点信号,并根据盘点信号将井盖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开锁装置。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子标签芯片为双接口RFID电子标签芯片。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无线电能接收模组包括无线受电线圈和无线受电单元,无线受电单元分别与无线受电线圈和第一控制器相连,无线受电单元通过无线受电线圈与开锁装置中的无线供电线圈建立无线供电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井盖还包括电子锁主板,其中,电子锁、第一控制器、无线受电单元和无线通信模组中的电子标签芯片集成在电子锁主板上。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无线受电线圈设置在井盖本体的正面。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RFID天线设置在井盖本体的正面。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子锁的机械部分设置在井盖本体的反面。
[0016]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井盖系统,包括:根据任一个实施例的井盖;开锁装置,开锁装置与无线通信模组建立无线通信,以将盘点信号发送给无线通信模组,并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组发送的井盖的标识信息后通过无线电能接收模组给第一控制器供电,以及对井盖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通过无线通信模组向第一控制器发送开关锁指令,以指示第一控制器根据开关锁指令对电子锁进行控制。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井盖系统,开锁装置采用无线供电方式对井盖进行供电后,井盖中的第一控制器再与开锁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组进行安全认证,以及在认证通过后控制井盖开关锁,从而实现采用无线供电的方式对井盖的电子锁进行供电,避免了有线电源供电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井盖的安全性,并且无需额外的安全算法模组进行数据保护,降低了井盖的成本,还可避免非法用户通过接口探测、监听等攻击方式破解井盖系统的安全性。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开锁装置包括第二控制器、无线供电单元、无线供电线圈、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天线,RFID读写器分别与第二RFID天线和第二控制器相连,无线供电单元分别与无线供电线圈和第二控制器相连。
[0019]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井盖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锁主板的示意图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井盖的正面示意图;
[002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设置在所述井盖本体上的无线电能接收模组、无线通信模组、电子锁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电能接收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和所述电子锁相连,所述无线电能接收模组与开锁装置建立无线供电连接后,接收所述开锁装置发送的电能,以给所述第一控制器供电,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组与所述开锁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组接收所述开锁装置发送的开关锁指令,以及根据所述开关锁指令对所述电子锁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第一RFID天线和电子标签芯片,所述电子标签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RFID天线和所述第一控制器相连,所述电子标签芯片通过所述第一RFID天线接收所述开锁装置发送的盘点信号,并根据所述盘点信号将所述井盖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开锁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芯片为双接口RFID电子标签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能接收模组包括无线受电线圈和无线受电单元,所述无线受电单元分别与所述无线受电线圈和所述第一控制器相连,所述无线受电单元通过所述无线受电线圈与所述开锁装置中的无线供电线圈建立无线供电连接。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鹃陈万尧王文赫刘国营赵军伟曾世杰侯秀峰南岳松付建锋王璐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