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84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包括连续冲压机构、衔接垫位机构和安置卡合机构,所述连续冲压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衔接垫位机构,且衔接垫位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安置卡合机构。该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通过将多组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板件以及下托板配合内导柱安置成一体式,不但方便拆卸且易于安装,将其多组板件从上向下依次组合形成整体模具,此多种工艺结合的冲压连续模,具备可在同一个冲压装置中完成多种冲压工艺,减少操作人员不必要的劳动强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保证产品质量的优点,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一次只能进行一种冲压工艺的避免,提升模具生产加工效率,减少工序。减少工序。减少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制作
,具体为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冲压模具,一次只能进行一种冲压工艺,而有些待加工的产品结构复杂,折弯多不规则,需要进行多种工艺加工成型需要多套模具才能完成加工,工序复杂,耗时耗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冲压模具,一次只能进行一种冲压工艺,而有些待加工的产品结构复杂,折弯多不规则,需要进行多种工艺加工成型需要多套模具才能完成加工,工序复杂,耗时耗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包括连续冲压机构、衔接垫位机构和安置卡合机构,所述连续冲压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衔接垫位机构,且衔接垫位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安置卡合机构,所述连续冲压机构包括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内导柱、冲头过孔、折弯冲头、下模折弯入子和螺丝过孔,且上夹板的下方设置有止挡板,所述止挡板的下方设置有脱料板,且脱料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垫板,且下垫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上夹板的四周内部开设有内导柱,且上夹板的顶面内部开设有冲头过孔,所述冲头过孔的内部设置有折弯冲头,且折弯冲头的一侧设置有下模折弯入子。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导柱沿着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四周等距分布,且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内部开设有多组冲头过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衔接垫位机构包括下踮脚、避位铣和下模螺丝,且下踮脚的一侧设置有避位铣,所述下踮脚的两端设置有下模螺丝。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踮脚设置有三组,且下模螺丝沿着下踮脚两端对称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置卡合机构包括下托板、起吊螺丝孔和锁模槽,且下托板的四周分布有起吊螺丝孔,所述下托板的两端分布有锁模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锁模槽沿着下托板两端对称分布,且下托板与连续冲压机构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通过将多组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板件以及下托板配合内导柱安置成
一体式,不但方便拆卸且易于安装,将其多组板件从上向下依次组合形成整体模具,此多种工艺结合的冲压连续模,具备可在同一个冲压装置中完成多种冲压工艺,减少操作人员不必要的劳动强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保证产品质量的优点,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一次只能进行一种冲压工艺的避免,提升模具生产加工效率,减少工序。
[0012]在此模具的使用中,通过将多组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板件以及下托板配合内导柱安置成一体式,其内部开设冲头过孔、等高套筒、向下折弯冲头镶孔以及弹簧孔、引导针、镶块入子、定位槽、浮升销、废料孔等,将其多组板件从上向下依次组合形成整体模具,此多种工艺结合的冲压连续模,具备可在同一个冲压装置中完成多种冲压工艺,减少操作人员不必要的劳动强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保证产品的质量的优点,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一次只能进行一种冲压工艺的缺点,提升生产加工效率。
[0013]在此模具的下托板底端设置有三组下踮脚,且下踮脚的其中一组设置有避位铣,可辅助安置过程,减少与下模板安置底端拖底过程中的贴合冲突,让模具本体底端式样更加稳定,可通过下踮脚两端分布的下模螺丝,将其与下模板及多组板件固定,不但方便拆卸且易于安装。
[0014]在此模具的底端通过下托板为其支撑和安置提供底部搭载平台,配合内部开设的多组起吊螺丝孔及下模螺丝使其固定,形成托底效果,在使用中也可以通过下托板两端分布开设的锁模槽进行卡合固定,提升稳定性,避免此模具使用中出现移位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连续冲压机构俯视状态下第一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连续冲压机构俯视状态下第二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连续冲压机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衔接垫位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安置卡合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连续冲压机构;101、上夹板;102、止挡板;103、脱料板;104、下模板;105、下垫板;106、下模座;107、内导柱;108、冲头过孔;109、折弯冲头;110、下模折弯入子;111、螺丝过孔;2、衔接垫位机构;201、下踮脚;202、避位铣;203、下模螺丝;3、安置卡合机构;301、下托板;302、起吊螺丝孔;303、锁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包括:连续冲压机构1;连续冲压机构1的底端设置有衔接垫位机构2,且衔接垫位机构2的底端设置有安置卡合机构3,连续冲压机构1包括上夹板101、止挡板102、脱料板103、下模板104、下垫板105、下模座106、内导柱107、冲头过孔108、折弯冲头109、下模折弯入子110和螺丝过孔111,且上夹板101的下方设置有止挡板102,止挡板102的下方设置有脱料板103,且脱料板103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104,下模板104的下方设置有下垫板105,且下垫板105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座106,上夹板101的四周内部开设有内导柱107,且上夹板101的顶面内部开设有冲头过孔108,冲头过孔108的内部设置有折弯冲头109,且折弯冲头109的一侧设置有下模折弯入子110,内导柱107沿
着上夹板101、止挡板102、脱料板103、下模板104、下垫板105、下模座106四周等距分布,且上夹板101、止挡板102、脱料板103、下模板104、下垫板105、下模座106内部开设有多组冲头过孔108,在此模具的使用中,通过将多组上夹板101、止挡板102、脱料板103、下模板104、下垫板105、下模座106板件以及下托板301配合内导柱107安置成一体式,其内部开设冲头过孔108、等高套筒、向下折弯冲头镶孔以及弹簧孔、引导针、镶块入子、定位槽、浮升销、废料孔等,将其多组板件从上向下依次组合形成整体模具,此多种工艺结合的冲压连续模,具备可在同一个冲压装置中完成多种冲压工艺,减少操作人员不必要的劳动强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保证产品的质量的优点,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一次只能进行一种冲压工艺的缺点,提升生产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包括连续冲压机构(1)、衔接垫位机构(2)和安置卡合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冲压机构(1)的底端设置有衔接垫位机构(2),且衔接垫位机构(2)的底端设置有安置卡合机构(3),所述连续冲压机构(1)包括上夹板(101)、止挡板(102)、脱料板(103)、下模板(104)、下垫板(105)、下模座(106)、内导柱(107)、冲头过孔(108)、折弯冲头(109)、下模折弯入子(110)和螺丝过孔(111),且上夹板(101)的下方设置有止挡板(102),所述止挡板(102)的下方设置有脱料板(103),且脱料板(103)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104),所述下模板(104)的下方设置有下垫板(105),且下垫板(105)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座(106),所述上夹板(101)的四周内部开设有内导柱(107),且上夹板(101)的顶面内部开设有冲头过孔(108),所述冲头过孔(108)的内部设置有折弯冲头(109),且折弯冲头(109)的一侧设置有下模折弯入子(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安装支架冲压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柱(107)沿着上夹板(101)、止挡板(102)、脱料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涛余添然蔡志溶肖晓俊蔡宣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