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43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该复合材料试验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且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垂直设置,在第一端面上和第二端面上分别开设对称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在第三端面上开设第一豁口,且第一豁口位于第一通槽的槽底与第二通槽的槽底之间,第一通槽的中心线与第一豁口的中心线垂直,且第一豁口的底部通过弧面过渡,在对复合材料试验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作用力能够较为均匀地集中在第一豁口的位置,具有提高测试精度的效果。高测试精度的效果。高测试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可加工性,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风电、汽车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在复合材料生产后往往需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测试样条,如图1和图2所示,测试样条的两端为夹持区10,两夹持区10中间为测试区20,对样条进行测试时,使用测试设备夹持住两个夹持区10可对中间的测试区20进行例如剪切试验等力学性能测试。
[0004]但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区20具有一定的长度(图1中的左右方向),因此测试设备向测试区20施加的作用力容易在长度方向上较为分散,作用力难以在测试区20集中将会严重影响测试精度,进而出现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能够将测试设备对其施加的作用力较为均匀地集中起来,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测试精度。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以及第四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设置,第三端面与第四端面相对设置,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垂直设置,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一通槽,第二端面上设有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对称设置,第三端面上设有第一豁口,第一豁口位于第一通槽的槽底与第二通槽的槽底之间,第一通槽的中心线与第一豁口的中心线垂直,第一豁口的底部通过弧面过渡。
[0008]可选地,第四端面上设有第二豁口,第二豁口与第一豁口对称设置。
[0009]可选地,第一通槽的中心线与第一豁口的中心线相交。
[0010]可选地,第一豁口由第一通槽的槽底贯通至第二通槽的槽底。
[0011]可选地,第一通槽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通槽的两侧分别为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第一通槽的槽底与第二通槽的槽底之间为测试部,第一夹持部的横截面面积、第二夹持部的横截面面积、第三夹持部的横截面面积以及第四夹持部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测试部的横截面面积;
[0012]或,第一豁口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豁口的两侧分别为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第一豁口与第二豁口之间为测试部,第一夹持部的横截面面积、第二夹持部的横截面面积、第三夹持部的横截面面积以及第四夹持部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测试部的横截面面积。
[0013]可选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关于第一通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三夹持部
与第四夹持部关于第二通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4]可选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以及第四夹持部的结构强度均大于测试部的结构强度。
[0015]可选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以及第四夹持部的结构强度相等。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试验件,在复合材料试验件的第一端面上开设第一通槽,第二端面上开设与第一通槽对称的第二通槽,在第三端面上开设第一豁口,且第一豁口位于第一通槽的槽底与第二通槽的槽底之间,第一豁口的中心线与第一通槽的中心线垂直,由此达到第一豁口位置的结构强度较低的效果,在对复合材料试验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能够将测试设备向复合材料试验件施加的作用力集中在第一豁口的位置,进而提高了测试精度,同时,第一豁口的底部通过弧面过渡,避免了由于在第一豁口的底部存在机械加工锐角导致的额外应力集中问题,使得测试设备向复合材料试验件施加的作用力能够较为均匀地集中在第一豁口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测试样条的主视图;
[0019]图2是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测试样条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材料试验件的主视图;
[0021]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材料试验件的俯视图;
[0022]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试板未切割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0、夹持区;20、测试区;
[0025]100、第一端面;110、第一通槽;120、第一夹持部;130、第二夹持部;200、第二端面;210、第二通槽;220、第三夹持部;230、第四夹持部;300、第三端面;310、第一豁口;400、第四端面;410、第二豁口;500、测试部;600、试板;610、第一牺牲层;620、第二牺牲层;630、测试层;640、切槽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主要应用于例如剪切试验等力学性能测试,该复合材料试验件能够将测试设备对其施加的作用力较为均匀地集中起来,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测试精度。
[0031]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该复合材料试验件包括第一端面100、第二端面200、第三端面300以及第四端面400,第一端面100与第二端面200相对设置,第三端面300与第四端面400相对设置,第一端面100与第三端面300垂直设置,第一端面100上设有第一通槽110,第二端面200上设有第二通槽210,第一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试验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面(100)、第二端面(200)、第三端面(300)以及第四端面(400),所述第一端面(100)与所述第二端面(200)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端面(300)与所述第四端面(40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100)与所述第三端面(300)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端面(100)上设有第一通槽(110),所述第二端面(200)上设有第二通槽(210),所述第一通槽(110)与所述第二通槽(210)对称设置,所述第三端面(300)上设有第一豁口(310),所述第一豁口(310)位于所述第一通槽(110)的槽底与所述第二通槽(210)的槽底之间,所述第一通槽(110)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豁口(310)的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一豁口(310)的底部通过弧面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面(400)上设有第二豁口(410),所述第二豁口(410)与所述第一豁口(310)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110)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豁口(310)的中心线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豁口(310)由所述第一通槽(110)的槽底贯通至所述第二通槽(210)的槽底。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复合材料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110)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所述第二通槽(210)的两侧分别为第三夹持部(220)和第四夹持部(23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莹张君红范磊倪永佳刘军顾庆杰晏冬秀陈南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