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38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包括:级配碎石垫层,所述级配碎石垫层的表面铺设有钢筋混凝土基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作为隔水层兼硬壳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表面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填铺连接,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表面通过透封层和沥青混凝土层填铺连接。通过对老路路面结构匹配度新型改造,使路基表面依次向上分别为级配碎石垫层、钢筋混凝土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二)透封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粘层油以及其表面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老路路基及其表面被增设上述新型结构层且匹配度优良,可有效解决老路改造中路基潮湿度过大、压实度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加,城区很多道路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交通需求,同时道路下各类管线存在材质老旧、雨污合流、管径偏小等问题,改造往往涉及道路提质及管线更新,原有路面需挖除新建。
[0003]而城区地下水位埋深浅,路基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改造时在挖除路面结构层后,老路路基压实度往往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还要面对工期要求紧迫的情况,高水位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与路面结构形式的制定成为老路改造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通过对老路路基及新建路面匹配度改造,使路基依次向上分别为级配碎石垫层、钢筋混凝土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二)、透封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粘层油及其表面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老路路基及其表面被增设上述结构组成的路面结构层,且结构匹配度优良,可以有效解决老路路基潮湿度过大和压实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满足改造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包括:级配碎石垫层,所述级配碎石垫层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基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作为隔水层兼硬壳层;
[0007]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表面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填铺连接,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表面通过透封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下面层填铺连接,所述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通过粘层油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填铺连接,所述粘层油用于提高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之间的粘结力。
[0008]优选地,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透封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粘层油以及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依次层叠连接在平石层的一侧,所述平石层的另外一侧连接有侧石层,所述平石层和侧石层均通过其底部的水泥砂浆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侧石层远离平石层一侧设有级配碎石垫层,所述级配碎石垫层顶部设有水泥混凝土基层,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顶部设有干硬性水泥砂浆层,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层顶面设有花岗岩铺装路面层。
[0010]优选地,所述侧石层和级配碎石垫层、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设有砼护肩。
[0011]优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网片。
[0012]优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底部的级配碎石垫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底部的级配碎石垫层的厚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级配碎石垫层、钢筋混凝土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二)、透封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粘层油以及其表面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老路路基及其表面被增设上述新型结构层,且结构匹配度优良,可以有效解决老路路基潮湿度过大和压实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满足改造需求。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路基路面结构稳定、对现状路基压实度要求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人行道与车行道衔接处结构图;
[0017]图2为车行道沥青路面结构图;
[0018]图3为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0019]图中:1、级配碎石垫层;2、钢筋混凝土基层;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5、透封层;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7、粘层油;8、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9、平石层;10、侧石层;11、水泥砂浆层;12、水泥混凝土基层;13、干硬性水泥砂浆层;14、花岗岩铺装路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如图1

3所示,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包括:
[0023]级配碎石垫层1,所述级配碎石垫层1的表面铺设有钢筋混凝土基层2,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2作为隔水层兼硬壳层;
[0024]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2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3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4填铺连接,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4通过透封层5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填铺连接,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通过粘层油7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8填铺连接,所述粘层油7用于提高下面层6和上面层8之间的粘结力;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2的厚度优选为20cm,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3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4内部的水泥剂量分别优选为3.5%和4.5%,所述沥青混凝土层6的内部混合有0.35%抗车辙剂,所述混合料层8的厚度为4cm;
[002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二(3、4)的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4Mpa,其基层一3压实度要求大于98%,其基层二4压实度要求大于97%。
[0026]作为改进地,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4、透封层5、沥青混凝土下面层6、粘层油7以及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8依次层叠连接在平石层9的一侧,所述平石层9的另外一侧连接有侧石层10,所述平石层9和侧石层10均通过其底部的水泥砂浆层11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4连接,平石层9和侧石层10由花岗岩构成,所述侧石层10的顶角由2x2的倒角构成,进而提高侧石层10的使用安全性。
[0027]作为改进地,所述侧石层10远离平石层9的一侧设有级配碎石垫层1,所述级配碎石垫层1的顶部设有水泥混凝土基层12,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12顶部设有干硬性水泥砂浆层13,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层13的顶面铺设有花岗岩铺装路面层14,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12的厚度优选为15cm,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层13的厚度优选为3cm,所述花岗岩铺装路面层14的厚度优选为5cm,所述花岗岩铺装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级配碎石垫层,所述级配碎石垫层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基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作为隔水层兼硬壳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层表面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填铺连接,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表面通过透封层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填铺连接,所述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通过粘层油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填铺连接,所述粘层油用于提高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之间的粘结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道路路基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透封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粘层油以及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依次层叠连接在平石层的一侧,所述平石层的另外一侧连接有侧石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兴东孙阳高家伟何晓静林炳泉杨自珍黄伟储杰许晨阳胡亚萍王旭霞张玮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