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02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包括烘炉,烘炉的前端依次设有第一回转辊和上漆辊,烘炉的后端依次设有定速轮和第二回转辊,第一回转辊和第二回转辊的高度相同,定速轮和第二回转辊之间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定速轮的外形为圆筒形,定速轮的外表面形成圆锥面,定速轮的外径沿出线端方向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回转辊在远离上漆辊一侧设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回转辊在远离定速轮一侧设有第二导向轴,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的高度相同且均低于第一回转辊,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导向轮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漆包线的多次涂漆,并提高对漆包线的涂漆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漆包线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漆包线表面涂漆工艺的漆包机主要由输送机构、上漆机构和烘炉组成,铜线在进入烘炉前先通过上漆机构对其表面涂覆一层漆包线漆,再由输送机构将漆包线送入烘炉内进行烘焙,使漆层在烘焙后固化成膜;漆膜成型后,再由输送机构将漆包线送出烘炉并进入下一工序,完成一次对漆包线表面的涂漆工艺。而该漆包机的缺陷在于,漆包机在每完成一次工艺时仅能对漆包线的表面涂覆一层漆层,导致对于需要涂覆多道漆层的漆包线而言,则需要设置多个漆包机,或采用输送机构将漆包线在涂漆完成后重新输送至漆包机前端并再次上漆,进而增加了对漆包线的多次上漆难度和成本。
[0003]另一方面,由于漆包线表面的漆膜在经烘焙固化后会处于高温状态,导致当该漆膜在接触烘炉后端的输送辊时,会造成输送辊在接触部位的高温发青,并容易使漆膜在接触后粘附在输送辊上,影响漆包线的漆膜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厂家的解决方法是对输送辊进行水冷降温,使输送辊表面的温度能够控制在接近常温范围。但该冷却方式的缺陷在于,由于输送辊在冷却后的表面温度和漆包线自身的温度差异较大,导致当漆包线在接触输送辊时会因热胀冷缩造成其表面漆膜的收缩和开裂,同样会降低漆包线的涂漆效果。
[0004]因此,现有漆包机无法实现对漆包线的多次涂漆工艺,并存在涂漆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它能够实现对漆包线的多次涂漆,并提高对漆包线的涂漆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包括烘炉,烘炉的前端依次设有第一回转辊和上漆辊,烘炉的后端依次设有定速轮和第二回转辊,第一回转辊和第二回转辊的高度相同,定速轮和第二回转辊之间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定速轮的外形为圆筒形,定速轮的外表面形成圆锥面,定速轮的外径沿出线端方向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回转辊在远离上漆辊一侧设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回转辊在远离定速轮一侧设有第二导向轴,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的高度相同且均低于第一回转辊,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导向轮组;所述第一回转辊、上漆辊、定速轮和第二回转辊、第二导向轴和第一导向轴之间形成螺旋型的走线通道,走线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进线端和出线端。
[0007]前述的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中,漆包线从第一次涂漆到第二涂漆之间的走线行程为15~20m,定速轮的外径沿轴向每5mm增加0.05~0.15mm,上漆辊上两根漆包线之间的间距为3~6mm。
[0008]前述的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中,所述第一回转辊沿轴向并排分布有若干第一走线槽,第二回转辊上沿轴向并排分布有若干第二走线槽。
[0009]前述的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中,所述烘炉和定速轮之间设有第一限位辊,上漆辊和第一回转辊之间设有第二限位辊,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上并排分布有若干第三走线槽,第一走线槽、第二走线槽和第三走线槽之间相互对齐。
[0010]前述的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中,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导向架,导向架的中部经圆孔套设在第一导向轴或第二导向轴外部并滑动连接第一导向轴或第二导向轴,导向架上转动连接有倾斜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导向杆和导向架之间经紧定螺栓相互固定;漆包线从第二回转辊出线后竖直进入第二导向轴上的导向轮,并以倾斜的角度从第二导向轴上的导向轮伸出后直线穿过第一导向轴上的导向轮,再竖直进入第一回转辊。
[0011]前述的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中,所述定速轮的中部设有贯穿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内设有若干散热叶片。
[0012]前述的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中,所述散热叶片和定速轮之间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呈螺旋形设置的走线通道,使得铜线在进入漆包机后能够以螺旋输送的方式多次穿过上漆辊和烘炉,从而在一次走线过程中实现对漆包线的多次涂漆,并相比现有漆包机降低了对漆包线的多次涂漆难度和涂漆成本;
[0015](2)漆包线在走线过程中会受拉力作用不断伸长;而通过将定速轮的外径沿出线端方向逐渐变大,则能够依次延长漆包线在每次上漆后的走线距离,从而当漆包线在走线过程中随拉线不断伸长后,能够利用定速轮对漆包线保持全程张紧,避免漆包线因伸长造成的上下抖动,从而提高对漆包线的涂漆质量;
[0016](3)通过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的设置和对导向轮组的结构优化,使得导向轮在安装时能够分别调整其横向位置和倾斜方向,使得漆包线在走线时能够从第二回转辊处出线后竖直进入导向轮,然后以倾斜的角度直线穿过两侧导向轮后竖直进入第一回转辊;而在上述配合下,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实现对漆包线的螺旋输送的同时有效避免漆包线与倾斜走线时与各输送部位的侧壁接触,进而避免漆包线表面漆层的磨损,进一步提高漆包线的涂漆稳定性;
[0017](4)通过将定速轮的中部形成贯穿的散热通道,并在散热通道内设置若干散热叶片,则能够使散热叶片在随定速轮转动过程中起到送风作用,加快散热通道内的空气流速并实现风冷效果,从而降低定速轮的表面温度避免漆膜在接触定速轮后造成的粘附;同时该降温效果相对弱于常规的水冷降温,从而能够避免漆膜在接触定速轮后的冷缩开裂,进一步提高对漆包线的涂漆稳定性;
[0018]所以,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漆包线的多次涂漆,并提高对漆包线的涂漆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导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两侧导向轮组的走线示意图;
[0022]图4是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定速轮在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的标记为:1

烘炉,2

第一回转辊,3

上漆辊,4

定速轮,5

第二回转辊,6

第一导向轴,7

第二导向轴,8

第一限位辊,9

第二限位辊,10

导向架,11

导向杆,12

导向轮,13

紧定螺栓,14

散热通道,15

散热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6]实施例。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烘炉1,烘炉1的前端依次设有第一回转辊2和上漆辊3,烘炉1的后端依次设有定速轮4和第二回转辊5,第一回转辊2和第二回转辊5的高度相同,定速轮4和第二回转辊5之间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定速轮4的外形为圆筒形,定速轮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炉(1),烘炉(1)的前端依次设有第一回转辊(2)和上漆辊(3),烘炉(1)的后端依次设有定速轮(4)和第二回转辊(5),第一回转辊(2)和第二回转辊(5)的高度相同,定速轮(4)和第二回转辊(5)之间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定速轮(4)的外形为圆筒形,定速轮(4)的外表面形成圆锥面,定速轮(4)的外径沿出线端方向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回转辊(2)在远离上漆辊(3)一侧设有第一导向轴(6),所述第二回转辊(5)在远离定速轮(4)一侧设有第二导向轴(7),第一导向轴(6)和第二导向轴(7)的高度相同且均低于第一回转辊(2),第一导向轴(6)和第二导向轴(7)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导向轮组;所述第一回转辊(2)、上漆辊(3)、定速轮(4)和第二回转辊(5)、第二导向轴(7)和第一导向轴(6)之间形成螺旋型的走线通道,走线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进线端和出线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其特征在于:漆包线从第一次涂漆到第二涂漆之间的走线行程为15~20m,定速轮(4)的外径沿轴向每5mm增加0.05~0.15mm,上漆辊(3)上两根漆包线之间的间距为3~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线漆膜自动控制型漆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辊(2)沿轴向并排分布有若干第一走线槽,第二回转辊(5)上沿轴向并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力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立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