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自动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52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5
本申请涉及水稻自动插秧机,涉及插秧机的领域,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传送秧苗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板和挡板,所述传送板上放置有秧苗,所述传送板倾斜设置,以便于秧苗利用重力在传送板上滑动,所述挡板设于传送板的下方,用于阻止秧苗掉落;所述传送装置上设有存放秧苗的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将秧苗转移至传送板上的转移机构,所述挡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转移机构电连接。本申请具有便于对传送板上的秧苗数量进行监测,并在秧苗较少时自动补充秧苗,减少人力劳动,同时便于与北斗无人驾驶系统配合,实现无人驾驶且无人看护的效果。实现无人驾驶且无人看护的效果。实现无人驾驶且无人看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自动插秧机


[0001]本申请涉及插秧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水稻自动插秧机。

技术介绍

[0002]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
[0003]相关技术中的插秧机上一般设有托盘,用于存放秧苗,通过人工观察秧苗的传送通道,当传送通道上的秧苗过少时,则将托板上的秧苗转移至传送通道上,但这种方式较为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水稻自动插秧机。
[0005]本申请提供的水稻自动插秧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水稻自动插秧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传送秧苗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板和挡板,所述传送板上放置有秧苗,所述传送板倾斜设置,以便于秧苗利用重力在传送板上滑动,所述挡板设于传送板的下方,用于阻止秧苗掉落;所述传送装置上设有存放秧苗的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将秧苗转移至传送板上的转移机构,所述挡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转移机构电连接。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对与挡板抵接的秧苗进行感应,当传送板上的秧苗数量过少时,则压力传感器将电信号发送至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将托板上的秧苗转移至传送板上,无需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和转移,减少了人力劳动,同时便于与北斗无人驾驶系统配合,实现无人驾驶且无人看护,减少雨天插秧时,操作人员遭受风吹雨打的可能。
[0007]可选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转移板、转移轴和放料件,所述托板上设有转移槽,所述转移板位于转移槽内,所述转移轴的一端与转移板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转移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放料件设于托板的底面上,所述放料件上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转移板的底面抵接,所述放料件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卡块实现伸缩运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移秧苗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卡块缩回放料件,随后转移板通过转动轴实现转动,并带动秧苗移动至传送板上,随后秧苗通过重力作用在传送板上滑动,直至与传送板上远离的秧苗抵接。
[0009]可选的,所述转移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卡板之间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给第一卡板施加扭力,以使所述第一卡板翻转并与转移板的侧壁抵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移板转动固定过程中,第一扭簧使得第一卡板转动并与转移板远离转动轴的侧壁抵接,进而便于对转移板上的秧苗进行支撑,减少秧苗在转移板转移过程中就掉落的可能。
[0011]可选的,所述转移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底边与转动轴间的距离小于转移板远离转动轴一端的顶边与转动轴之间的距离,所述转移板的底面与第一卡块的顶面抵接时,所述第一卡板与托板的底面抵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移板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底边与转动轴间的距离小于转移板远离转动轴一端的顶边与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卡板在与转移板的侧壁抵接时,第一卡板处于倾斜状态。当转移板与传送板接近时,第一卡板先与传送板抵接,并被克服第一扭簧的扭力而转动至于转移板平行的状态,进而便于秧苗滑落至传送板上。当转移板复位时,第一卡板也先与托板的底面抵接,并转动至与转移板平行的状态。
[0013]可选的,所述托板的高度自托板朝向传送板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托板上设有防掉组件;所述防掉组件包括第二卡板、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托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于第一转轴上,所述托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第一齿条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托板底部设有第一工作板,所述第一工作板与移动块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卡板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卡板与托板的底面抵接时,所述第一卡板与移动块抵接;所述第一卡板与移动块分离时,所述第二卡板与机架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卡板与托板的底面抵接且平行时,所述第二卡板与机架的长度方向平行。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移板朝向传送板转动时,第一卡板与托板的底面脱离抵接,此时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使得移动块朝向转移板移动,带动第一齿条朝向转移板移动,第一齿条再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得第二转动至与机架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状态,便于阻挡托板上的秧苗滑落。当转移板复位时,第一卡板与托板的底面抵接,并推动移动块朝向远离转移板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卡板转动至与机架长度方向平行的状态,此时秧苗可利用重力沿着托板滑动至转移板上。
[0015]可选的,所述转动轴上同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托板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机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第二齿条连接,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同步轮,两个所述第一同步轮上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第一同步带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所述机架上设有带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上设有第二卡块,所述复位件上设有驱动第二卡块插入第一卡槽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秧苗重量大幅增加时,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卡块插入第一卡槽,随后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二卡块朝向远离托板的方向移动,第二卡块带动滑动块移动,滑动块再带动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则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转移板转动,便于实现转移板的复位。当第二卡块移动至不与第一同步带接触时,转移板压刚好完全复位。
[0017]可选的,所述机架上沿自身的宽度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
二转轴上设有两个驱动轮,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两个从动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发动机;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传送板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第三转轴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插秧装置,所述插秧装置与第三转轴连接。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发动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转动再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则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传送板往复移动,且带动插秧装置进行插秧。
[0019]可选的,所述插秧装置包括固定杆和第四转轴,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挡板上,所述第四转轴沿机架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转动连接有插秧杆,所述挡板上还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插秧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和第三转轴上均同轴设有第二同步轮,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上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挡板上设有插秧缺口,所述插秧杆摆动时,自所述插秧缺口内穿过。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秧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自动插秧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传送秧苗的传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传送板(31)和挡板(32),所述传送板(31)上放置有秧苗,所述传送板(31)倾斜设置,以便于秧苗利用重力在传送板(31)上滑动,所述挡板(32)与机架(1)连接且设于传送板(31)的下方,用于阻止秧苗掉落;所述传送装置(3)上设有存放秧苗的托板(2),所述托板(2)上设有将秧苗转移至传送板(31)上的转移机构(21),所述挡板(3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转移机构(2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21)包括转移板(211)、转移轴和放料件(23),所述托板(2)上设有转移槽,所述转移板(211)位于转移槽内,所述转移轴的一端与转移板(21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转移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放料件(23)设于托板(2)的底面上,所述放料件(23)上设有第一卡块(233),所述第一卡块(233)与转移板(211)的底面抵接,所述放料件(23)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卡块(233)实现伸缩运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板(211)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板(24),所述第一固定板(2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卡板(241),所述第一固定板(24)与第一卡板(241)之间设有第一扭簧(242),所述第一扭簧(242)给第一卡板(241)施加扭力,以使所述第一卡板(241)翻转并与转移板(211)的侧壁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板(211)远离转动轴(212)的一端的底边与转动轴(212)间的距离小于转移板(211)远离转动轴(212)一端的顶边与转动轴(212)之间的距离,所述转移板(211)的底面与第一卡块(233)的顶面抵接时,所述第一卡板(241)与托板(2)的底面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的高度自托板(2)朝向传送板(31)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托板(2)上设有防掉组件(25);所述防掉组件(25)包括第二卡板(252)、第一齿轮(253)和第一齿条(254),所述托板(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55),所述第一齿轮(253)同轴设于第一转轴(255)上,所述托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51),所述移动块(251)与第一齿条(254)连接,所述第一齿条(254)与第一齿轮(253)啮合,所述托板(2)底部设有第一工作板(256),所述第一工作板(256)与移动块(251)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卡板(252)与第一转轴(255)连接,所述第一卡板(241)与托板(2)的底面抵接时,所述第一卡板(241)与移动块(251)抵接;所述第一卡板(241)与移动块(251)分离时,所述第二卡板(252)与机架(1)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卡板(241)与托板(2)的底面抵接且平行时,所述第二卡板(252)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12)上同轴设有第二齿轮(2121),所述托板(2)上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滑动有第二齿条(2122),所述第二齿轮(2121)与第二齿条(2122)啮合,所述机架(1)上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滑动有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