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38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秧机,能够实现向载秧台补给苗垫的作业的省力化,并且容易避免在向载秧台供给苗垫时苗垫损伤的情况、苗垫未正常载置于载秧台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具备:秧苗插植装置,具有载秧台(22);以及秧苗搬运装置(30),向载秧台(22)搬运苗垫,秧苗搬运装置(30)具有上升部和下降部(32),上升部位于秧苗搬运装置(30)的前部并且以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设置,下降部(32)从上升部的后端向后侧延伸并且以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设置,秧苗搬运装置(30)配置为通过使由上升部向后侧搬运的苗垫从下降部(32)滑下来将苗垫供给至载秧台(22),下降部(32)具有使苗垫的移动速度减小的减速部(50)。部(50)。部(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秧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秧苗插植装置的插秧机,该秧苗插植装置具有载秧台。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如上所述的插秧机,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插秧机。在该插秧机的机体前部具备预备苗载置台。作业者能将预备的苗垫载置于该预备苗载置台。
[0003]在使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插秧机来进行秧苗插植作业的情况下,作业者首先将苗垫载置于秧苗插植装置(专利文献1中为“秧苗插植装置”)的载秧台(专利文献1中为“栽秧台”)。此外,作业者将支承于苗垫支承体的状态的苗垫载置于预备苗载置台。
[0004]需要说明的是,苗垫支承体是指支承苗垫的器具,例如铲板。
[0005]然后,作业者开始通过插秧机进行秧苗的插植。随着进行秧苗的插植,载置于载秧台的苗垫的秧苗逐渐减少。
[0006]在载置于载秧台的秧苗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作业者中断秧苗的插植并且使插秧机停止行驶。接着,作业者将载置于预备苗载置台的苗垫在该苗垫支承于苗垫支承体的状态下用手保持。然后,作业者使苗垫从苗垫支承体分离并且将其向载秧台补给。
[0007]如此,在载置于载秧台的秧苗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作业者需要向载秧台补给苗垫。而且,向载秧台补给苗垫的作业需要较多的劳力。
[0008]在此,为了谋求向载秧台补给苗垫的作业的省力化,考虑设置位于比载秧台靠前侧处并且向载秧台搬运苗垫的秧苗搬运装置。在该情况下,若秧苗搬运装置具有上升部和下降部,并且上升部位于秧苗搬运装置的前部且以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设置,并且下降部从上升部的后端向后侧延伸且以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设置,则秧苗搬运装置整体成为山形。由此,容易在秧苗搬运装置的下侧确保出用于设置能供作业者搭乘的驾驶部的空间。
[0009]然而,在从下降部向载秧台供给苗垫时苗垫的移动速度比较高速的情况下,可预料到该苗垫因与载秧台或已载置于载秧台的苗垫撞击而损伤的情况。
[0010]此外,在从下降部向载秧台供给苗垫时苗垫的移动速度比较高速的情况下,可预料到该苗垫飞出而没有正常地载置于载秧台的情况。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85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秧机,能够实现向载秧台补给苗垫的作业的省力化,并且容易避免在向载秧台供给苗垫时苗垫损伤的情况、苗垫未正常载置于载秧台的情况。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秧苗插植装置,位于机体后部并且具有载秧台;以及秧苗搬运装置,位于比所述载秧台靠前侧处并且向所述载秧台搬运苗垫,所述秧苗搬运装置具有上升部和下降部,所述上升部位于所述秧苗搬运装置的前部并且以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设置,所述下降部从所述上升部的后端向后侧延伸并且以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设置,所述秧苗搬运装置配置为通过使由所述上升部向后侧搬运的所述苗垫从所述下降部滑下来将所述苗垫供给至所述载秧台,所述下降部具有使所述苗垫的移动速度减小的减速部。
[0018]当采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秧苗搬运装置来向载秧台补给苗垫。因此,作业者无需用自己的手向载秧台补给苗垫。因此,当采用本专利技术时,能够实现向载秧台补给苗垫的作业的省力化。
[0019]并且,当采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减速部,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的移动速度减小。因此,容易避免在从下降部向载秧台供给苗垫时苗垫损伤的情况、苗垫未正常载置于载秧台的情况。
[0020]因此,当采用本专利技术时,能实现一种插秧机,该插秧机能够实现向载秧台补给苗垫的作业的省力化,并且容易避免在向载秧台供给苗垫时苗垫损伤的情况、苗垫未正常载置于载秧台的情况。
[0021]进而,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速部具有:旋转构件,能够绕沿着机体左右方向的旋转轴心旋转;以及抑制部,抑制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增大,所述旋转构件具有在径向上突出并且在周向上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排列的多个突出部,并且,所述旋转构件以所述突出部与从所述下降部滑下的所述苗垫抵接的状态配置。
[0022]根据本结构,在突出部与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抵接的状态下,旋转构件经由突出部受到来自苗垫的力。该力是使旋转构件旋转的方向的力。然而,此时通过抑制部来抑制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增大。由此,旋转构件以较低速度进行旋转。与此同时,与突出部抵接的苗垫以较低速度从下降部滑下。
[0023]即,根据本结构,能实现容易可靠地减小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的移动速度的插秧机。
[0024]进而,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抑制部是能变速并能够以变速后的恒定的旋转速度对所述旋转构件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
[0025]根据本结构,在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与突出部抵接时,通过电动马达来抑制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增大。即,根据本结构,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来设置抑制部。此外,通过将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设为能变速,能调整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以使其最适于下降部的倾斜。
[0026]进而,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抑制部是对所述旋转构件施加会妨碍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的摩擦阻力的摩擦阻力机构。
[0027]根据本结构,在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与突出部抵接时,通过摩擦阻力机构来抑制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增大。即,根据本结构,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来设置抑制部。
[0028]进而,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具备多个所述减速部,所述多个减速部包括作为所述减速部的第一减速部和位于比所述第一减速部靠下侧处的作为所述减速部的第二减速部,所述第一减速部具有作为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旋转构件的多个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二减速部具有作为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旋转构件的多个第二旋转构
件,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与任一个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均不重叠。
[0029]根据本结构,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通过第一减速部和第二减速部受到减速作用。因此,与仅设置一个减速部的结构相比,能实现容易充分抑制到达载秧台的时刻的苗垫的移动速度的结构。
[0030]此外,在第二旋转构件与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中的第一旋转构件所抵接的部位抵接的结构中,该部位多次与突出部抵接。由此,可预料到该部位损伤的情况。
[0031]在此,根据上述的结构,各第二旋转构件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与任一个第一旋转构件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均不重叠。因此,第二旋转构件与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中的第一旋转构件所抵接的部位抵接。因此,能避免如上所述苗垫的一部分损伤的情况。
[0032]进而,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速部设于机体上下方向上的所述下降部的中央部或下部。
[0033]在减速部设于机体上下方向上的下降部的上部的情况下,从下降部滑下的苗垫受到减速部的减速作用后到达载秧台为止的移动距离较长。因此,苗垫在受到减速部的减速作用后到达载秧台为止的期间,一边从下降部滑下一边加速,由此,已到达载秧台的时刻的苗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秧苗插植装置,位于机体后部并且具有载秧台;以及秧苗搬运装置,位于比所述载秧台靠前侧处并且向所述载秧台搬运苗垫,所述秧苗搬运装置具有上升部和下降部,所述上升部位于所述秧苗搬运装置的前部并且以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设置,所述下降部从所述上升部的后端向后侧延伸并且以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设置,所述秧苗搬运装置配置为通过使由所述上升部向后侧搬运的所述苗垫从所述下降部滑下来将所述苗垫供给至所述载秧台,所述下降部具有使所述苗垫的移动速度减小的减速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部具有:旋转构件,能够绕沿着机体左右方向的旋转轴心旋转;以及抑制部,抑制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速度增大,所述旋转构件具有在径向上突出并且在周向上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排列的多个突出部,并且,所述旋转构件以所述突出部与从所述下降部滑下的所述苗垫抵接的状态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部是能变速并能够以变速后的恒定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西吉秀山内一喜西村浩二原野朱莉尼崎乔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