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611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包括上料输送线、第一转运单元、第一转运线、第二转运单元、出料输送线、第三转运单元、第二转运线、上釉单元和视觉检测单元;所述上料输送线、所述第一转运线和所述出料输送线首尾连接,所述第一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末端;所述上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运线;所述第二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的输送前端;所述第三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的输送中部,所述第三转运单元与所述第二转运线相对;视觉检测单元设置在出料输送线;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属于陶瓷生产技术领域,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配合视觉检测对产品进行筛选,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瓷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瓷坯表面上釉,以便保障陶瓷加工的美观性。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已经成为众多厂家追求的目标,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应用于多个行业的生产加工设备中。在多数领域中,自动化生产线甚至已经开始更新换代。如陶瓷生产线,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经过烧制的陶瓷坯体还需要进行上釉处理,但由于陶瓷具有一定的重量,并且喷射的釉料通常为雾化状态,采用人工作业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健康,并且生产效率不高,也达不到自动化生产的品质标准。同时,在上釉之后,由于部分陶瓷产品上釉效果较差,导致陶瓷表面未能完全上釉,因此还需要增加人工进行查看,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配合视觉检测对产品进行筛选,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包括上料输送线、第一转运单元、第一转运线、第二转运单元、出料输送线、第三转运单元、第二转运线、上釉单元和视觉检测单元;所述上料输送线、所述第一转运线和所述出料输送线首尾连接,所述第一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末端,所述第一转运单元用于将陶瓷从所述上料输送线转运至所述第一转运线;所述上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运线;所述第二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的输送前端,所述第二转运单元用于将陶瓷从所述第一转运线转运至所述出料输送线;所述第三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的输送中部,所述第三转运单元与所述第二转运线相对,所述第三转运单元用于将陶瓷从所述出料输送线转运至所述第二转运线;所述视觉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所述视觉检测单元位于所述第三转运单元的输送前端,所述视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陶瓷的上釉效果。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运单元包括第一转运电机、第一转运座和第一转运辊;所述第一转运电机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运座位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机架内,所述第一转运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运座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转运座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机架内自由转动,所述第一转运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运座,所述第一转运辊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端面相平。
[0007]优选的,所述上釉单元包括上釉气缸、上釉安装板、转动驱动机构、上釉转动架、上釉管和上釉喷头;所述上釉气缸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运线的输送方向两侧,所述上釉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釉安装板连接,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上釉安装
板,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上釉转动架连接,所述上釉管设置在所述上釉转动架,所述上釉喷头设置在所述上釉管的内侧,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釉转动架转动,使所述上釉管绕陶瓷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滑轮,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上釉安装板,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滑轮连接,所述上釉转动架卡设在所述转动滑轮的凹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视觉检测单元包括视觉支架和摄像头,所述视觉支架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的机架,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视觉支架,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出料输送线上的陶瓷相对,所述摄像头与上位机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视觉检测单元还包括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设置在所述视觉支架和所述摄像头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摄像头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出料输送线的输送前端,另一个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出料输送线的输送后端。
[0012]优选的,所述上料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转运线之间形成直角,所述第一转运线和所述出料输送线之间形成直角,所述第一转运线与所述第二转运线相平行。
[0013]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料输送线、第一转运线和出料输送线配合成输送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产品消耗。通过上釉单元自动进行上釉工作,同时配合视觉检测单元进行上釉检测,当视觉检测单元检测出产品上釉不合格时,将陶瓷产品经由第三转运单元和第二转运线移出,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
[0014]本申请采用机械作用代替人工操作,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配合视觉检测对产品进行筛选,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第一转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上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上料输送线1、第一转运单元2、第一转运电机21、第一转运座22、第一转运辊23、第一转运线3、第二转运单元4、出料输送线5、第三转运单元6、第二转运线7、上釉单元8、上釉气缸81、上釉安装板82、转动驱动机构83、转动电机831、转动滑轮832、上釉转动架84、上釉管85、视觉检测单元9、视觉支架91、摄像头9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包括上料输送线1、第一转运单元2、第一转运线3、第二转运单元4、出料输送线5、第三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线、第一转运单元、第一转运线、第二转运单元、出料输送线、第三转运单元、第二转运线、上釉单元和视觉检测单元;所述上料输送线、所述第一转运线和所述出料输送线首尾连接,所述第一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末端,所述第一转运单元用于将陶瓷从所述上料输送线转运至所述第一转运线;所述上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运线;所述第二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的输送前端,所述第二转运单元用于将陶瓷从所述第一转运线转运至所述出料输送线;所述第三转运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的输送中部,所述第三转运单元与所述第二转运线相对,所述第三转运单元用于将陶瓷从所述出料输送线转运至所述第二转运线;所述视觉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输送线,所述视觉检测单元位于所述第三转运单元的输送前端,所述视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陶瓷的上釉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单元包括第一转运电机、第一转运座和第一转运辊;所述第一转运电机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运座位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机架内,所述第一转运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运座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转运座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机架内自由转动,所述第一转运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运座,所述第一转运辊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端面相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釉单元包括上釉气缸、上釉安装板、转动驱动机构、上釉转动架、上釉管和上釉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标魏婷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玖拾加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