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611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具体涉及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底座,所述放置底座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转盘上方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冲压磨模具,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冲压模具,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的外表面均对称焊接有限位块。通过在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的两侧安装限位块,限位块上的夹口用来卡住转盘上的限位杆,放置在冲压过程中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发生偏移,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具体为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是交通运输工程中对一类道路修筑材料的统称,其特点是在原集料内掺入无机结合料(水泥等)后拌和而成的混合料,在各种粉碎或原状松散的土、碎(砾)石、工业废渣中,掺入适当数量的无机结合料(如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以此修筑的路面基层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0003]现有技术中的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不容易组装模具或脱模,实用性不是很高;
[0005]2、现有的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需要人工不断调节模具的位置,才能将模具内的材料压成型,操作麻烦的同时也十分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包括放置底座,所述放置底座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转盘上方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冲压磨模具,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冲压模具,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的外表面均对称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相互远离的端面均开设有夹口,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内部的下方焊接有底盘。
[0008]优选地,所述放置底座的上端面焊接有两对呈对角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0009]优选地,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有数据调控板,且数据调控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冲压条,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贯穿安装板并于冲压条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放置底座的下端面焊接有两对呈对角分布的配重底座,所述放置底座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慢速电机,所述慢速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放置底座并与转盘传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的上端面开设有密封卡槽,所述第二冲压模具的下
端面固定连接有与密封卡槽相对应的密封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在转盘上设置插槽,将第一冲压磨模具的底部插入到插槽内部,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通过将模具设计成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第二冲压模具的密封圈卡入到第一冲压磨模具密封卡槽,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脱模时,将第一冲压磨模具与第二冲压模具分离,便可以轻松取出成型材料,通过在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的两侧安装限位块,限位块上的夹口用来卡住转盘上的限位杆,放置在冲压过程中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发生偏移,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0015]2、本技术通过在放置底座下方安装槽内安装慢速电机,慢速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传动连接,液压缸的下方安装有冲压条,冲压条的长度接近第一冲压磨模具的内径,通过转盘转动带动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转动,冲压条可以充分均匀的挤压到第一冲压磨模具和第二冲压模具内的材料,不需要人工调节模具,大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放置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放置底座;2、支撑杆;3、安装板;4、液压缸;5、数据调控板;6、冲压条;7、配重底座;8、放置槽;9、转盘;10、限位杆;11、插槽;12、第一冲压磨模具;13、密封卡槽;14、第二冲压模具;15、密封圈;16、安装槽;17、慢速电机;18、限位块;19、夹口;20、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包括放置底座1,放置底座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放置槽8,放置槽8的内部活动设有转盘9,转盘9的上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转盘9上方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槽11,插槽1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冲压磨模具12,第一冲压磨模具12的上端面开设有密封卡槽13,第一冲压磨模具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冲压模具14,第二冲压模具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密封卡槽13相对应的密封圈15,第一冲压磨模具12和第二冲压模具14的外表面均对称焊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相互远离的端面均开设有夹口19,第一冲压磨模具12内部的下方焊接有底盘20,夹口19用来卡住转盘9上的限位杆10,放置在冲压过程中第一
冲压磨模具12和第二冲压模具14发生偏移,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0023]进一步的,放置底座1的上端面焊接有两对呈对角分布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上端面焊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一侧设有数据调控板5,且数据调控板5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下方设有冲压条6,液压缸4的伸缩杆贯穿安装板3并于冲压条6固定连接,冲压条6的长度接近第一冲压磨模具12的内径。
[0024]进一步的,放置底座1的下端面焊接有两对呈对角分布的配重底座7,放置底座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6,安装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慢速电机17,慢速电机17的输出端贯穿放置底座1并与转盘9传动连接,通过转盘9转动带动第一冲压磨模具12和第二冲压模具14转动,冲压条6可以充分均匀的挤压到第一冲压磨模具12和第二冲压模具14内的材料,不需要人工调节模具,大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0025]工作原理:将第二冲压模具14的密封圈15卡入到第一冲压磨模具12密封卡槽13,再将材料放入到第一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包括放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底座(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放置槽(8),所述放置槽(8)的内部活动设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上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转盘(9)上方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冲压磨模具(12),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冲压模具(14),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12)和第二冲压模具(14)的外表面均对称焊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相互远离的端面均开设有夹口(19),所述第一冲压磨模具(12)内部的下方焊接有底盘(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密度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底座(1)的上端面焊接有两对呈对角分布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面焊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密度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斯鹏徐强吕立江刘文强徐琦姚远波方新会罗志勇月宁王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精衡信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