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82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包括:匹配层,用于允许电磁波的进入;高频吸收层,设置在所述匹配层的一侧,用于吸收带外电磁波的高频部分;中频吸收层,设置在所述高频吸收层远离所述匹配层的一侧,用于吸收所述带外电磁波的中频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通过匹配层以使得电磁波进入隐身天线罩的内部,再依次经过高频吸收层、中频吸收层以及低频吸收层对带外电磁波的高频部分、中频部分以及低频部分进行吸收,最后通过带内透波层透过带内电磁波,从而达到了降低RCS的目的,且该雷达隐身天线罩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具体地涉及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

技术介绍

[0002]雷达作为一种探测工具,广泛应用于飞机、航海、气象、导弹、航天等领域,而雷达天线罩作为雷达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用已经远远不止保护天线(如:防风、防雨雪和防尘等)。一副优秀的雷达天线罩还可以具有频率选择、抗干扰、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提高天线阵面性能等作用。其中降低RCS是雷达实现隐身的重要手段。
[0003]目前利用雷达天线罩实现隐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1)用频率选择表面(FSS)配合天线罩外形进行设计,可以实现工作频段内的电磁波通过天线罩进行正常发射和接收,频段外的电磁波反射到其他角度,从而实现单站RCS的降低。但是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把带外电磁波反射到其他角度,实现特定角度RCS的缩减,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雷达隐身;(2)第二种方法是将频率选择表面与超材料吸波器结合,可以实现带内信号传输的同时,吸收带外的反射信号,以减小RCS,但是这种结构需要使用大量的集总电阻或者高阻抗的吸收涂料,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不利于集成天线罩和曲面罩设计;(3)第三种方法是将频率选择表面和超材料表面相结合,把带外的信号反射到其他方向来实现后向RCS的缩减,这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一样,都是牺牲了其他方向的RCS为代价的,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身。
[0004]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上述方案具有实现真正隐身的工艺复杂以及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该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带内信号透过以及带外信号吸收的功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包括:
[0007]匹配层,用于允许电磁波的进入;
[0008]高频吸收层,设置在所述匹配层的一侧,用于吸收带外电磁波的高频部分;
[0009]中频吸收层,设置在所述高频吸收层远离所述匹配层的一侧,用于吸收所述带外电磁波的中频部分;
[0010]低频吸收层,设置在所述中频吸收层远离所述高频吸收层的一侧,用于吸收所述带外电磁波的低频部分;
[0011]带内透波层,设置在所述低频吸收层远离所述中频吸收层的一侧,用于透过带内电磁波。
[0012]可选地,所述匹配层包括第一介质单元,所述第一介质单元的材质包括特氟龙。
[0013]可选地,所述高频吸收层包括:
[0014]多个第一金属圆环单元,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阵列分布,每个所述第一金
属圆环单元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开缝;
[0015]第二介质单元,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单元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附着在所述第二介质单元上,所述第二介质单元的材质包括FR4板材。
[0016]可选地,所述中频吸收层包括:
[0017]多个第二金属圆环单元,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阵列分布,每个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开缝;
[0018]第三介质单元,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远离所述第二介质单元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附着在所述第三介质单元上,所述第三介质单元的材质包括FR4板材。
[0019]可选地,所述低频吸收层包括:
[0020]多个第三金属圆环单元,多个所述第三金属圆环单元阵列分布,每个所述第三金属圆环单元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三开缝;
[0021]第四介质单元,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金属圆环单元远离所述第三介质单元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三金属圆环单元附着在所述第四介质单元上,所述第四介质单元的材质包括FR4板材。
[0022]可选地,所述带内透波层包括金属单元,所述金属单元上开设有王字型缝隙。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圆环单元的圆环半径依次增大,且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圆环单元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0024]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圆环单元的数量包括9个。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以及所述第三金属圆环单元的材质包括铜。
[0026]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开缝的连线与两个所述第二开缝的连线垂直,两个所述第二开缝的连线与两个所述第三开缝的连线垂直。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通过匹配层以使得电磁波进入隐身天线罩的内部,再依次经过高频吸收层、中频吸收层以及低频吸收层对带外电磁波的高频部分、中频部分以及低频部分进行吸收,最后通过带内透波层透过带内电磁波,从而达到了降低RCS的目的,且该雷达隐身天线罩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的爆炸图;
[0032]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中第一开缝和第二开缝
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中带内透波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随频率变化的仿真曲线。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01、带内透波层
ꢀꢀꢀꢀꢀꢀꢀꢀꢀꢀꢀꢀꢀꢀꢀꢀ
02、第三金属圆环单元
[0037]03、第二金属圆环单元
ꢀꢀꢀꢀꢀꢀꢀꢀꢀꢀ
04、第一金属圆环单元
[0038]05、第四介质单元
ꢀꢀꢀꢀꢀꢀꢀꢀꢀꢀꢀꢀꢀꢀ
06、第三介质单元
[0039]07、第二介质单元
ꢀꢀꢀꢀꢀꢀꢀꢀꢀꢀꢀꢀꢀꢀ
08、匹配层
[0040]09、王字型缝隙
ꢀꢀꢀꢀꢀꢀꢀꢀꢀꢀꢀꢀꢀꢀꢀꢀ
10、第三开缝
[0041]11、第二开缝
ꢀꢀꢀꢀꢀꢀꢀꢀꢀꢀꢀꢀꢀꢀꢀꢀꢀꢀ
12、第一开缝
[0042]13、高频吸收层
ꢀꢀꢀꢀꢀꢀꢀꢀꢀꢀꢀꢀꢀꢀꢀꢀ
14、中频吸收层
[0043]15、低频吸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层(08),用于允许电磁波的进入;高频吸收层(13),设置在所述匹配层(08)的一侧,用于吸收带外电磁波的高频部分;中频吸收层(14),设置在所述高频吸收层(13)远离所述匹配层(08)的一侧,用于吸收所述带外电磁波的中频部分;低频吸收层(15),设置在所述中频吸收层(14)远离所述高频吸收层(13)的一侧,用于吸收所述带外电磁波的低频部分;带内透波层(01),设置在所述低频吸收层(15)远离所述中频吸收层(14)的一侧,用于透过带内电磁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层(08)包括第一介质单元,所述第一介质单元的材质包括特氟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吸收层(13)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圆环单元(04),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04)阵列分布,每个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04)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开缝(12);第二介质单元(07),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04)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单元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单元(04)附着在所述第二介质单元(07)上,所述第二介质单元(07)的材质包括FR4板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达隐身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吸收层(14)包括:多个第二金属圆环单元(03),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03)阵列分布,每个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03)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开缝(11);第三介质单元(06),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03)远离所述第二介质单元(07)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单元(03)附着在所述第三介质单元(06)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泽王亚茹苗菁张琪春金谋平张小林伍政华倪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