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57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腐竹制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筛去灰尘杂质,然后将筛去灰尘杂质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清洗后的枸杞子、芹菜、去皮冬瓜和去核红枣,全部放入到榨汁机内,并往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将各物质打碎混合在一起,形成汁液,然后将汁液通过滤布,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汁液与过滤后的豆浆液均匀混合在一起,从而生产制作出来的腐竹在具备原先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又具备平肝降压、镇静安神、防癌抗癌和养血补虚的功效,且可辅助治疗高血压、眩晕头痛和痈肿等症、以及具备消炎、滋肾、润肺、补肝、明目、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等功效。滋补强身等功效。滋补强身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腐竹制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腐竹又称腐皮,是一种汉族传统豆制食品,也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腐竹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用清水浸泡(夏凉冬温)3~5小时即可发开。可荤、素、烧、炒、凉拌、汤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荤、素食别有风味。腐竹是将豆浆加热煮沸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后下垂成枝条状,再经干燥而成。其形类似竹枝状,称为腐竹。腐竹是一种由大豆蛋白膜和脂肪组合成的一定结构的产物。营养价值高、易于保存、食用方便,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的腐竹一般都是通过黄豆制作而成,营养价值和功效相对来说不是很丰富,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筛去灰尘杂质,然后将筛去灰尘杂质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
[0009]S2:将S1中去皮后的黄豆放入容器内,加入清水浸泡适当时间,并除去浮在水面上的杂质;
[0010]S3:将S2中浸泡好的黄豆加入到磨浆设备中,均匀加入适量的清水并进行磨浆,磨成后的豆浆液倒入到甩浆机内进行多次过滤,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0011]S4:将S3中过滤后的豆浆液倒入到煮浆锅内,加热到100℃,豆浆液煮沸后,为进一步清除豆浆液内的细渣和杂物,需要将煮沸后的豆浆液通过滤布,进行再次过滤操作;
[0012]S5:称取适量清洗后的枸杞子、芹菜、去皮冬瓜和去核红枣,将其全部放入到榨汁机内,并往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将各物质打碎混合在一起,形成汁液,然后将汁液通过滤布,进行过滤;
[0013]S6:将S4中再次过滤后的豆浆液和S5中过滤后的汁液倒入到混合设备内,搅拌混合均匀;
[0014]S7:将S6中均匀混合后的液体倒入到起皮锅内,加热适当时间,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然后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
形,将其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0015]S8:将S7中挂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内,烘干适当时间,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即可。
[0016]进一步地,所述S1中的黄豆应选择色泽黄亮、无霉变、无虫蛀的新鲜黄豆。
[0017]进一步地,所述S2中的黄豆在春秋季节浸泡时长为8~10小时,夏季浸泡时长为6~7小时,冬季浸泡时长为14~16小时,黄豆和浸泡用的清水量的重量比为1∶3。
[0018]进一步地,所述S3中的黄豆用量和加入的清水用量的重量比为1∶10。
[0019]进一步地,所述S5中枸杞子、芹菜、去皮冬瓜、去核红枣和加入清水的重量比为0.8∶1.5∶1.5∶1∶1。
[0020]进一步地,所述S6中的豆浆液与汁液的重量比为6∶1。
[0021]进一步地,所述S7中液体倒入到起皮锅内的加热时长为10~15分钟,加热温度为60~70℃。
[0022]进一步地,所述S8中烘干房的温度为50~60℃,腐竹的烘干时长为4~7小时。
[0023](三)有益效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将清洗后的枸杞子、芹菜、去皮冬瓜和去核红枣,全部放入到榨汁机内,并往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将各物质打碎混合在一起,形成汁液,然后将汁液通过滤布,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汁液与过滤后的豆浆液均匀混合在一起,从而生产制作出来的腐竹在具备原先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又具备平肝降压、镇静安神、防癌抗癌和养血补虚的功效,且可辅助治疗高血压、眩晕头痛和痈肿等症、以及具备消炎、滋肾、润肺、补肝、明目、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的功效,所以可以起到较好的食疗作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筛去灰尘杂质,然后将筛去灰尘杂质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
[0031]S2:将S1中去皮后的黄豆放入容器内,加入清水浸泡适当时间,并除去浮在水面上的杂质;
[0032]S3:将S2中浸泡好的黄豆加入到磨浆设备中,均匀加入适量的清水并进行磨浆,磨
成后的豆浆液倒入到甩浆机内进行多次过滤,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0033]S4:将S3中过滤后的豆浆液倒入到煮浆锅内,加热到100℃,豆浆液煮沸后,为进一步清除豆浆液内的细渣和杂物,需要将煮沸后的豆浆液通过滤布,进行再次过滤操作;
[0034]S5:称取适量清洗后的枸杞子、芹菜、去皮冬瓜和去核红枣,将其全部放入到榨汁机内,并往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将各物质打碎混合在一起,形成汁液,然后将汁液通过滤布,进行过滤;
[0035]S6:将S4中再次过滤后的豆浆液和S5中过滤后的汁液倒入到混合设备内,搅拌混合均匀;
[0036]S7:将S6中均匀混合后的液体倒入到起皮锅内,加热适当时间,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然后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将其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0037]S8:将S7中挂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内,烘干适当时间,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即可。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中的黄豆应选择色泽黄亮、无霉变、无虫蛀的新鲜黄豆。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中的黄豆在春秋季节浸泡时长为8小时,夏季浸泡时长为6小时,冬季浸泡时长为14小时,黄豆和浸泡用的清水量的重量比为1∶3。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中的黄豆用量和加入的清水用量的重量比为1∶10。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5中枸杞子、芹菜、去皮冬瓜、去核红枣和加入清水的重量比为0.8∶1.5∶1.5∶1∶1。
[00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6中的豆浆液与汁液的重量比为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腐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筛去灰尘杂质,然后将筛去灰尘杂质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S2:将S1中去皮后的黄豆放入容器内,加入清水浸泡适当时间,并除去浮在水面上的杂质;S3:将S2中浸泡好的黄豆加入到磨浆设备中,均匀加入适量的清水并进行磨浆,磨成后的豆浆液倒入到甩浆机内进行多次过滤,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S4:将S3中过滤后的豆浆液倒入到煮浆锅内,加热到100℃,豆浆液煮沸后,为进一步清除豆浆液内的细渣和杂物,需要将煮沸后的豆浆液通过滤布,进行再次过滤操作;S5:称取适量清洗后的枸杞子、芹菜、去皮冬瓜和去核红枣,将其全部放入到榨汁机内,并往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将各物质打碎混合在一起,形成汁液,然后将汁液通过滤布,进行过滤;S6:将S4中再次过滤后的豆浆液和S5中过滤后的汁液倒入到混合设备内,搅拌混合均匀;S7:将S6中均匀混合后的液体倒入到起皮锅内,加热适当时间,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然后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将其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S8:将S7中挂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内,烘干适当时间,然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清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赣有才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