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千张生产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133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薄千张生产流水线,包括上布机构、传输网带、折布堆高机构、压料机构和中控单元;上布机构设于传输网带的进料端;折布堆高机构设于传输网带的出料端,压料机构对接折布堆叠机构的工作台,将折后的千张进行移位压布、料;上布机构、折布堆高机构和压布机构均与中控单元实现信号连接,以提出一种全自动化,千张制成品质量高、产能高、自动化程度高,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的千张生产流水线。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的千张生产流水线。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的千张生产流水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千张生产流水线


[0001]本技术涉及千张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薄千张生产流水线。

技术介绍

[0002]千张作为市场上受欢迎程度极高的豆制品,市场需求量大,对于千张的制作,现在多为手工制作,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即使是机械化制作,也多为半自动化生产,制作出来的千张温度高,人工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对工人造成伤害,同时由于千张的厚薄,人工参与导致千张质量不稳定,质量层次不齐;又由于市场对千张的厚薄,含水量以及尺寸要求不一,传统的千张制造设备很难去实现各个参数的调整,来满足各种规格千张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化,制作千张产品质量高、产品稳定、产能高、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及劳动环境提升、节省人力物力的千张生产流水线。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薄千张生产流水线,包括上布机构、传输网带、折布堆叠机构、压布机构和中控单元;
[0005]所述上布机构设于所述传输网带的进料端;所述折布堆叠机构设于所述传输网带的出料端,所述压布机构对接所述折布堆叠机构的工作台,将折后的千张进行压制;
[0006]所述上布机构、所述折布堆叠机构和所述压布机构均与所述中控单元实现信号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布机构包括两台结构相同的上料机,两台所述上料机在所述传输网带上前后布置;
[0008]所述上料机包括上料支架、卷布辊、压布辊、导向支撑驱动杆和位置传感器;
[0009]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设于所述传输网带的上方;所述上料支架通过导向轮与位于底部的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活动连接;并且所述上料支架与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传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的移动下,所述上料支架实现以所述传输网带宽度方向的左右调节;
[0010]所述卷布辊和所述压布辊均设于所述上料支架上,所述压布辊位于所述卷布辊下方位置,并且所述压布辊贴近所述传输网带的网带面设置;
[0011]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于所述上料支架上,感应所述传输网带上千张布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和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均与所述中控单元实现信号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为驱动气缸。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网带通过前后布置的四个压链轮实现循环输送,所述压链轮与外接电机传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折布堆叠机构包括框架和两组折布机组;两组所述折布机组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框架内;
[0015]每一组所述折布机组均包括扇形轮、驱动齿轮组和两个机械手,所述扇形轮的弧边设有齿纹,两个所述机械手分别设于所述扇形轮弧边的两端;
[0016]所述扇形轮通过齿纹和所述驱动齿轮组之间的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组以固定频率,驱动所述扇形轮实现正转反转的往复运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压布机构包括多个物料框、循环轨道和压机;
[0018]多个所述物料框等间距设于所述循环轨道上,所述压机包括三台油缸,三台压机等间距设于循环轨道的正上方,每一台所述压机的活塞杆端头均连接一个压板,所述压板的大小与所述物料框的口径大小相匹配;
[0019]所述物料框在所述循环轨道的驱动下,循环往复于所述折布机组下方以及三个压机之间。
[0020]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框表面设有多个筛孔。
[002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压机均通过两根不锈钢立柱与所述循环轨道实现定位连接;位于所述循环轨道的底部设有一整块接水盘。
[0022]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传输网带的下方,与所述传输网带的底部实现无缝对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网带的底部和所述压布机构的底部均设有调节脚,便于各个机构之间的水平位置调整。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
[0025]1、本申请的千张生产流水线实现自动化上料,折布以及下料,人为参与度极低,节约人力物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0026]2、本申请的上料结构为前后两个上料机,实现千张布自动纠偏,配合位置感应器,实现上料机左右两个方向的位移,从而使得上下双层的千张位置整齐,避免发生错位,自动化程度高,保障了千张的质量和品质。
[0027]3、本申请的折布堆叠机构,通过稳定的频率实现千张的自动化折叠功能,折布平整规范及千张前后高度一致,便于压料以及下料,满足各个环节的千张制作要求。
[0028]4、本申请的压布机构采用三个自动压料机,根据市场对千张厚度,干度的要求,压料机随时调整压料强度,从而满足广大市场的需求。
[0029]5、本申请的压布机构采用循环轨道,多个物料框配合装料,卸料,根据生产规格可以适当增加或者减少物料框,生产节奏规律,生产效率极高,人力得到极大的释放。
[0030]6、本申请的压机采用两根不锈钢立柱固定的设计结构,使得装置整体的焊点更少,定位更精准,同时在使用后,便于装置的清洗,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
[0031]8、本申请通过设计齿轮结构的折布机,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更平稳,噪音小。利用扇形论带动机械手做往复运动,可以实现即停即动,缓冲力小,对机械手的长期使用提供保障。在维护过程中,齿轮间添加润滑剂即可,单个齿轮更换维修方便,大大降低装置的维护成本。本申请的折布机往复运动效率高,平稳度保证了折布质量,而往复频率保证的折布效率,有效提高了整体生产速率。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薄千张生产流水线的侧视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薄千张生产流水线的俯视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薄千张生产流水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布机构的放大图;
[00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布堆叠机构的放大图;
[00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薄千张折布机装配了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布堆叠机构中扇形轮与定位盘的连接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4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薄千张生产流水线,包括上布机构1、传输网带2、折布堆叠机构3、压布机构4和中控单元;
[0041]上布机构1设于传输网带2的进料端;折布堆叠机构3设于传输网带2的出料端,压布机构4对接折布堆叠机构3的工作台,将折后的千张进行压料;
[0042]上布机构1、折布堆叠机构和压布机构4均与中控单元实现信号连接。
[0043]整体的工艺为,上布机构1对千张进行上料,通过传输网带2输送至折布堆叠机构3有序折叠,折叠后,下料至压料单元进行压料,去水以及保证千张的紧实度,最后下料切割。
[0044]具体的结构以及实施例如下:
[0045]如图4所示,上布机构1包括两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千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布机构、传输网带、折布堆叠机构、压布机构和中控单元;所述上布机构设于所述传输网带的进料端;所述折布堆叠机构设于所述传输网带的出料端,所述压布机构对接所述折布堆叠机构的工作台,将折后的千张进行压制;所述上布机构、所述折布堆叠机构和所述压布机构均与所述中控单元实现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千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机构包括两台结构相同的上料机,两台所述上料机在所述传输网带上前后布置;所述上料机包括上料支架、卷布辊、压布辊、导向支撑驱动杆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设于所述传输网带的上方;所述上料支架通过导向轮与位于底部的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活动连接;并且所述上料支架与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传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的移动下,所述上料支架实现以所述传输网带宽度方向的左右调节;所述卷布辊和所述压布辊均设于所述上料支架上,所述压布辊位于所述卷布辊下方位置,并且所述压布辊贴近所述传输网带的网带面设置;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于所述上料支架上,感应所述传输网带上千张布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和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均与所述中控单元实现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千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撑驱动杆为驱动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千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网带通过前后布置的四个压链轮实现循环输送,所述压链轮与外接电机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千张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旺欣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