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分离装置及电解提纯用滤纸分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86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分离装置及电解提纯用滤纸分离方法,包括:搅拌容器,设有搅拌腔、以及和搅拌腔连通的投料口、排水口、第一进水口和出料口,第一进水口位于搅拌容器的底部,第一进水口用于与供水装置连通;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搅拌容器外的驱动器和设于搅拌腔中并受驱动器驱动转动的搅拌桨,搅拌桨转动而搅动位于搅拌腔中的水和混合物。其能够实现高效地、环保地、安全地及低成本地将滤纸和金属分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分离装置及电解提纯用滤纸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分离装置及电解提纯用滤纸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提纯是需要提纯的金属的离子作为电解液,以低纯度金属作阳极板连接正极,以不活泼的纯金属作阴极板连接负极,电源为直流电源。电解阳极板需要用滤纸对其进行包裹,一方面防止阴阳极板接触造成短路,另一方面防止产生的阳极泥进入电解液中,污染电解液,使用过的滤纸无法回收再利用,只能用完一次就需要进行处理,在大规模生产中,由于需要处理的滤纸量大,及时对使用过的滤纸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0003]现有技术主要通过直接焚烧处理方法对上述滤纸进行处理,然而,直接焚烧处理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0004]一、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空气质量,对环境危害较大,而且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和废水处理装置,会加大实施成本;
[0005]二、直接焚烧会产生明火,此方法在禁烟火等特殊环境下很难实施,而且明火控制不好会有火灾隐患;
[0006]三、直接焚烧处理的滤纸还需要将滤纸燃烧物与金属分开来,工序过于复杂,使用的成本也会高一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分离装置,其结构简单实用,能够实现高效地、环保地、安全地及低成本地将滤纸和金属分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提纯用滤纸分离方法,其能够实现高效地、环保地、安全地及低成本地将滤纸和金属分离。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搅拌分离装置,包括:
[0010]搅拌容器,设有搅拌腔、以及和所述搅拌腔连通的投料口、排水口、第一进水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与供水装置连通;
[0011]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搅拌容器外的驱动器和设于所述搅拌腔中并受所述驱动器驱动转动的搅拌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容器上还设有和所述搅拌腔连通的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水出口和供水装置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出口上设有第一过滤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腔的底部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搅拌容器的侧部并靠近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
[001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上还设有和所述搅拌腔连通的穿口,所述穿口连通有位于所述搅拌腔外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和其连通的第二管道,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竖向设置,所述第二管道横向设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过滤结构。
[002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容器上还设有和所述搅拌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
[0021]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容器上还设有和所述搅拌腔连通的操作口,所述操作口用于供将所述搅拌腔中的滤纸捞出。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解提纯用滤纸分离方法,用于将粘附于金属外表面的滤纸和金属分离开,包括以下步骤:
[0023]朝容器中加入水以及外表面粘附有滤纸的金属的混合物;
[0024]对水和混合物进行搅拌,以将滤纸破碎分解;
[0025]从容器的底部朝容器内输入水,利用输入的水对滤纸和金属进行冲击,使滤纸和金属分离开。
[002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分离装置,首先可利用搅拌装置可对滤纸进行破碎分解,使滤纸能够分解为纤维纸浆,而利用供水装置将水液从搅拌容器的底部输入搅拌腔内而能够对仍粘附于金属外表面上的滤纸和金属完全分离,同时,利用此水液能够驱动滤纸上浮,金属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方便滤纸的打捞以及金属的收集,此搅拌分离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实用,而且对滤纸的分离既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也不会有安全隐患,运行高效、环保、安全及低成本,利于推广应用。
[0028]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提纯用滤纸分离方法,通过先对滤纸进行搅拌然后从底部输入水液而对滤纸进行冲击,能够对粘附于金属外表面上的滤纸进行可靠分离,而且对滤纸的分离既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也不会有安全隐患,因而能够高效地、环保地、安全地及低成本地将滤纸和金属分离。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分离装置处于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搅拌容器;11、搅拌筒;111、搅拌腔;112、投料口;113、排水口;114、第一进水口;115、循环水出口;116、出料口;117、第二进水口;12、封盖;20、搅拌装置;21、驱动器;22、搅拌桨;30、水箱;40、水泵;50、第一管道;60、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3]参见图1

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搅拌分离装置,包括:搅拌容器10,设有搅拌腔111、以及和搅拌腔111连通的投料口112、排水口113、第一进水口114和出料
口116,第一进水口114位于搅拌容器10的底部,第一进水口114用于与供水装置连通,以使此水液在搅拌腔111中的流向为自搅拌腔111的底部朝上;搅拌装置20,包括设于搅拌容器10外的驱动器21和设于搅拌腔111中并受驱动器21驱动转动的搅拌桨22,搅拌桨22转动而搅动位于搅拌腔111中的水和混合物。
[0034]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分离装置,首先可利用搅拌装置20可对滤纸进行破碎分解,使滤纸能够分解为纤维纸浆,而利用供水装置驱动水液从搅拌容器10的底部输入搅拌腔111内而能够对仍粘附于金属外表面上的滤纸和金属完全分离,同时,此水液能够促进滤纸上浮,金属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方便滤纸的打捞以及金属的收集,此搅拌分离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实用,而且对滤纸的分离既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也不会有安全隐患,运行高效、环保、安全及低成本,利于推广应用。
[0035]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容器10上还设有和搅拌腔111连通的循环水出口115,循环水出口115和供水装置连通,以实现水液循环,因而能够节约用水。
[0036]参见图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供水装置包括水箱30和水泵40,水箱30上设有和第一进水口114、循环水出口115均连通的水腔,水泵40设于第一进水口114和水腔之间的通路上,利用水泵40将水腔中的水抽取至第一进水口114并给予水液较大的冲击力。
[0037]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出口115上设有第一过滤结构(图中未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搅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容器,设有搅拌腔、以及和所述搅拌腔连通的投料口、排水口、第一进水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与供水装置连通;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搅拌容器外的驱动器和设于所述搅拌腔中并受所述驱动器驱动转动的搅拌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容器上还设有和所述搅拌腔连通的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水出口与供水装置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出口上设有第一过滤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的底部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上还设有和所述搅拌腔连通的穿口,所述穿口连通有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雁斌潘松成冉兴健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