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浇铸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625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2
本技术涉及靶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底部浇铸的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浇铸块、内芯、外模,所述内芯设置在外模内且与外模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的型腔;所述浇铸块与外模固定连接,所述浇铸块由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拼接块和第二拼接块组成;所述第一拼接块、第二拼接块拼合形成用于浇铸液态金属的浇道;所述浇道与型腔的底部连通。该模具从底部浇铸成型减少浇铸过程中出现气泡及气孔,从而提高了靶材的质量,同时该模具的结构也更便于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靶材,具体为一种底部浇铸的模具


技术介绍

1、在金属熔铸过程中,液态金属充盈模具后会产生许多凝固缺陷。一般情况下,顶部浇铸充型较快,也可实现顺序凝固,而且冒口补缩效果明显,但流速难以控制,对模具的冲击力大,易产生金属激溅导致铸锭中残留物夹杂。而底部浇铸充型平稳,不易氧化和产生激溅,浮渣与泡沫分解气化方向同金属液上升方向一致,铸件夹杂和气孔率降低,且可通过内芯控制铸件顺序凝固。

2、cn202210026292.0公开了一种锡金属旋转靶材的浇铸装置及浇铸方法,所述浇铸装置包括浇铸模具和浇铸组件,所述浇铸模具的内部同轴设有背管,所述浇铸模具与所述背管之间为浇铸腔,所述浇铸模具上设有从其上端延伸至其底部的浇道,且所述浇道底端的浇口与所述浇铸腔相连通,所述浇铸模具的外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浇铸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浇铸模具的上方。该方案通过在浇铸模具上设置从其上端延伸至其底部的浇道,浇铸时原料从浇口进入浇铸腔进行浇铸,从而实现了底部浇铸,避免浇铸过程中出现气泡及气孔,提高了靶材的质量。但是该装置的模具为一体成型的,浇铸成型后较难脱模。

3、基于此,本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底部浇铸难以脱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部浇铸的模具,该模具从底部浇铸成型减少浇铸过程中出现气泡及气孔,从而提高了靶材的质量,同时该模具的结构也更便于脱模。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底部浇铸的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浇铸块、内芯、外模,所述内芯设置在外模内且与外模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的型腔;所述浇铸块与外模固定连接,所述浇铸块由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拼接块和第二拼接块组成;所述第一拼接块、第二拼接块拼合形成用于浇铸液态金属的浇道;所述浇道与型腔的底部连通。

4、在上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中,所述第一拼接块、第二拼接块为镜像结构;所述第一拼接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条形块、设置在第一条形块的侧面的第一半圆筒,第二拼接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第二条形块、设置在第二条形块的侧面的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条形块与第二条形块拼接、第一半圆筒与第二半圆筒拼接形成浇道。

5、在上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中,所述浇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直浇道、横浇道;所述入口为一腰型槽,直浇道和横浇道均为圆形的管道;所述横浇道与型腔的底部连通。

6、在上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中,所述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上设有用于插入螺栓使两者紧固或松开的通孔。

7、在上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中,所述外模由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套接块和第二套接块组成;所述第一套接块、第二套接块为镜像结构,分别与第一半圆筒、第二半圆筒固定连接。

8、在上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中,还包括套接在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上的盖体,所述盖体设有用于封闭型腔上侧面的安装孔;所述盖体上还设有多个排气孔。

9、在上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中,所述排气孔为4个弧形孔并以型腔为轴心阵列布置。

10、在上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中,所述底座与内芯之间设有环形垫片。

11、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12、本技术通过第一拼接块和第二拼接块拼合形成浇道,并且浇道与型腔的底部连通,在实际浇铸应用中,底部浇铸能够使铸锭组织均匀,铸锭夹杂物含量减少,而且能够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和达到控制合金氧化的目的;此外,该模具为拼合而成,在成型完成后,更便于脱模取出铸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浇铸的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浇铸块、内芯、外模,所述内芯设置在外模内且与外模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的型腔;所述浇铸块与外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块由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拼接块和第二拼接块组成;所述第一拼接块、第二拼接块拼合形成用于浇铸液态金属的浇道;所述浇道与型腔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块、第二拼接块为镜像结构;所述第一拼接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条形块、设置在第一条形块的侧面的第一半圆筒,第二拼接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第二条形块、设置在第二条形块的侧面的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条形块与第二条形块拼接、第一半圆筒与第二半圆筒拼接形成浇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直浇道、横浇道;所述入口为一腰型槽,直浇道和横浇道均为圆形的管道;所述横浇道与型腔的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上设有用于插入螺栓使两者紧固或松开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由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套接块和第二套接块组成;所述第一套接块、第二套接块为镜像结构,分别与第一半圆筒、第二半圆筒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在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上的盖体,所述盖体设有用于封闭型腔上侧面的安装孔;所述盖体上还设有多个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为4个弧形孔并以型腔为轴心阵列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内芯之间设有环形垫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浇铸的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浇铸块、内芯、外模,所述内芯设置在外模内且与外模之间形成一用于成型的型腔;所述浇铸块与外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块由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拼接块和第二拼接块组成;所述第一拼接块、第二拼接块拼合形成用于浇铸液态金属的浇道;所述浇道与型腔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块、第二拼接块为镜像结构;所述第一拼接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条形块、设置在第一条形块的侧面的第一半圆筒,第二拼接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第二条形块、设置在第二条形块的侧面的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条形块与第二条形块拼接、第一半圆筒与第二半圆筒拼接形成浇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浇铸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直浇道、横浇道;所述入口为一腰型槽,直浇道和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山高敏沂黄宇彬童培云程明罗
申请(专利权)人: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