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炉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4633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技术涉及真空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真空炉冷却系统,包括水池、降温组件、真空炉、与真空炉一一对应的泵组,所述降温组件与所述水池循环连接,所述水池与所述真空炉的进水口通过冷却管连接,所述泵组设置在所述冷却管上,所述真空炉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通过回水管连接。采用本是技术提供的真空炉冷却系统,真空炉工作时,泵组将水池内的水输送至真空炉,实现为真空炉冷却,经过热交换后升温的水经过回水管再流入水池,由于设置了降温组件,降温组件与水池内经过升温的水经过循环,实现为水池中的水降温,保证了水池与真空炉之间的冷却循环,从而保证了水池对真空炉的冷却效果,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炉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真空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连接水池进行降温,然而目前的冷却系统中水池里的水只与真空炉进行循环,导致水池里的常温水在反复循环,经过高温真空炉后水温会提高,达不到真空炉降温目的,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炉冷却系统,有效为水池中的高温水降温,保证水池与真空炉之间的冷却循环,从而保证高温炉的冷却效果,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真空炉冷却系统,包括水池、降温组件、真空炉、与真空炉一一对应的泵组,所述降温组件与所述水池循环连接,所述水池与所述真空炉的进水口通过冷却管连接,所述泵组设置在所述冷却管上,所述真空炉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通过回水管连接。

4、优选地,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泵组与所述真空炉之间设有第一阀门、过滤器和流量计,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流量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过滤器相并联。

5、优选地,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泵组与所述过滤器之间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6、优选地,包括补水管,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真空炉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手动阀和与所述泵组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手动阀及所述电磁阀均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阀门之间,且所述手动阀及所述电磁阀相并联。

7、优选地,所述泵组包括相并联连接的两个冷却水泵,每个所述冷却水泵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且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泵靠近所述水池的一端,所述第五阀门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泵靠近所述过滤器的一端。

8、优选地,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连接有底阀,所述底阀设于所述水池的内部。

9、优选地,所述真空炉为多个,所述真空炉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多个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均连接所述回水管的进水口。

10、优选地,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降温管与所述水池连接,所述降温管上设有降温水泵,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通过循环管相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降温水泵为两个,两个所述降温水泵相并联设置,且每个所述降温水泵的两端均设有第六阀门。

12、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及所述降温管上均设有加水管,且所述降温管上的所述加水管位于所述降温水泵及所述水池之间,所述加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

13、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真空炉冷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降温组件与水池循环连接,同时水池与真空炉的进水口通过冷却管连接,冷却管上设置泵组,真空炉的出水口与水池通过回水管连接,真空炉工作时,泵组将水池内的水输送至真空炉,实现为真空炉冷却,经过热交换后升温的水经过回水管再流入水池,由于设置了降温组件,降温组件与水池内经过升温的水经过循环,实现为水池中的水降温,保证了水池与真空炉之间的冷却循环,从而保证了水池对真空炉的冷却效果,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降温组件、真空炉、与真空炉一一对应的泵组,所述降温组件与所述水池循环连接,所述水池与所述真空炉的进水口通过冷却管连接,所述泵组设置在所述冷却管上,所述真空炉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通过回水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泵组与所述真空炉之间设有第一阀门、过滤器和流量计,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流量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过滤器相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泵组与所述过滤器之间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管,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真空炉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手动阀和与所述泵组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手动阀及所述电磁阀均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阀门之间,且所述手动阀及所述电磁阀相并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包括相并联连接的两个冷却水泵,每个所述冷却水泵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且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泵靠近所述水池的一端,所述第五阀门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泵靠近所述过滤器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连接有底阀,所述底阀设于所述水池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炉为多个,所述真空炉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多个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均连接所述回水管的进水口。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降温管与所述水池连接,所述降温管上设有降温水泵,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通过循环管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水泵为两个,两个所述降温水泵相并联设置,且每个所述降温水泵的两端均设有第六阀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及所述降温管上均设有加水管,且所述降温管上的所述加水管位于所述降温水泵及所述水池之间,所述加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降温组件、真空炉、与真空炉一一对应的泵组,所述降温组件与所述水池循环连接,所述水池与所述真空炉的进水口通过冷却管连接,所述泵组设置在所述冷却管上,所述真空炉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通过回水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泵组与所述真空炉之间设有第一阀门、过滤器和流量计,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流量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过滤器相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泵组与所述过滤器之间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管,所述冷却管上位于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真空炉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手动阀和与所述泵组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手动阀及所述电磁阀均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阀门之间,且所述手动阀及所述电磁阀相并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包括相并联连接的两个冷却水泵,每个所述冷却水泵的两端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邱路伟童培云
申请(专利权)人: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