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生物滤池脱氮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79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负荷生物滤池脱氮反应器,包括罐体、进水口、曝气管,所述罐体内设有氨化室、反硝化室、硝化室,所述氨化室位于所述罐体中心,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隔板将所述罐体内氨化室以外的区域分隔为反硝化室和硝化室,所述氨化室、反硝化室、硝化室顶部均设有排气管,所述氨化室底部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氨化室与所述反硝化室顶部连接有溢水口,所述隔板上设有水泵,所述曝气管连接硝化室并贯穿伸入氨化室,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部分均匀设置有气孔,通过将反硝化装置前置消耗污水中的碳源,有利于后续硝化过程,硝化室与反硝化室中设置了生物依附体,省去了搅拌装置,降低了使用成本,进一步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进一步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进一步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负荷生物滤池脱氮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负荷生物滤池脱氮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脱氮是指在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经过氨化作用、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最后转化为氮气的过程。其具有经济、有效、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特,被公认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氨化反应是指含氮有机物在氨化功能菌的代谢下,经分解转化为 NH
4+
的过程。硝化反应由好氧自养型微生物完成,在有氧状态下,利用无机氮为氮源将NH
4+
化成NO2‑
,然后再氧化成NO3‑
的过程。反硝化反应是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N2)的过程。
[0003]现有的污水脱氮装置中的含上述菌群的活性污泥大多放置于反应容器底部,或者是通过搅拌棒对活性污泥进行搅拌,且按照反应原理把反硝化反应后置,后置的反硝化反应容器中的碳源含量较低,抑制了反硝化反应,往往需要额外添加碳源,而硝化反应中高碳源又会抑制硝化反应,该工艺反应效率低下,且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负荷生物滤池脱氮反应器,以解决现有装置脱氮效率低下,且工艺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罐体、进水口、曝气管,所述罐体内设有氨化室、反硝化室、硝化室,所述氨化室位于所述罐体中心,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隔板将所述罐体内氨化室以外的区域分隔为反硝化室和硝化室,所述氨化室、反硝化室、硝化室顶部均设有排气管,所述氨化室底部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氨化室与所述反硝化室顶部连接有溢水口,所述隔板上设有水泵,所述曝气管连接硝化室并贯穿伸入氨化室,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部分均匀设置有气孔,所述硝化室连接有出水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室与所述硝化室均匀设置有生物依附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在所述硝化室和所述氨化室中都均匀布有分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中设置有催化过滤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加药口。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中因为反硝化菌是异养菌,而硝化菌是自养菌,因此,水中碳源越多越有利反硝化菌的生长,不利于硝化菌的生长,通过将反硝化装置前置,即将反硝化反应置于硝化反应之前,污水进入氨化室初步氨化后进入反硝化室,这时的污水中的碳源含量较高,提高了反应效率,且可以消耗污水中的碳源,有利于后续硝化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
[0012]硝化室与反硝化室中设置了生物依附体,省去了搅拌装置,降低了使用成本,进一步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A

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罐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7]1、罐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曝气管;5、排气管;51、催化过滤器;6、氨化室;7、反硝化室;8、硝化室;9、加药口;10、生物依附体;11、水泵;12、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负荷生物滤池脱氮反应器,包括罐体1、进水口2、曝气管4,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氨化室6、反硝化室7、硝化室8,所述反硝化室7与所述硝化室8通过水泵11相互连接形成圆环结构,所述氨化室6位于所述圆环结构的内侧,所述氨化室6、反硝化室7、硝化室8顶部均设有排气管5用以排放废气,所述氨化室6底部连接所述进水口2,所述氨化室6顶部设有溢水口12并连通反硝化室7,所述反硝化室7与所述硝化室8均匀设置有生物依附体10,所述生物依附体10可以是网绳结构、中空多孔柱体、多孔悬浮球体等,是单位体积表面积大且利于细菌和藻类依附的物体,所述曝气管4通入硝化室8底部并贯穿伸入氨化室6,所述曝气管4位于所述罐体1内的部分均匀设置有气孔,为反应提供所需氧气,所述硝化室8连接有出水口3。
[0020]所述曝气管4在所述硝化室8和所述氨化室6中都均匀布有分支,使反应充分进行并加快反应效率。
[0021]所述排气管5在所述罐体1外部汇聚成总气管,所述总气管内设有催化过滤器51,以净化罐体1内反应所可能产生的气体,防止对大气产生污染。
[0022]所述进水口2上设置有加药口9,必要时可以加入适当碱液,以防止罐体1内pH值过低影响反应进行。
[0023]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4]使用时污水从进水口2进入氨化室6的底部,伴随曝气管4产生的气泡向上流动对污水初步进行氨化处理,经过上方的溢流口12流入反硝化室7,污水在反硝化室7中的厌氧环境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去除水中的硝酸根离子NO3

还原成氮气,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碳源被消耗后进入硝化室8,低浓度的碳源更有利于进行硝化反应,即将有机氮转变为硝酸根离子NO3

,其后部分污水再回流入反硝化室7中与新进入的污水混合再次进行反硝化反应,能够进一步去除硝化室8中产生的硝酸根离子NO3

,污水在反硝化室7和硝化室8循环流动重复进行反硝化与硝化的过程,一部分净化后的污水经过循环污水从出水口3排放,其中污水在反硝化室7与硝化室8中的生物依附体10之间流动,使依附在其上的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能与污水充分接触并进行反应,提高反应效率。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负荷生物滤池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进水口(2)、曝气管(4),所述罐体(1)内设有氨化室(6)、反硝化室(7)、硝化室(8),所述氨化室(6)位于所述罐体(1)中心,所述罐体(1) 内设置有隔板将所述罐体(1)内氨化室(6)以外的区域分隔为反硝化室(7)和硝化室(8),所述氨化室(6)、反硝化室(7)、硝化室(8)顶部均设有排气管(5),所述氨化室(6)底部连接所述进水口(2),所述氨化室(6)与所述反硝化室(7)顶部连接有溢水口(12),所述隔板上设有水泵(11),所述曝气管(4)连接硝化室(8)并贯穿伸入氨化室(6),所述曝气管(4)位于所述罐体(1)内的部分均匀设置有气孔,所述硝化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彬文吴骏胡勇法余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